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6.5%,降幅較上月收窄2.0個百分點。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0%,增速較1-4月份下降2.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在新聞稿中解讀稱,5月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逐漸向好,企業復工復產、物流保通保暢有序推進,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逐步恢復,企業利潤降幅收窄。
統計局表示,受生產物流逐步恢復、產業鏈供應鏈逐步暢通推動,工業企業銷售狀況有所改善。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8%,增速較上月有所回升,為企業盈利改善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0個行業利潤較上月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5個行業利潤由降轉增,合計占比超六成。主要行業看,能源產品產量保持較快增長,加之價格高位運行,帶動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16倍、1.26倍。這兩個行業合計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9.5個百分點。
此外,5月份,采礦業利潤同比增長92.2%,延續快速增長態勢;制造業利潤下降18.5%,降幅較上月收窄3.9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同比下降6.2%,降幅明顯收窄。
從區域層面看,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長三角和東北地區工業企業利潤雖同比下降,但降幅較上月明顯收窄。其中,上海、江蘇、吉林、遼寧利潤降幅均較上月收窄20個百分點以上。
朱虹指出,工業企業效益狀況雖出現一些積極變化,但也要看到,5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仍繼續下降,企業成本上升壓力依然較大,生產經營仍面臨諸多困難,工業企業效益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當前國際形勢更趨復雜嚴峻,工業企業效益恢復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
朱虹表示,下一步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落實落細穩定工業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推動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