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走紅半個月、粉絲數飆升至1900萬,質疑、模仿和抄襲也隨之而來。日前,東方甄選辟謠,收取坑位費為不實信息。而據青眼了解,已有幾十個美妝品牌正在求合作。
東方甄選否認收坑位費
最近,直播帶貨界最火的當屬新東方旗下的東方甄選。主播們從天文地理、詩詞歌賦講到人生哲學,給直播帶貨行業帶來一股清流,也再次拔高了直播帶貨的天花板。10余天時間,粉絲數增長超20倍,超過1900萬人關注,高峰時期單場直播銷售額超6000萬元,其火爆也帶動新東方股價大漲。
人紅是非多,就在6月23日,東方甄選發布聲明稱,近期有不明身份人員冒充公司員工,從事招商行為,向企業收取不同檔位、不同金額的“坑位費”等費用。聲明稱東方甄選從未向任何供應商收取“坑位費”,也從未在招商前收取任何其他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俞敏洪在直播間公開表態,東方甄選絕不允許收任何坑位費。他認為,收取坑位費會使商家倒過來綁架平臺,最終平臺為了賺錢,無論產品是否合格,都會放上去,主播一邊在直播間聲嘶力竭地叫賣產品,一邊拿著坑位費,這不應該是好的模式。
坑位費向來是直播帶貨的收入來源之一,坑位費相當于品牌支付的廣告費、進場費,不收坑位費可謂是東方甄選明顯不同于其他帶貨主播的優勢之一。真正把實惠讓渡給商家和消費者的同時,也拔高了東方甄選的形象。
某位接近東方甄選的相關人士表示,“東方甄選火了后,商務的微信被加爆,僅圖書類商務還有300多個好友沒有通過,連短信都來不及回,現在商務表示只接食品和書籍。”
商務合作紛至沓來,也引來了一些鉆空子的行為。青眼發現,有一些人打著東方甄選的名義在各種群里發布招商信息,真實性存疑。
不僅如此,據消費者反映,抖音、淘寶、拼多多上甚至出現不少商家冒充東方甄選相關賬號,或盜用其直播片段作為商用,但掛的鏈接并非東方甄選官方直播間商品。“更離譜的是,還有裝董宇輝老師助理賣貨的。”
幾十個美妝品牌“求合作”
此前,據青眼號外報道,東方甄選早就參與過美妝直播帶貨,自開播以來已累計帶貨美妝共44個SKU,銷售額約為1000萬,占總銷售額比為5.26%。帶貨品牌主要集中在雅詩蘭黛、安熱沙、蘭蔻、SK-II等國際品牌;國貨品牌僅占兩席,為新銳品牌逐本、脫毛儀品牌Ulike,而它們也是首批進入東方甄選直播間的美妝品牌。
隨著東方甄選熱度不斷高漲,越來越多的美妝品牌看到了掘金機會。一位MCN機構相關負責人告訴青眼,現在他這邊想和東方甄選合作的美妝品牌起碼有幾十個,大部分都是新銳或初創品牌,目前全部都在接洽中,“但是東方甄選選品非常挑剔,也很強勢,最近合作的項目太多了,他們回復消息很慢。”
某國貨頭部護膚品牌透露,有和東方甄選(團隊)接觸過,但他們不接美妝。另一國貨頭部護膚品牌也向青眼表示,因為東方甄選的團隊目前都在聚焦農產品領域的合作,可能暫未開放其他品類的合作窗口,所以目前各品牌都處于接洽和溝通階段。
一位最近剛剛進入東方甄選直播間的食品商家也曾表示,“入選全靠品類優勢,具體什么選品邏輯還是很模糊,比不了大的主播。”
另外,據了解,雖然東方甄選不收坑位費,采取純傭金模式,但他們的傭金比例卻比正常水平還要低。據上述MCN機構相關負責人透露,他們的傭金比例視商品性質而定,5%- 20%都有,比正常水平低的也很多,就是選品難。
雖然有很多品牌對東方甄選趨之若鶩,但也有一些品牌表示對其不感興趣。上海某新銳底妝品牌告訴青眼,“我們的調性不太吻合,所以目前沒有這方面的考慮。”
而這也是東方甄選的考量之處。6月12日至今,其直播間沒有出現一款美妝產品。某新銳品牌負責人認為,“可能是由于最近流量比較大,美妝和東方甄選‘農產品帶貨平臺’的定位差別太大,擔心會引起消費者反感,所以暫時停止了這類產品的帶貨計劃。”
美妝看中它什么?
既然東方甄選暫時將美妝拒之門外,為何還是有很多品牌想與之合作?
在上海金芮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總監錢琦看來,從薇婭倒下,到李佳琦停播,緊接著羅永浩“退網”,美妝品牌們急需找到新的流量點去做一些突破。“就像之前劉畊宏很火的時候,不少品牌一哄而上,現在這種情況是一個道理。”
實際情況也是如此,今年618,美妝領域顯得尤其冷清。對于很多新銳品牌而言,線上就是一切,尋求與頭部主播合作打爆品牌也是慣常手法。
從東方甄選的走紅來看,除了輸出了足夠優秀的直播內容,平臺流量扶持傾斜也必不可少。因此,當頭部主播紛紛缺位,東方甄選被當成“流量饑渴癥”的新解藥。
天勤品牌咨詢首席增長官羅文琴表示,東方甄選的主帳號肯定是不適于做美妝的,因為之前出道的時候是定位在助農上,這是他們的初心。“即使是在經營上有規劃,也一定是通過矩陣的形式來做,美妝作為毛利率和粘性相對強的品類,他們肯定不會不做的。其次,目前這些主播大都不適合做美妝。”
據了解,在抖音上,新東方已開通東方甄選之個護美妝等多個垂類賬號,其中東方甄選之個護美妝賬號粉絲僅為1400余個,其頁面介紹此為東方甄選品牌旗下唯一美妝賬號。無疑,東方甄選帶貨美妝也已提上日程,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不收坑位費對于美妝品牌來說,無疑是節約了營銷成本。此前不少品牌方均遭遇了“花了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坑位費,最終卻只換來了寥寥無幾的銷售額”的情況,如某護膚品公司花了8萬元“坑位費”,銷售額卻僅有6瓶,價值僅達800余元。
“從整個趨勢來講,坑位費相當于大賣場的進場費、條碼費,會隨著時間慢慢被取消掉。這也是未來的大趨勢。”有化妝品行業人士表示,而這也是讓東方甄選直播間成為抖音平臺一股清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體而言,美妝品牌對于流量營銷的快速反應值得肯定,同時對于品牌而言,用心營銷更要用心打磨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