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徐寧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正在面臨一場新的供應危機。
據路透社6月23日消息,LME現貨鋅與三個月期貨價格的價差,從6月15日的14.3美元/噸,飆升至6月22日的148.6美元/噸,暴漲約十倍。
截至6月24日收盤,LME期貨鋅價最低觸及3272美元/噸。LME現貨鋅與期貨價差已升至218美元/噸,較上周三漲幅超14倍。
這種現象被稱為現貨溢價,是供應緊縮的一個標志性特征。彭博社6月24日報道稱,此次溢價飆升是由于本周LME鋅庫存跌至近25年來的最低水平。
對此,LME表示其正在密切關注形勢。
三個月前,LME鎳市場出現庫存走低、現貨溢價明顯的情景,隨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逼空行情,鎳價在短短兩日內大漲250%,導致LME不得不暫停鎳交易一周。
鋅會像鎳一樣遭遇逼空風波嗎?
上海鋼聯銅鉛鋅事業部鋅分析師馬志君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LME鋅庫存下跌,是因為注銷倉單急劇增加,導致可交割的鋅庫存大幅減少。
注銷倉單是指已生成的倉單辦理銷戶退出,此時貨品仍存在于LME倉庫內,不在市場上自由流通。這部分庫存可以從倉庫運走,也可以再次注冊為倉單。
截至6月23日,LME鋅注冊倉單連續三日大幅減少近4萬噸,注銷倉單占比由25%上升至75%。可交割的鋅庫存驟減,導致那些持有即將到期空頭合約的投資者和行業對沖者,難以回補倉位,存在一定的擠倉風險。
“但無論是從自身供需還是此前市場經歷看,鋅不太可能再度發生類似于鎳市場的逼倉情況。”馬志君說。
他認為,鎳市場逼倉事件為突發,經過該事件后交易所設置了多項額外控制措施,鋅市場再度逼倉的風險不大。
此外,近期美聯儲大幅加息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銅、鋁等有色金屬出現了一輪明顯回調,鋅價整體顯露疲軟態勢。6月24日的LME期貨鋅價收盤價,達到年內新低。
全球鋅礦及冶煉產能較為分散,鋅錠耐存儲且方便保管。雖然受地緣沖突影響,歐洲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對該地鋅冶煉廠開工造成一定影響,但歐洲可以從中國進口鋅以獲得補充。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鋅及其制品累計出口金額約10.65億元,同比增長236.6%。
馬志君認為,目前國內鋅精礦供應仍然偏緊,下游需求隨著疫情形勢好轉逐漸回暖,出口空間或逐漸減少。
鋅是重要的有色金屬原材料,具有良好的壓延性、耐磨性和抗腐性。
鋅的初端消費中,有近三分之二被用作鋼材和鋼結構表面的鍍層,此外還可用作電池的負極和容器,及工業添加劑。鋅的終端應用則較為分散,主要應用于基建、房地產、交通以及家電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