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王婷婷
距離首輪土拍結束不到一個月后,6月27日午間,上海土地市場官網公布了今年第二輪集中出讓公告。
根據上海土地市場公布的地塊信息,將要出讓的34幅涉宅地塊總面積約119.66萬平方米,總起始價達746.46億元。其中,有兩宗“城中村”改造項目地塊,位于浦東高行鎮與張江鎮區域,總出讓面積10.33萬平方米,總起拍價64.73億元。
分區域來看,另外32宗涉宅地塊分布于上海12個地區,以青浦區、嘉定區為此次供應大戶,均供地5宗;此外還有閔行區出讓4宗,楊浦區、普陀區、浦東新區以及奉賢區各出讓3宗,松江區推出2宗地塊,而長寧區、靜安區、寶山區和金山區也各有1宗。
從土地價格來看,起始價最高的為楊浦區江浦社區R-05地塊,約為47.7億元;起始價排第二的是浦東新區川沙新鎮城南社區PDP0-0706單元C06-03地塊,約43.58億元。
出讓面積最大的則為青浦區徐涇鎮雙聯路北側B6-01地塊,約為7.71萬平方米;排第二的是嘉定區嘉定新城(馬陸鎮)馬陸南社區JDC1-2301單元23-01、29-01地塊,土地面積約7.35萬平方米。
整體來看,較之今年首輪集中供地,本批次供應量方面是有所下降。在6月初剛剛完成的上海首輪集中供地中,上海合計出讓了40幅涉宅用地,總出讓面積約210.5萬平方米,成交總金額約878.9億元。
也可以說,上海今年的第二輪供地在減量后要以質取勝。尤其是市中心地塊數量的增多,共有8幅地塊,其中楊浦3幅、普陀3幅、長寧1幅和靜安1幅,均為優質地塊,起始總價超過204億元。
如向來供應稀缺的長寧區,此次推出新涇鎮232街坊17/1丘77-01地塊,為純住宅用地,出讓面積23047.8平方米,預計打造洋房、別墅等低密產品,起拍價25.19億元。
至于郊區方面,則數熱點區域青浦和嘉定供應最多,分別有5幅。而近兩年上海的土地供應大戶臨港新城,在這一輪供地中缺席了。
作為曾經的市場熱點區域,臨港一直不乏地塊出讓。在今年首輪土拍中,臨港地塊有8幅,去年的3批次土拍臨港也分別出讓了5幅、5幅和6幅地塊。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臨港宅地本輪未有土地出讓或許只是休整一下,可能在這期間做進一步投放的優化方案,對臨港未來發展更有利。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還新增了不少低容積率地塊,一共有4幅地塊容積率為1.2,其中不乏長寧這樣的市區地塊。而在今年第一批次供地中,僅有2幅。
本地土拍政策將不變,有效申請人即為競買人。在今年的第二輪土拍中,仍然采用掛牌競價、現場競價和一次報價的競拍程序,競拍政策延續“房地價聯動、限地價、一次報價”的出讓方式,且“隨機值”等設定也未做調整。
此外,新批次供地整體需配建的保障房比例也有所下降,除1宗地塊需配建8%保障房以外,其余維持在5%保障房的比例。
盧文曦認為,新一輪供地可看出上海的誠意度較高,除8幅傳統市中心地塊,其他很多地塊諸如徐涇、七寶等,都是改善關注度較高的熱門板塊,相應的開發商拿地熱情也會高漲,從而推動上海土地市場進入正常熱度。另外,好地塊應有好價格,房地聯動價顯現出自然、合理、穩定上漲,有助于強化市場信心。
從公開信息來看,此次要出讓的部分地塊較之前幾批次同板塊的聯動價有了上浮空間,如奉賢16單元比起2021年一批次上漲了1000元/平方米,夏陽街道相比2021年一批次也上漲1100元/平方米。
而且,此次房地聯動價超過10萬/平方米的地塊有5幅,包括靜安天目地塊、長寧新涇地塊、普陀中山北地塊和楊浦江浦2幅地塊。房地聯動價最高的屬于長寧區新涇鎮232街坊17/1丘77-01地塊,達16.3萬元/平方米,地塊起始樓板價約9.1萬元/平方米,也為新一輪之最。
根據目前的地塊進度安排,各地塊接收競買申請截止時間為7月20日,現場交易會將于7月25日開始舉行,具體交易時間以2022年7月22日發布的《現場交易活動安排的通知》為準。
回顧上海今年的首輪供地,整體結果符合預期,無一流拍,也出現了佳運置業和宸嘉發展等房企新面孔。隨著二批次土地出讓釋放出的誠意,或迎來更多企業參與競拍,屆時有望進一步提升土地市場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