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戈振偉
澳門博彩業迎來近20年最大變革,一個以博彩中介人(俗稱疊碼仔)制度為核心和貴賓廳遍布澳門的特殊時代正式終結。
6月23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新的《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下稱《博彩法》)正式生效。該法律于6月21日獲立法會通過。
新《博彩法》主要訂明博彩經營牌照(俗稱“賭牌”)批給上限6個,禁止轉批給,批給期不多于10年,最多可延長3年。未來管理公司只能收取管理費,不能與娛樂場分享利潤或收取傭金。博彩中介只可為一間承批公司服務等。
澳門六大博彩企業均對新法表示歡迎。《博彩法》已實施近20年,六大博企的博彩批給經營合同原定于6月26日到期,目前已獲澳門特區政府延長至今年底,2023年1月1日起將按照新《博彩法》進行新的博彩行為。
摩根大通發表報告指,預計重新競投賭牌程序將于7月尾或8月初進行,并將于11月初公布競投結果。
貴賓廳的“黃金時代”結束,澳門博彩進入新時期
新《博彩法》通過后,意味著澳門博彩業將進入一個規范發展的新時期。澳門博彩業從1840年代末開始合法化,但在很長時間內缺乏規管博彩業的法律規范,或者沒有很好地貫徹執行所制定的法律。
“例如,幸運博彩經營權的轉批給、第三方貴賓廳和衛星賭場,都是在沒有或缺少法律依據的情況下被批準或發展起來的,它們雖然在經濟上為澳門帶來了好處,可是也對特區的法治原則造成一定損害,帶來難以監管或監管不嚴的隱患,影響澳門博彩業的可持續發展。”澳門理工學院博彩旅游教學及研究中心主任王長斌教授對界面新聞大灣區頻道記者說。
新《博彩法》對中介人業務持續收緊,進一步限制博彩中介人、第三方貴賓廳的功能。貴賓廳運營模式由澳門獨創,大約在1970-1980年代興起,曾是澳門賭場繁榮的制勝法寶。
“新《博彩法》最主要的是關于貴賓廳的變化。”王長斌分析,在澳門過去的博彩經濟中,以收入分成或承包專用區域為特點的第三方貴賓廳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它們并非單純經營博彩中介業務,實際上是與承批公司共享博彩經營權。這與幸運博彩只能由政府批給的法律精神相抵觸,沒有法律基礎。
自2002年澳門“開放賭權”后,澳門博彩業進入了一個超常發展期,迅速成長為全球博彩收入最高的城市。貴賓廳博彩曾在澳門博彩收入中占有顯著的地位,2002年一直到2020年之間的絕大多數年份里,來自貴賓廳的博彩收入都超過總博彩收入的一半以上,有些年份甚至超過70%。但是,近年來由于內地打擊組織內地居民參與境外賭博,貴賓廳的博彩收入持續下降。
同時,反復的疫情以及去年年底曝出的“洗米華”案,讓澳門貴賓廳及中介人的生意雪上加霜,大不如前。澳門博監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澳門整體博彩收益為868.63億澳門元,其中來自貴賓廳業務收入為284.89億澳門元,占比為32.8%。
“朱太”朱李月華家族有份打理的澳門黃金集團,今年3月便宣告結業,涉及遣散員工逾260人,其主要經營貴賓廳生意。澳門黃金集團持有博彩中介人牌照,經營多個賭廳,旗下的貴賓廳曾遍布澳門多間娛樂場,包括新葡京、皇家金堡酒店、舊葡京等等,是澳門的五大賭廳集團之一。
事實上,從3月份開始,澳門特區政府已經嚴格規定,在貴賓廳提取籌碼進行博彩必須是顧客本人,等于是變相封殺沒有牌照的疊碼仔。
新《博彩法》提出強化對承批公司、博彩中介人及合作人的審批機制,禁止博彩中介與承批公司以任何形式或協議分享博彩收入,禁止博彩中介承包娛樂場的專營區域,限制博彩中介僅可為1家博企提供服務。收入方面,博彩中介僅得以收取傭金的方式為承批公司推介娛樂場幸運博彩活動。
澳門特區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指出,中介業務是向博彩者提供交通、住宿、餐飲、消遣等各種便利而收取承批公司支付不多于法定傭金上限的金額作為回報,和承批公司是伙伴關系。新《博彩法》將中介角色“擺回應有位置”,“一對一”方式確保承批公司和中介關系更明晰,財務關系更清楚,防止中介無限擴張。
李偉農還表示,將來有業務經營法就中介未來的義務責任及監管方式作細化規定,本法是原則性規定。
王長斌告訴記者:“重新批給之后,由于貴賓廳業務不可能恢復到往日水平,即使疫情結束,澳門博彩業也難以恢復到2010年代的高度。所以,澳門博彩業的超常發展時期已經結束,未來十年內很可能進入一個平穩發展的時期。”
2002年以來,澳門博彩經歷了十幾年的超常發展時期,但是也對中國內地及澳門經濟、社會帶來一定負面影響,甚至為國家的經濟安全帶來隱憂。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澳門的這種發展模式難以持續。新《博彩法》加大對博彩業的監管力度,致力于澳門博彩業的規范化發展,力圖降低博彩業的“賭性”,發展其“娛樂性”,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博彩業。
博彩企業仍面臨不確定性
澳門特區政府此前在向立法會提交新《博彩法》草案時陳述理由稱,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已實施了約20年,無論法律實踐,抑或對博彩業的監管都存在不足及滯后。為此,有必要作出適時的檢討及修訂。
同時,特區政府強調,提出法案的主要目的是明確博彩經營法律制度,尤其包括經營幸運博彩須在維護國家及澳門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及可持續發展,以及配合澳門打擊跨境非法資金流動及預防反清洗黑錢的政策及機制等。
澳門博彩業歷史悠久,被冠以“東方蒙地卡羅”及“亞洲拉斯維加斯”之美譽,是澳門現時最重要的經濟支柱。疫情前的2019年,特區政府總收入1335億澳門元,其中博彩稅收就占了70%至80%。
分析認為,澳門為加強對博彩業的管理而出臺的新法律基本符合預期,但這些法律給那些在疫情中苦苦掙扎的大型博彩企業仍帶來了不確定性。
澳門博彩業目前是“六分天下”的格局,賭牌正牌牌照分別由澳博控股(0880.HK)、永利澳門(1128.HK)以及銀河娛樂(0027.HK)持有,這三家正牌牌主各自轉批給美高梅中國(2282.HK)、新濠(0200.HK)及金沙中國(1928.HK)三個副牌牌主。
王長斌表示,目前市場上的六家公司,每家公司都有大量的投資和本地雇員,如果有公司失去賭牌,意味著澳門的博彩業將產生震蕩;如果此次仍然開出六個賭牌,且是這六家公司繼續持有,外界恐怕會對賭牌重新競投的公平公正產生質疑。
澳門作為開放的微型經濟體,對外部經濟環境具有高度依賴性。過去,澳門“以博彩旅游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主體,其他行業協調發展的產業結構”為經濟發展策略,博彩及博彩中介業的蓬勃帶動了其他行業發展,如酒店業、批發及零售業等。
受疫情影響,入境澳門的游客數量驟降,各行各業承壓。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再次暴露了澳門產業結構單一、過度依賴博彩業、經濟韌性不足等問題,必須加快推動經濟適度多元。
澳門經濟民生聯盟主席劉家裕指出,新法中為鼓勵博彩公司拓展海外客源,可由行政長官決定豁免承批公司全部或部分博彩特別撥款,此舉措意義重大。“由于本澳持續受周邊地區的新冠疫情影響,僅靠內地客這單一客源不足以支撐澳門的經濟體系,吸納其他地區的客源顯得尤其重要,同時也使客源結構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