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ETF細分賽道再添矚目新產品。今日傍晚,易方達、廣發、富國、南方、招商、匯添富、工銀瑞信、大成等八家公募上報的中證碳中和ETF正式獲批,并將很快啟動發行。
作為國內首批碳中和ETF,該類產品采取完全復制法,跟蹤復制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931755.CSI)。該指數是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和上海環交所的合作主題產品,從滬深市場中選取100只業務涉及清潔能源、儲能等深度低碳領域,以及高碳排放行業中減排潛力較大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滬深市場中對碳中和貢獻較大的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該指數發布于2021年10月21日,以2017年6月30日為基日,以1000點為基點。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網站顯示,指數納入的個股中,深度低碳領域的個股(清潔能源與儲能、綠色交通、減碳和固碳技術等)目前占比66.47%;高碳減排領域的個股(火電、鋼鐵、建材、有色金屬、化工、建筑等)目前占比33.53%。

截至6月28日,該指數的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寧德時代(300750.SZ)、隆基綠能(601012.SH)、比亞迪(002594.SZ)、紫金礦(601899.SH)、長江電力(600900.SH)、東方雨虹(002271.SZ)、海螺水泥(600585.SH)、通威股份(600438.SH)、恩捷股份(002812.SZ)、天齊鋰業(002466.SZ),前十大重倉股合計占比43.49%。
從指數表現來看,指數自去年11月的2400點高位下跌至今年4月25日的1665.4點,跌幅達29.14%。隨著新能源板塊的回溫,近一個月以來,指數收益率為16.36%。

對于投資者來說,雖然指數比較新穎,但碳中和主題的基金卻并不陌生。Wind數據顯示,自去年8月份以來,陸續有8只以碳中和命名的主題基金發行。
由于成立日期的不同,8只碳中和主題基金的回報率并不一致。最早成立的西部利得碳中和基金,搶在去年8月19日成立,搶得全市場首只碳中和基金的命名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規模為19.54億元,自去年11月23日-今年4月26日,基金的回撤高達43.67%。雖然在近兩個月出現了32.94%的漲幅,但成立至今的回報率仍是-1.62%。
緊隨其后成立的匯添富碳中和主題,也在去年10月至今年4月出現了35.29%的回撤。成立至今,該基金回報率為-2.81%。
創金合信碳中和同樣演繹了這種慘劇。該基金2021年9月份成立,12月份至今年4月份經歷了42.99%的回撤。縱然近兩個月的漲幅為33.79%,但基金凈值尚未從深坑中爬出來,成立至今回報率為-10.28%。
今年2、3月份成立的中歐碳中和、興銀碳中和兩只基金已經獲得了正收益。雖然同樣在3-4月份經歷了大幅回撤,但因為成立時恰逢市場低點,建倉更具備性價比,截至6月27日,兩只基金的回報率分別為17%、9.2%。
為何碳中和主題基金會出現30%-40%的回撤?這和基金的持倉有關,界面新聞記者根據一季度報統計發現,持倉多以寧德時代(300750.SZ)、贛鋒鋰業(002460.SZ)、隆基綠能(601012.SH)、比亞迪(002594.SZ)、天齊鋰業(002466.SZ)等電力設備、有色金屬等龍頭股為主。
現有的碳中和主題基金收益不佳,異化成新能源基金,投資者對于碳中和板塊的熱忱是否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