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為了說服海灣國家增產石油,美國總統拜登將于7月首訪沙特阿拉伯。而就在拜登出發前,法國總統馬克龍給他帶去了壞消息。
當地時間6月27日,正在德國參加七國集團(G7)峰會的馬克龍告訴拜登,阿聯酋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透露,阿聯酋的石油產量已經接近極限,沙特阿拉伯也無法大幅增產。
馬克龍的講話曝光后,WTI原油期貨一度上漲1%至110.64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0.9%至116.17美元/桶。
沙特和阿聯酋一直被視為OPEC中唯二能提高石油產量的國家。而馬克龍透露的消息為拜登7月的游說之行增加了不確定性。
據路透社27日報道,媒體當天在G7峰會會場外拍攝到了馬克龍與拜登的對話。馬克龍告訴拜登,他與阿聯酋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進行了通話。穆罕默德告訴他,阿聯酋目前的石油產量已經達到“最高”水平。
穆罕默德還告訴馬克龍,沙特只能增產15萬桶/日或者“再多一點”,但沙特在六個月時間內也無法大幅增產。
馬克龍的講話流出后,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回應稱,阿聯酋的石油產量接近上限是指接近OPEC+協議中對阿聯酋的參考產量上限,也就是316.8萬桶/日。
OPEC+本月宣布將原計劃9月進行的產量調整提前至7月和8月,原油增產規模將從目前的43.2萬桶/日提升至64.7萬桶/日,增幅接近50%。
但能源咨詢公司Rapidan Energy Group指出,近幾月,包括尼日利亞在內的OPEC+成員國并沒有完成產量目標。在增產上,只有沙特和阿聯酋有能力快速增產。鑒于以上原因,該機構認為未來兩個月,OPEC+實際只能增產35.5萬桶/日。
而在與馬克龍的對話中,阿聯酋阿布扎比王儲透露的阿聯酋與沙特增產能力與美國能源信息署、國際能源署等機構預計的情況存在出入。
美國能源信息署認為,沙特是OPEC中備用產能最大的國家,通常有150萬桶/日-200萬桶/日的備用產能。該機構定義的備用產能是能在30天內投入市場、持續至少90天的原油產量。
國際能源署統計顯示,沙特有120萬桶/日的“快速”(short-order)備用產能,阿聯酋為60萬桶/日;在90天內可利用的備用產能上,沙特為210萬桶/日,阿聯酋為120萬桶/日。
瑞斯塔德能源研究公司預計,在三到六個月內,沙特、阿聯酋、伊拉克和科威特四國能投入400萬桶/日的備用產能。該公司指出,這四國中的大部分都有強大的陸上存儲能力,在數周之內就能安排運出數百萬桶石油。
OPEC根據官方數據統計顯示,3月到5月,沙特的原油產量逐月提高,從1030萬桶/日到1053萬桶/日;阿聯酋原油產量從3月的297萬桶/日提高到5月的303萬桶/日。預計沙特目前的原油產能為1200萬桶/日,阿聯酋為340萬桶/日。
5月,沙特宣布計劃到2026年底或2027年初將原油產能提高到1330萬桶/日到1340萬桶/日。
當時,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和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均指責各國對常規能源的持續性低投入導致原油備用產能走低。
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稱,對煉油產能投入不足才是推高全球汽油價格的主要原因之一。沙特已多次拒絕美國的增產要求,認為目前的石油市場很緊張,但并沒有出現真正短缺。
直到美國做出一系列示好,包括拜登有意改善與沙特王儲穆罕穆德·本·薩勒曼的關系、美國計劃讓埃及將紅海兩個戰略島嶼還給沙特,沙特才放出風聲稱如果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因制裁而大幅下降,則沙特準備好增產。
然而此次馬克龍透露的信息再一次給沙特的增產意愿打上問號。
普林斯頓大學近東研究教授海克爾(Bernard Haykel)本月早些時候撰文指出,沙特從特朗普時期就在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除了同為OPEC+重量級成員國之外,俄羅斯也是沙特在伊朗問題上的重要伙伴,沙特能通過俄羅斯向伊朗施壓。
海克爾認為,如果沙特決定增產石油,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他們不會為了站在美國一邊而疏遠俄羅斯。”
作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正在享受高油價帶來的經濟紅利。
沙特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由于石油收入上漲,沙特的預算盈余達到575億沙特里亞爾(約合153億美元)。
第一季度,沙特的政府收入升至2780億沙特里亞爾,比去年同期高出36%。其中,石油收入比去年同期上漲58%。
沙特統計總局本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沙特的GDP同比增長9.9%,為10年來的最高增幅。其中,石油部門同比增長20.3%,非石油部門同比增長3.7%。
由于油價持續走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沙特GDP增速能達到7.6%,遠高于去年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