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富質點 林一
編輯|肇瑞
新東方早晚會涼。
2019年一次采訪中,俞敏洪語出驚人。兩年后,教培行業遇上“雙減”。
今年5月,新東方在線持續低迷,但老俞在一檔節目中底氣滿滿地說,“可以買入港股新東方在線股票,相信未來一定能賺錢。”
一個月后,東方甄選爆火,新東方在線股價漲了7倍,收復了2021年以來的全部跌幅。
近日,俞敏洪再次談及東方甄選的爆火,稱“這可能是一時的熱鬧。”
這次又說中了。
01 熱情消退
老俞的這句話,發布時間是6月16日,“6 18”大促前夕。
沒想到,現實來得太快。東方甄選走紅一周后,直播間各項數據見頂。
“6 18”當天,電商、直播帶貨,處處狂歡,但東方甄選在線觀看人次僅增5%,GMV為6462萬元左右,比6月16日下降了3%。6月19日,東方甄選的GMV下降了34%。
在抖音東方甄選直播間的后臺,消費者的不滿也時有出現。
“之前是買吃的,玉米真空包裝不行,變質了;后來又買雞胸肉,包裝漏氣;這次想著買本書總不會再有大問題了吧,結果書皺皺巴巴的,壓痕嚴重……”
更有網友爆料,在東方甄選直播間買了4.5-5斤裝的陜西水蜜桃,收貨后卻發現約有四分之一的桃子霉爛長毛。向客服反映后,商家很快發起全額退款。
6月21日新東方在線對此回應稱,已接收到相關反饋,非常注重直播間消費者的滿意度,已及時退款給消費者。
數據見頂,從長期看不一定是壞事。過去一段時間,東方甄選的熱度與聲量遠遠跑在了運營前面。
有報道指出,東方甄選直播間多款產品處于“預售”狀態,比如圖書《不一樣的成長》顯示7月3日前發貨;大豆油15天內發貨;舟山帶魚、芒果干等產品也顯示預售中。
前新東方名師、人氣主播董宇輝也在直播中調侃稱,“之前的大米已經賣光了,目前預售的大米還在去殼”。
東方甄選從成立之初就定位為農產品銷售平臺,初心雖好,但農產品屬非標品,品質不好控制;其次,物流難度大、成本高,運輸時間長就容易變質;再次,農產品損耗大,難保存,若不能及時賣出,只能全部計提損失。
農產品帶貨不好做,此前已有先例。
薇婭在某綜藝中為西雙版納水果帶貨就遭遇“翻車”事件,很多網友反映買到的水果不熟、腐爛,缺斤少兩。
羅永浩在直播間推薦的520玫瑰禮盒,被消費者控訴盒子里的鮮花存在打蔫兒、破損的情況,讓本該屬于520的儀式感變了質。
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標準化、包裝、配送等環節的品質管控問題,也是農產品電商面臨的第一大挑戰。
《2022年農業數字化行業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農業數字化滲透率較低,僅為8.9%,農產品等食品支出占居民總消費支出比例大,但網絡零售額比例卻極低。2020年,這一數字不足5%。
東方甄選如果要堅守農產品銷售平臺這一定位,就必須守好品控這一關。
有報道稱,東方甄選團隊目前只負責前端的引流銷售,發貨和售后大部分由品牌方負責。
而與中后端供應鏈脫節、產品鏈路不完整,將使品質控制的系統性風險顯著提高,中間任何環節出現紕漏就可能全盤皆輸。
新東方不會意識不到這一點。有消息人士表示,東方甄選正在嘗試自建供應鏈,引入外部專業團隊,意圖把“東方甄選”打造成為品牌。
02 暗夜突圍
站在企業生存經營的角度,效益是核心。
對于東方甄選來說,自建供應鏈也好,助農富農也罷,擺在面前的第一要務是提升銷量,利用規模效應來降本增效。
直播電商領域常見的提升銷量方法是促銷,“全網最低”“大量贈品”“100%中獎”……這也是成熟主播常用的玩法。
就算是前新東方老師羅永浩的交個朋友直播間,以“5折+羅粉情懷”為賣點,依然帶有濃重的促銷色彩。
橫空出世的東方甄選的做法有些不同。
從“慫恿大家過度消費是惡”的董宇輝,到“請大家離開直播間,去看看天空”的頓頓,主播獨特的個性與直播平臺慣有的消費主義形成了一種天然的矛盾,定向吸引了大批具有文化情懷的忠實用戶。
但是,在商言商,東方甄選的部分商品在價格方面優勢并不明顯。有網友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比如,伊利金典純牛奶,金典天貓旗艦店平均單盒價格為4.44元,東方甄選為3.33元,而京東和天貓超市分別只要3.15元和2.76元。
蟬媽媽數據顯示,東方甄選直播間女性用戶占比為67%,從年齡來看,主力是已經進入職場,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中青年;從區域上看,多數為高線城市和高考大省。這部分人群與抖音披露的2021年泛知識內容付費用戶的大盤子是高度重合的。
然而,當粉絲的熱情和新鮮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遞減,東方甄選該如何提高用戶的留存和轉化率?
福格行為模型提出,人的行為由動機,能力和觸發條件這三要素組成,三者同時滿足時行為才會發生。
以東方甄選為例,主播對于產品繪聲繪色的雙語講解滿足了用戶的消費動機,其直播間的觀眾大多也具有相應的購買能力。在這一前提下,巧借平臺之勢實現更加多頻的觸發應是東方甄選的下一步。
有信息流從業者指出,抖音的推薦算法機制是著名的信息流漏斗算法,對直播間用一系列的指標參數進行考核,指標參數好,就會被多分配到自然流量。帶貨直播間的指標分為兩類,一類是人氣權重,一類是電商權重。
人氣權重包括曝光進入率、停留時間、互動率、轉粉率、點贊率等;電商權重則包含商品曝光率、商品點擊率、點擊轉化率、GMV等。
針對算法邏輯,直播電商業內也有相應的策略——快速成交。
“業內有成熟的‘直播間六件套’:主打款、促銷款、引流款、爆款、抽獎款和斷碼清倉維護款。先拿低價商品引流,先快速成交轉化。”
對于東方甄選先介紹鱈魚、牛排、大蝦,再引出玉米、電子琴、土豆的做法,這位業內人士表示,“聞所未聞”。
03 轉型之惑
跳出直播電商看新東方,教培時代結束后,俞敏洪艱難尋求轉型。
無論是職業、素質教育還是直播電商,抑或是農產品與圖書零售,新東方的業務重心似乎有逐漸向銷售落腳的趨勢。
對于銷售主導型企業,喬布斯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一個公司的領導如果是銷售基因,那這個公司慢慢就會只剩下這一種基因。”
當前,新東方的教育線只保留了成人、職業和素質教育,產品優勢已不明顯,更具競爭優勢的是公司里的“人”以及民眾心中的“品牌”意象,似乎更具備走MCN公司或是整合營銷公司的“先天優勢”。
按照CEO孫東旭的規劃,新東方成立“東方甄選”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強大的、在世界范圍內有影響力的、中國人自己的農業高科技公司”。
就農產品而言,直播終歸只是吆喝的一種手段,代替不了企業在生產端源頭以及物流供應鏈體系上該做的功課,更別提成為擁有技術創新的高科技公司了。
6月20日,俞敏洪在一場直播中提到,未來可能會開電商學院。現在做電商直播的網紅、主播,都需要文化培訓,這事由新東方來做再好不過。倒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讓中國主播的整體水平得到一個層次的提高。
不難看出,在轉型的路上,新東方既要做生意賺錢,又不愿意放棄對情懷的追求,“魚和熊掌”兼得或是最好的可選項。
但是,不管如何平衡取舍,品控是直播帶貨的命門。品控不行,基礎不牢,再高的大廈終有轟然倒塌的瞬間。
眼下的新東方,應該腳踏實地,不管是加強供應商管理,還是自建供應鏈,總之都要讓消費者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