“如果將智能汽車看做一個移動終端的話,最重磅的爆款應用其實就是自動駕駛。”
6月28日,2022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暨首屆中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大會在湖北武漢經開區舉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兼技術部部長王耀在會上表示,對于試圖打造自動駕駛這一爆款應用的汽車廠商來說,借助豐富的駕駛經驗也就是數據訓練出的成熟算法才是核心競爭力。
在感知層面,自動駕駛在業界主要分為兩個技術流派,一個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純視覺感知流派,一個是以蔚來等國內車企為擁躉的多傳感器融合流派。對此,王耀表示,這兩者的核心差別在于成本,特斯拉并非堅定不移地選擇了純視覺感知路線,而是堅定不移地選擇了低成本路線。
不過,特斯拉的這條低成本路線,國內車企基本走不通,因此不得不采取融合感知路線。其中,最重要的差別在于,特斯拉擁有龐大的數據優勢。對比來看,國內大部分汽車的數據資源嚴重不足。
根據王耀披露了一組數據,當前,國內主流自動駕駛企業自動駕駛累計行駛里程之和不及特斯拉的1/10,并且,這還是測試數據而并非訓練數據。為此,他進一步強調,數據生態建設刻不容緩,并提出3大建議:1.加快構建基礎制度體系;2.統籌推進數據產權;3.通過收益分配促進數據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