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法治面 | 黑土地保護法從重打擊盜挖黑土,罰款上限提至每立方米5000元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法治面 | 黑土地保護法從重打擊盜挖黑土,罰款上限提至每立方米5000元

黑土地保護法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破壞黑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禁止盜挖、濫挖和非法買賣黑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程大發

編輯 | 翟瑞民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日前表決通過黑土地保護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對黑土地資源進行保護,并從考核與監督、法律責任與追究等多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定。

按照法律定義,黑土地是指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的相關區域范圍內具有黑色或者暗黑色腐殖質表土層,性狀好、肥力高的耕地。

黑土地被稱為“耕地中的大熊貓”。我國東北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和縣域耕地質量調查評價成果,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約2.78億畝。

此前在2021年7月,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提到,我國黑土耕地存在“變薄、變瘦、變硬”的問題,退化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同年12月,黑土地保護法(草案)提請初次審議。隨后又經歷兩次審議后,黑土地保護法獲得通過。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韓曉增此前向界面新聞介紹,黑土地保護法的一個重要意義是,界定了違法和非違法的邊界,“此前,黑土地保護的界限不明,曾導致一些執法不準確的事件發生。”

黑土地保護法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破壞黑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禁止盜挖、濫挖和非法買賣黑土。其中規定,非法出售黑土的將沒收違法所得,并處每立方米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明知是非法出售的黑土而購買的,沒收非法購買的黑土,并處貨值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

界面新聞注意到,黑土地保護法草案首次提交審議時曾規定,盜挖黑土地等行為每立方米罰款上限為2000元,不過法律獲通過后,罰款標準提高到了5000元。多位受訪專家向界面新聞介紹,盜挖、濫挖黑土地的現象并不普遍,但由于情節惡劣,因此需要從重處罰。

2021年春天,位于黑土帶上的黑龍江省五常市發生一起盜采泥炭資源、破壞耕地案件,當地有9萬多平方米的黑土被盜挖。2022年5月,最高檢發布典型案例時公布了該案件的處理結果,盜挖黑土的四人被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非法采礦罪判處有期徒刑及民事賠償,并承擔回填、修復等費用。

法治日報曾報道,2017年7月,吉林省鎮賚縣莫莫格國家自然保護區、嫩江壩外行洪區內大屯鎮英臺村壩外3公里等多處區域約20萬立方米黑土被盜挖。警方經過調查,成功破獲破壞盜取國土資源系列案件4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3人。

經查,犯罪嫌疑人盜挖黑土后,一部分高價販賣給周圍村屯農民培育稻苗,另一部分運往遼寧、內蒙古等地用作花土銷售,逐漸形成盜、運、銷一體的非法產業鏈。另據紅星新聞6月初報道,目前多個電商平臺上仍舊有人在公開售賣“黑土”。記者在平臺輸入“天然黑土”“東北大山土”等關鍵詞后,發現有多家店鋪在公開販賣土壤,并打上“黑土”“天然營養土”等標簽,且月銷量累計超萬件。

新華社此前報道,盜賣黑土案件存在于東北多個地方,被盜黑土多被賣往城市,用于育秧苗、花草種植、城市綠化等。

“黑土是短期內不可再生的資源,即使回填恢復,它的土壤結構也不一樣了。”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學科組組長鄒文秀說,雖然黑土地保護法提高了對盜挖、濫挖黑土地的罰款金額,但她認為,黑土盜賣意味著能得到高額的經濟回報,單純罰款的方式可能量刑過輕。為了有效遏制盜挖、濫挖黑土案件,她建議出臺相應配套政策,將盜挖黑土地的行為加以其他處罰,如信用處罰等。

除了遏制破壞行為,黑土地保護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科學合理地利用。

“要實現在保護中利用,在保護和修復黑土地的同時保障糧食產量最大化,一個關鍵點是因地制宜,劃分黑土功能區。”鄒文秀說,根據氣候條件和種植歷史,北緯45度以北,主要是大豆主產區;北緯45度以南則是玉米的優勢產區

黑土地保護法第四條第二款規定,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自然資源、水行政等有關部門,綜合考慮黑土地開墾歷史和利用現狀,以及黑土層厚度、土壤性狀、土壤類型等,按照最有利于全面保護、綜合治理和系統修復的原則,科學合理確定黑土地保護范圍并適時調整,有計劃、分步驟、分類別地推進黑土地保護工作。

鄒文秀介紹,目前,大豆-玉米輪作是一種重要的保護黑土耕地措施。因為大豆具有肥田、改善土壤結構的作用,而玉米經濟價值較高。大豆是一種能夠共生固氮作物,種植大豆能夠減少氮肥的施用,從而實現黑土地的綠色生產。但是,“在實際耕作中,種大豆的農民并不多,因為種大豆獲利少。”鄒文秀說。

目前,各地政府鼓勵農民種植大豆的方式主要是財政補貼政策。以黑龍江省為例,根據《關于黑龍江省2020-2022年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實施工作方案》規定,從2020年到2022年,大豆種植補貼為238元/畝。

但是在鄒文秀看來,這樣的補貼標準“并未能充分調動起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因此,鄒文秀建議,各地政府根據地區種植條件,在特別適合大豆生長的地方——例如松嫩平原中北部,應設置大豆功能區,對功能區內種植大豆的農民引入更多補貼方式,加大補償力度。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法治面 | 黑土地保護法從重打擊盜挖黑土,罰款上限提至每立方米5000元

黑土地保護法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破壞黑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禁止盜挖、濫挖和非法買賣黑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程大發

編輯 | 翟瑞民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日前表決通過黑土地保護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對黑土地資源進行保護,并從考核與監督、法律責任與追究等多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定。

按照法律定義,黑土地是指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的相關區域范圍內具有黑色或者暗黑色腐殖質表土層,性狀好、肥力高的耕地。

黑土地被稱為“耕地中的大熊貓”。我國東北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和縣域耕地質量調查評價成果,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約2.78億畝。

此前在2021年7月,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提到,我國黑土耕地存在“變薄、變瘦、變硬”的問題,退化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同年12月,黑土地保護法(草案)提請初次審議。隨后又經歷兩次審議后,黑土地保護法獲得通過。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韓曉增此前向界面新聞介紹,黑土地保護法的一個重要意義是,界定了違法和非違法的邊界,“此前,黑土地保護的界限不明,曾導致一些執法不準確的事件發生。”

黑土地保護法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破壞黑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禁止盜挖、濫挖和非法買賣黑土。其中規定,非法出售黑土的將沒收違法所得,并處每立方米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明知是非法出售的黑土而購買的,沒收非法購買的黑土,并處貨值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

界面新聞注意到,黑土地保護法草案首次提交審議時曾規定,盜挖黑土地等行為每立方米罰款上限為2000元,不過法律獲通過后,罰款標準提高到了5000元。多位受訪專家向界面新聞介紹,盜挖、濫挖黑土地的現象并不普遍,但由于情節惡劣,因此需要從重處罰。

2021年春天,位于黑土帶上的黑龍江省五常市發生一起盜采泥炭資源、破壞耕地案件,當地有9萬多平方米的黑土被盜挖。2022年5月,最高檢發布典型案例時公布了該案件的處理結果,盜挖黑土的四人被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非法采礦罪判處有期徒刑及民事賠償,并承擔回填、修復等費用。

法治日報曾報道,2017年7月,吉林省鎮賚縣莫莫格國家自然保護區、嫩江壩外行洪區內大屯鎮英臺村壩外3公里等多處區域約20萬立方米黑土被盜挖。警方經過調查,成功破獲破壞盜取國土資源系列案件4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3人。

經查,犯罪嫌疑人盜挖黑土后,一部分高價販賣給周圍村屯農民培育稻苗,另一部分運往遼寧、內蒙古等地用作花土銷售,逐漸形成盜、運、銷一體的非法產業鏈。另據紅星新聞6月初報道,目前多個電商平臺上仍舊有人在公開售賣“黑土”。記者在平臺輸入“天然黑土”“東北大山土”等關鍵詞后,發現有多家店鋪在公開販賣土壤,并打上“黑土”“天然營養土”等標簽,且月銷量累計超萬件。

新華社此前報道,盜賣黑土案件存在于東北多個地方,被盜黑土多被賣往城市,用于育秧苗、花草種植、城市綠化等。

“黑土是短期內不可再生的資源,即使回填恢復,它的土壤結構也不一樣了。”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學科組組長鄒文秀說,雖然黑土地保護法提高了對盜挖、濫挖黑土地的罰款金額,但她認為,黑土盜賣意味著能得到高額的經濟回報,單純罰款的方式可能量刑過輕。為了有效遏制盜挖、濫挖黑土案件,她建議出臺相應配套政策,將盜挖黑土地的行為加以其他處罰,如信用處罰等。

除了遏制破壞行為,黑土地保護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科學合理地利用。

“要實現在保護中利用,在保護和修復黑土地的同時保障糧食產量最大化,一個關鍵點是因地制宜,劃分黑土功能區。”鄒文秀說,根據氣候條件和種植歷史,北緯45度以北,主要是大豆主產區;北緯45度以南則是玉米的優勢產區

黑土地保護法第四條第二款規定,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自然資源、水行政等有關部門,綜合考慮黑土地開墾歷史和利用現狀,以及黑土層厚度、土壤性狀、土壤類型等,按照最有利于全面保護、綜合治理和系統修復的原則,科學合理確定黑土地保護范圍并適時調整,有計劃、分步驟、分類別地推進黑土地保護工作。

鄒文秀介紹,目前,大豆-玉米輪作是一種重要的保護黑土耕地措施。因為大豆具有肥田、改善土壤結構的作用,而玉米經濟價值較高。大豆是一種能夠共生固氮作物,種植大豆能夠減少氮肥的施用,從而實現黑土地的綠色生產。但是,“在實際耕作中,種大豆的農民并不多,因為種大豆獲利少。”鄒文秀說。

目前,各地政府鼓勵農民種植大豆的方式主要是財政補貼政策。以黑龍江省為例,根據《關于黑龍江省2020-2022年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實施工作方案》規定,從2020年到2022年,大豆種植補貼為238元/畝。

但是在鄒文秀看來,這樣的補貼標準“并未能充分調動起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因此,鄒文秀建議,各地政府根據地區種植條件,在特別適合大豆生長的地方——例如松嫩平原中北部,應設置大豆功能區,對功能區內種植大豆的農民引入更多補貼方式,加大補償力度。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错那县| 沅陵县| 如皋市| 长丰县| 岗巴县| 富顺县| 名山县| 镇巴县| 新昌县| 南京市| 泸水县| 伊宁县| 杭州市| 宁乡县| 丰顺县| 嘉禾县| 永登县| 永德县| 北碚区| 汉寿县| 兴国县| 沁水县| 康保县| 石屏县| 沂水县| 凤城市| 安新县| 大关县| 泗水县| 昌江| 全州县| 当阳市| 巨鹿县| 富顺县| 汾阳市| 麻栗坡县| 北宁市| 会理县| 蓬莱市|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