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汽車報
據《汽車新聞》報道,近日,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已開始出貨,成為第一家向汽車廠商提供動力電池的歐洲企業。Northvolt表示,公司已從大眾汽車、寶馬、沃爾沃和極星等車企獲得超過500億美元訂單,并將在今年余下時間擴產。
“這是第一款完全由歐洲本土電池公司自主設計、開發和組裝的電池,標志著歐洲電池工業進入嶄新的歷史篇章。”Northvolt負責人表示。
想從亞洲企業手中搶市場
“法國電動汽車使用的電池100%是在亞洲生產的,我對此感到不滿意。”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曾表示。因此,歐洲對Northvolt寄予了厚望。Northvolt負責人表示,Northvolt希望到2030年至少在歐洲電池市場占據20%至25%的份額。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發布的數據,目前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近34%,是全球第二大市場。
未來10年內,歐洲電動車復合增速將達到28%,動力電池需求復合增速將達到34%。預計到2030年,僅德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就將達到700萬-1000萬輛。此外,整個歐洲市場對電池的需求將達到400GWh。
《汽車新聞》指出,歐洲動力電池的需求在不斷增加,歐洲企業必須加快動力電池本土化的步伐,否則將受制于其他國家。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排名前10的企業均為亞洲企業,并且總體市場占有率在90%以上。
除了Northvolt,歐洲正在設立眾多電池企業,并興建工廠。
早在兩年前,法國電池初創企業Verkor就宣布,計劃在法國建設電池工廠,并計劃將于2023年交付第一批電池產品。此外,汽車巨頭Stellantis集團曾與道達爾創立了電池合資公司ACC。
作為Northvolt最大的投資者之一,大眾汽車集團更是野心勃勃,計劃到2030年在歐洲建造6座大型電池工廠,每年總產量將達240GWh,平均每家超級工廠的年產能為40GWh。
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到2025年,歐洲有可能控制全球動力電池制造能力的11%。這將削減中國企業的市場份額,并在該行業與美國展開競爭。”同時,歐洲委員會估計,屆時歐洲市場的年產值將超1000億歐元。
布局電池回收
另外,歐洲也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開始布局。
據《金融時報》報道,近日,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和挪威最大的鋁業公司Hydro合資創辦的歐洲最大動力電池回收工廠Hydrovolt在挪威正式啟動,將率先在挪威本土推進電動汽車電池商業回收業務,接下來會為德國、法國的汽車制造商提供服務,年內將把動力電池回收業務擴展至整個歐洲。
據了解,Hydrovolt工廠將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并采用規模化的自動工藝,用于破碎和分選電池,每年能夠處理約1.2萬噸電池組、約2.5萬塊電動汽車電池。
《金融時報》指出,Hydrovolt工廠目前的業務規模足夠處理挪威所有從市場上退役或即將報廢的電動汽車電池。
目前,Hydrovolt工廠獲得了寶馬、大眾汽車、沃爾沃等多家汽車企業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的合同,能夠為龐大的電池回收計劃提供財務支撐。
此外,歐盟還通過立法強制回收電池。在今年1月1日實施的新電池法規中,歐盟要求電池生產商和汽車制造商公布電池的碳足跡信息。同時,歐盟在法規中新增了對回收原料的比例要求,即到2030年回收鈷的使用比例至少達到12%、回收鋰和回收鎳的使用比例都達到4%,到2035年回收鈷、回收鋰和回收鎳的使用比例將進一步達到20%、10%和12%。
“鋰材料有害”提案
就在一眾歐洲電池企業建廠、出貨,一片風生水起的時候,歐盟卻開始評估一項關于鋰材料危害的提案。
據《汽車新聞》報道,歐盟委員會目前正在評估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HCA)的一項提案,該提案將碳酸鋰、氯化鋰和氫氧化鋰歸類為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材料。歐盟委員會的一名官員證實,該機構正在評估這項提案,但未透露更多細節。據悉,歐盟委員會將于7月5日至6日召開會議,討論是否將鋰等材料列為危險物質,預計將于2022年年底或2023年年初做出最終決定。
《汽車新聞》指出,這項提案并未直接禁止歐洲企業進口鋰材料。不過,如果該提案落實為正式的法規,屆時歐盟對鋰材料的包裝和存儲要求將更加嚴格,這將帶來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