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讀娛 趙二把刀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即使貴為“互聯網大佬”,也總有“落魄”的時候。但大佬之所以為大佬,多數都有一顆不甘寂寞的心,總會想著東山再起,從做導師賣課到直播帶貨,老干部們親身演繹著一則又一則“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的商業故事。
這一輪互聯網大佬“主播崗位”熱中,帶貨天王羅永浩雖被視為標桿的存在,但除掉名氣加持,羅永浩并沒有成為真正的互聯網大佬,和俞敏洪、李國慶、張朝陽們比起來,老羅要略遜一籌。但作為直播行業的天王,大佬們想要在直播領域翻身,比肩羅永浩,這個難度可能比想象中的要高。
把直播玩明白了的“慶子”
“慶子”是在一眾轉戰直播的大佬里,最早把直播玩明白的。
雖然在創業這條路上,李國慶離“二馬”,劉強東們都有著不小的差距,但他的履歷和普通人相比,也是相當的閃耀。
再過兩年,李國慶就要60歲了。早在1983年,李國慶以“北京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北大社會學系。之后,可以說是人生得意,早早就被認為定是有一番作為的,在1996年赴美結識俞渝后,在1999年攜手創辦當當網。
那個時候,不僅離移動互聯網時代尚遠,就是馬云和馬化騰也還在摸索前行的道路。
之后的幾年,李國慶和俞渝的當當網有了多輪融資,在市場中快速成長,到2010年,當當網就以“中國B2C第一股”的名頭在紐交所上市,上市當天估價上漲86%,并以103倍的高PE和3億1千3百萬美金的IPO融資額,連破中概股多個紀錄。此時的當當網,市值12.46億美元——這個時候,京東還處于“盲人摸象”的階段。
正是曾經有過這樣的成就,在李國慶的短視頻和直播里,才會出現他對一些大佬的評價以及和他們打交道的情形,他有底氣。之后,當當網逐漸掉隊,京東成為行業老大;再后來,移動互聯網浪潮襲來,拼多多等的崛起,更是讓當當網成為古董級的存在。
時間快進到2019年,李國慶突然爆出和俞渝拆伙,雙方圍繞當當網的控制權開始鬧騰,除了發“小作文”之外,還上演了李國慶率人“拿資料”“搶公章”等引發全民圍觀的熱門事件,李國慶還被拘留數日。
雖然拆伙事件鬧的灰頭土臉,但李國慶并沒有沉淪,創辦“早晚讀書”還上了脫口秀節目拿自己開涮等等,雖然這些都沒有讓他的事業有所起步,但確實也使得他認識到自己在這個時代的價值——那就是他可以在短視頻時代獲得流量。
李國慶開始將精力放到短視頻,內容從創業故事到職場雞湯,從點評熱點到教ppt等等,雖然收獲了不少粉絲,但未來似乎仍不可期,畢竟,對于他而言,不能變現的流量毫無價值。
于是,他放下身段帶貨,從李總變成慶子,這事兒成了!2021年7月,李國慶甩開“文化人”包袱,宣布全身心投入直播,他組建專業直播團隊,一周兩播,主要品類為白酒,開始在直播里賣起了瀘州老窖、五糧液、茅臺、洋河等知名白酒,因為成績出色,李國慶也被稱為直播界的酒類四大天王,和盤子嘎子等并列為“慶子”。
在直播間里李國慶等來了老朋友俞敏洪。在雙減之后,俞敏洪開始嘗試直播,但效果在當時還是一言難盡,在今年4月俞敏洪和李國慶進行了連線,這場連麥給坊間提供了不少“二創”的素材,李國慶還給俞敏洪提過不少建議,并在短視頻里坦言,老俞轉型想要成功不容易。
不過慶子或許沒有預料到,“東方甄選”會破圈而出,成為超越他的現象級直播間。
時代給了俞敏洪一個直播驚喜
東方甄選,是新東方轉型帶貨直播間的名字。
它崛起的時機耐人尋味。直播帶貨界的一姐早早沒了,一哥在這個618之前也突然熄火,天王羅永浩宣布淡出,就連辛巴也只是偶爾現身,誰會填充“第一序列”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或許沒有多少人會提前預知,新東方會成為這樣一匹黑馬。
這個6月,是屬于俞敏洪和東方甄選的。“一周封神”,并不夸張,六月初東方甄選的直播間還不溫不火,但隨著雙語直播成為熱點,東方甄選直播間粉絲開始暴漲,短短兩周不到的時間就暴漲百倍,截至6月22日,東方甄選直播間粉絲數達1820.7萬,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直播間。
要知道,李國慶辛辛苦苦帶貨兩年,也就有231萬的粉絲關注量。
帶貨業績也開始起飛,從日銷售額從幾十萬元,漲至數千萬元,此外,還帶動新東方股價上漲,可以說是風頭正勁。雖然后期有回落,但至少可以證明,俞敏洪和他的團隊競爭力還是很強的。
對于突然的爆紅,俞敏洪的認識很清醒,6月16日,他在個人微信公眾號“老俞閑話”中說,做東方甄選很難說是一個戰略。我一直說,事情做成了就是戰略,做不成再大的戰略也沒用。所以,東方甄選最多就是在摸索一條出路。從情懷來說,我們堅持了做為社會帶來好處的事情,做一件對的事情。他跟團隊說,急事慢做,只要方向正確,理念正確,價值觀正確,就可以不急不慢把這個平臺做大。
確實,俞敏洪曾經不僅是創業英雄,更是通過教育培訓影響了好幾代年輕人,他在遭受巨大的挑戰之后,能夠迎難而上也成為大佬二次創業的典范。
不過,對于俞敏洪而言,如何守住這一得來不易的成績也要面臨很多考驗。就在東方甄選火了之后,其當家主播們也將面臨很多誘惑,俞敏洪在一場直播中表示,目前確實有機構在挖董宇輝,一年的待遇能給到上千萬;6月21日,更是有消息聲稱視頻號團隊正嘗試接觸“東方甄選”包括董宇輝在內的多位當紅主播——如果當家主播流失了,東方甄選直播間的特色還會如此鮮明嗎?
這可能會是擺在俞敏洪面前的一道難題,但對于想要在帶貨領域發力的視頻號而言,需要思考的究竟是挖人,還是把俞敏洪們全盤從抖音上吸引過來更有利。
值得一提的是,新東方早在2006年就已經赴美上市,知名導演陳可辛執導的電影《中國合伙人》就是根據新東方的創業故事改編。在上市后,俞敏洪和他的伙伴們早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所以轉戰直播帶貨,俞敏洪更多的還是想為自己和團隊找到一條可以走的路吧。不過,如果對俞敏洪有足夠的了解,大概會對他多很多信心,變化固然可以讓新東方的教育故事嘎然而止,但血氣仍在的大佬值得期許。
不管怎么說,東方甄選火了,俞敏洪也看到了自己選擇的路的方向。和他相比,最近頻繁出現在李國慶直播間的另外一位大佬,也就是凡客創始人陳年,他想要重新回到聚光燈下,難度更大。
凡客不死,只是凋謝
陳年,卓越網和凡客誠品的創始人,一度被視為初次創業成功后,二次創業的典范。
2000年,陳年就創辦了卓越網,后來被要進入中國市場的亞馬遜收購。這也是一直以來很多互聯網創業者最佳的變現途徑,就是做一個產品或者公司,賣給巨頭拿錢走人——可以說,陳年早早就實現了所謂的財務自由。
2007年,陳年二度創業,創辦了一度成為現象級的凡客。不客氣的說,凡客曾經一度被認為是互聯網電商的顛覆者,同時也是互聯網品牌影響的集大成者——許多人或許沒有買過凡客的東西,但或多或少會被韓寒李宇春們的廣告感動,“凡客體”爆紅的同時,凡客的業績也快速上揚,朝著百億營收沖刺。
但逆轉來的同樣迅猛。
2010年,凡客在服裝領域的市場份額僅次于阿里,一年賣出服裝三千萬件,營收突破20億元;2011年陳年提出了豪氣萬丈的新目標,營收突破100億——為了完成這個目標,凡客開始大幅招人,每天新入職500人以上。很快,凡客的員工總數突破了13000人,僅高管就40多位,光是招人還不夠啊,業務上也必須大力擴張,在陳年看來,從20億變為100億,需要的無非是把規模擴大五倍,僅僅賣服裝沒法支撐那個數據,于是開始擴充品類,凡客開始進入絲襪、面膜、菜刀、菜板、電飯鍋等等。
到了2011年下半年,凡客開始出現危機,管理不善,產品質量等諸多問題集中爆發,凡客由此走入下坡路。
后來,陳年多次對內對外反省,同時也多次請雷軍出手相助,每次都能夠引發輿情的關注,但業績就是持續下滑——凡客的傳奇故事也就畫上了句號。
但凡客并沒有消失,陳年還在堅持。在最近的一則短視頻中,他自曝凡客創立15年來最為艱難的時刻。有人認為2013-2014年負債30多億,是凡客最難的時候。但陳年不以為然,他直言凡客最難的時候是2018年秋天,當時凡客的債還得差不多了,也找了代運營的合作伙伴,當時陳年想淡出凡客,后來因為雷軍的一句, “哎,我還在戰斗呢!”于是陳年選擇了繼續堅守。
進入這個夏天,陳年開始在李國慶的直播間亮相,成為帶貨主播,親自為凡客產品打call。雖然,直播間里的陳年,明顯發福并略顯老態,不過明顯可以看到,凡客團隊也試圖在內容上貼近新一代的年輕網友。據傳聞,凡客目前保持著百人以下的規模。
讀娛君認為,凡客想要重現往日輝煌,對陳年而言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凡客的失敗其實給雷軍以很大的警惕,那就是在單點突破后,如何鋪開;后來的小米在手機領域取得不俗的成績后,品類多元化就走的較為順利。只是陳年作為昔日大佬,通過直播平臺,將凡客塑造為性價比高的服裝品牌,還是有機會的。
陳年,李國慶和俞敏洪,都是60一代,可以說是互聯網第一代的創業者,他們全身心的搞直播,有主動為之,如李國慶和陳年,也有被動求變,如俞敏洪。此外,和他們年齡類似的企業家,如梁建章、董明珠等,也會出現在直播間,但他們只是借助直播渠道的優勢,并不是真的要當主播,不屬于再就業的范疇。
所以,坊間一直流傳著“宇宙的盡頭是直播“,看起來除了對紅人、藝人有效外,對企業家似乎同樣也適用。事實上,也有不少互聯網創業大佬再次創業的時候,仍然會選擇全新賽道,而且也有可能成為新領域的佼佼者。
除了直播,“退役”大佬們還可以做什么?
長視頻賽道的大佬們在離開創辦的公司后,明顯有著更多的野心。
李善友,現在被外界所認識更多的是“知識付費”領域的四大天王,在此之前,他通過創辦酷6網,早已經成為長視頻賽道的受益者。2006年,李善友和韓坤一起創立酷6網,三年后并入盛大集團,因與盛大網絡CEO陳天橋對未來發展戰略認識不同,李善友離開盛大。
而在創辦酷6網之前,李善友就已經做到了搜狐公司的副總裁。當下的年輕人可能不太了解搜狐也曾作為培育創業者的搖籃,尤其是長視頻領域,搜狐系可以說是獨領風騷,愛奇藝和優酷等同樣都是搜狐的前高管所創辦——稱張朝陽為長視頻黃埔軍校的校長不為過,只不過,校長在多次反思之后,仍然沒辦法帶著搜狐回到一線,只好將精力放在直播領域,成為最有影響力的物理課主播。
2014年,李善友創辦互聯網教學機構混沌大學(混沌研習社),要為創業公司培養具有互聯網思維和全球化視野的創新人才;后來的事情就是李善友的語錄開始流傳,影響力越來越大,在賣課領域也是風生水起,成為知識付費領域的天王之一。
對比而言,王微從一位視頻網站的創辦者,成為國產動畫電影領跑者的故事更值得大書特書。
土豆網曾經是中國視頻領域最重要的平臺之一,也是曾經影響過很多年輕人包括后來很多成為影視從業者以及視頻自媒體創作者的重要平臺,也一度是中國視頻領域top2的存在。
但在土豆網準備赴美ipo之際,王微的家庭失和,影響了上市的進程,之后雖然也是流血上市成功,但募集的資金量已經支撐不了土豆網的后續發展,于是和優酷合并,王微揣著上億美金“退休”了。
接著,王微創辦了追光動畫,并且一頭扎進動畫領域。追光成立后,前期推出的《小門神》《阿唐奇遇》等票房成績一般,不過隨著《白蛇》系列的大獲成功,追光已經成為中國動畫電影最重要的公司之一,王微也在中國動畫電影領域有著相當的影響力。
王微和李善友都是70后,也都屬于職場快速成功,第一次創業后也同樣輝煌的“天選之子”。
或許和他們的年齡有關,80后們也會選擇類似的道路。6月21日,理想汽車正式發布了旗下的第二款SUV——理想L9,售價45.98萬元起,理想汽車創始人、CEO李想曾公開表示,L9是500萬以內最好的家用旗艦SUV,由此引發很多討論,但理想L9這款車火了,預定網頁瞬間被擠爆。
李想,早年成名,被譽為80后的四位現象級創業者之一,曾和他名字并列的多位創業者可謂命運多舛,但李想的創業之路始終都沒有停止。在泡泡網和汽車之家之后,李想進入被認為是市場規模更大,但難度同樣更高的造車領域,成為造車新勢力的一份子,享受著智能汽車時代的紅利——可以預見,李想的未來會許會更“理想”。
所以,大佬們的再就業,不一定非要是主播,也不一定必須要做直播。但做主播,看起來確實是變現最快的方式,羅永浩“甄嬛傳”就是最好的例子,這或許也是很多所謂失意企業家選擇直播賽道出發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