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家電網
近期,幾名高中生研發的一款藍光口罩消毒器獲得了國家專利。自疫情爆發以來,健康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不僅各種殺毒除菌功能在傳統家電產品上落地,一些殺毒除菌小家電如紫外線消毒燈、刀架消毒器、牙刷消毒器等也得以快速發展。
廠商扎堆入局并不意味著技術門檻低
作為疫情之下的剛需品類,殺毒除菌小家電在疫情爆發初期就有諸多廠商加碼入局。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經營范圍涉及消毒燈、牙刷消毒器的登記狀態為存續、在業的企業分別有456家和36家,同比2019年增幅分別達36.94%和80%。相關廠商的快速入局,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此類殺毒除菌小家電的技術門檻較低呢?
“這并不代表技術門檻低?!敝嘘P村匯智抗菌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張迎增向中國家電網記者分析表示,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新冠疫情的發生,使社會公眾的微生物素養得以快速建立。而隨著社會公眾對微生物風險的逐漸認識,市場對具有健康衛生功能的產品需求在快速增加,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企業會進入這個賽道,爭相開發具有抗菌、除菌、消毒等產品的真正動機,這屬于典型的需求驅動型市場。
深圳中為智研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劉偉也向記者表達了相同的看法,紫外線消毒燈等本來就是由來已久的產品,技術成熟,只不過因為“蹭疫情”這個熱度,市場消費需求被激發,所以才有大量的廠商可以快速入局。“當然了,這也跟市場成熟度較低有關,目前消毒器、紫外線消毒燈等市場成熟度較低,品牌忠誠度不高,所以大量廠商參與仍有很多機會。”
從技術方向上看,目前殺毒除菌小家電主要以高溫、UV紫外線、臭氧和消毒劑這四類殺毒方式為主。記者在淘寶搜索相關產品,如消毒燈和牙刷消毒器時發現,功效同為消毒除菌的產品,價格卻天差地別,分別從幾十元到上萬元、幾十到上千元不等。
對此,張迎增表示,產品性能的好壞,不能單純通過價格來判斷。產品要實現抗菌、除菌或消毒功能,可能會有不同的技術路線。那怎么來判斷不同技術路線的產品的性能呢?首先要有產品標準,包括但不限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產品標準會規定產品的技術要求,這是判定產品是否合格的基準;其次要看檢測報告,看產品有沒有取得具有CMA和CNAS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檢測的結果是否符合產品標準的技術要求?!拔艺J為產品的性能只要滿足相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的技術要求即可。”
殺毒除菌小家電是疫情特殊時期的特定品類?
如前文提及,紫外線、臭氧等是當前殺毒除菌小家電的主要殺毒方式,因此,紫外線和臭氧對人體的安全性與否至關重要,而這,也是電商平臺上常見的消費者疑問。
記者在瀏覽產品時發現,在紫外線殺菌燈的產品說明上,商家都會標注“消毒器開始使用前,須將場所的人員、寵物等帶離現場”、“勿長時間直視紫外線光源”、“消毒結束后建議開窗通風半小時以上”等注意事項?!罢碇v,紫外線等屬于不可見光,正常合理區間對人體有一定的益處。”劉偉強調說,但使用過量,肯定對人體有害,因此未來需要更多的行業標準與規范,需科學的引導。
此外,產品在開發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也尤為重要。不僅要在確保產品安全的前提下再進行抗菌、除菌和消毒等健康功能的開發,更要從全生命周期來考慮,確保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對生產工人無害、在使用過程中對消費者健康、丟棄后對容納它的環境友好。
隨著疫情階段性成果的不斷擴展,有不少聲音認為此類殺毒除菌小家電是特殊時期的特定品類,疫情的好轉會讓此類產品的紅利逐漸消退。對此,張迎增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如果沒有疫情,社會公眾的微生物素養還是會逐步建立,只是沒有這么快。具有抗菌、除菌、消毒等健康功能的產品,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或者殺滅有害微生物,不僅可以防止有害微生物對物品本身的微生物侵蝕,還能夠為社會公眾創造一個更為舒適、衛生和健康的生活環境,這不僅符合消費者的健康需求,也是對健康中國建設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半S著社會公眾微生物素養的逐步建立,這些產品因為符合了人們對健康衛生日益增長的需求,還是慢慢會走入用戶家中?!?/p>
但與此同時,張迎增也表示,不必過度追求抗菌效果?!斑m度抗菌即可,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需要進行抗菌、除菌和消毒處理(或具有這個功能),甚至一件產品也不需要所有的部件都進行抗菌、除菌和消毒處理,只要在易于滋生微生物而又難易清潔的部位/部件、或是人們會經常接觸的部位/部件進行適當的處理即可。另外抗菌率、除菌率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只要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即可。”
在采訪過程中,張迎增和劉偉均向記者表達了對行業未來更加規范發展的期待,政府相關部門加強監管、行業協會等機構加強引導的同時,企業更要強化自律,隨著未來行業更加規范透明,殺毒除菌小家電將更注重實用價值本身,真正做到以技術服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