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每日推送
“中國喬布斯”這個稱號,曾被套在很多人頭上,前有雷軍,后有賈躍亭。但手機圈公認性格最像喬布斯的人,卻是黃章。
甚至于,在《封面故事》曾經的評價中,黃章比偏執狂喬布斯還要執著,“說他是瘋子才恰如其分”。
兩人不止性格相像,連經歷都有一些重合——喬布斯曾被趕出蘋果公司,黃章如今也要告別自己一手創立的魅族。
6月13日下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示,吉利李書福執掌的星紀時代,擬收購珠海魅族79.09%的股權。
魅族的創始人黃章只會保留少量股權,淘寶中國會全部退出對魅族的持股與控制。
這是一場沒有掌聲的告別,也是黃章給自己的答案,最無奈的答案。
01 從碼頭搬運工到中國智能手機“教父”
1992年,16歲的黃章在讀高一時,被學校開除。因為對電子電器過于癡迷,父親把他“趕出”家門,讓他自己創業,隨后黃章獨自來到深圳打工。
初到深圳,黃章做了很多低收入工作,包括廚師、碼頭搬運工。不甘于此的他,白天干活,晚上抱著一本“家電維修大全”偷偷學習。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到新加坡合資企業愛琴公司一位經理的賞識,成為一名技術員,自此進入電子消費行業。
短短幾年時間,黃章便坐上了愛琴公司總經理的位置。在他的主持下,愛琴MP3產品有了當時聞所未聞的功能——20小時超長播放時間、128MB內存、免驅動連接電腦等等,取得不俗的銷量。
然而,就在黃章希望加大研發投入,打造更有競爭力的產品時,新加坡的大股東卻決定把錢投在營銷上,通過廣告狂轟爛炸打開市場。
最終,雙方理念無法達成一致,黃章選擇離開公司。2003年,他在珠海創立魅族,繼續從事MP3行業。
與此前悶頭研發產品不同,黃章開通了魅族官方網站和論壇,每天都會在論壇上泡個幾小時,有時深夜一、兩點鐘還在與消費者互動,解決他們發現的技術問題。
如果消費者發現產品缺陷導致無法使用,黃章會幫助其“退貨”或“換貨”。
這些當下看來平平無奇的操作,在那個年代可謂驚為天人。
過硬的產品和獨有的用戶運營,不到四年的時間,黃章便把魅族的MP3年銷售額做到了10億元,成為國產MP3第一品牌,風靡年輕人。
就在公司順風順水之時,黃章卻看到了MP3產業的衰勢,并于2006年底,力排眾議放棄國內MP3市場領頭羊地位,投身智能手機市場。
彼時,造手機的方法有很多種,像天宇朗通那樣,用現成的臺灣聯發科方案造手機,是最快的方案。
但黃章卻選擇了最難的方案——自主研發。經過兩年的探索和研發,一代神機魅族M8正式誕生。
基于WinCE6.0研發的Mymobile操作系統,與iPhone3GS同款三星處理器和多點觸控大屏,在那個山寨機橫行的時代,魅族M8稱得上是開啟了中國智能機時代。
搭配魅族的用戶運營,“魅友”正式誕生,他們的熱情不亞于當時的果粉。
坊間傳言,曾有一位魅友轉戰4個省、倒了3趟火車、1趟汽車,從安徽阜陽趕到山東臨沂,只為了盡快拿到一款魅族手機。
發布兩個月后,魅族M8銷量達到10萬部,五個月后銷售額突破5個億,并當選2009年十大年度手機。
一時之間,黃章和魅族成為中國手機行業最耀眼的存在,甚至有人喊出了“不做中國的蘋果,要做世界的魅族”的口號。
然而,黃章卻在這如日中天之際選擇隱退,閉門研究產品,把管理工作交給魅族三劍客中的白永祥。
02 隱退四年后,出山力挽狂瀾
隱退后的黃章,住在海灣半山腰的別墅里,種花種草。每天的工作就是鉆研新機的硬件和UI設計,順便逛逛魅族論壇。
但就在他“閑云野鶴”之時,手機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10年4月,雷軍創立小米公司,用互聯網模式沖擊傳統制造業。
黃章曾將雷軍引為知己,兩人經常在黃章辦公室里就手機行業展開深入交流。江湖傳言黃章辦公室冰箱里,經常給雷軍預備著冰凍可樂。
因此,當看到雷軍造手機時,黃章憤怒的在魅族論壇指控,雷軍打著天使投資人的旗號,獲取了諸多魅族的商業秘密,從生產研發、銷售模式,到公司的財務報表等等。
甚至小米的MIUI系統,也盜用了魅族系統的部分精華。
具體情況無從得知,但小米卻是完勝了魅族。2013年,魅族出貨量200萬部,而小米為1700萬部。同時,華為、OV也開始攻池掠地,魅族被甩出第一梯隊。
魅族內部也“變了天”,原副總裁馬麟跳槽,軟件部門的人不到一個星期都走光了。
面對這種情況,黃章坐不住了,2014年正式復出,接著干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引入阿里巴巴5.9億美元融資,并去杭州與馬云見了一面。回來后,黃章罕見地在微博上發出了自己與馬云的合影,稱“受益匪淺”。
第二件事,拿出20%的個人股份,啟動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穩定了軍心。
第三件事,推出了子品牌魅藍,并在高端、中端、低端三條產品線布局,開始了“大而全”的產品線打法。
這三個動作相當有成效,2015年,魅族的銷量從440萬臺,一躍超過2000萬臺。
魅族雄起了,黃章卻頂不住了。復出僅數月,他便宣稱連續熬夜開會導致身體累垮需要休息,將公司事務交給CMO李楠,再次隱退。
如果再給黃章一次選擇,他肯定不會再這么做。李楠接手后的魅族,在產品和業務上開始盲目擴張,品牌定位出現混亂。
2016年,魅族全年召開了11次發布會,邀請了12組藝人演出,發布了14款手機,卻沒有一個爆款,只換來了2200萬的銷量,增速明顯落后于華米OV。
2017年,魅族連經營都陷入困境,2500多家線下專賣店關閉了500多家。
無奈之下,黃章再度出山。
03 成也偏執,敗也偏執
在41歲生日當天,黃章宣布“我將重新出山打造我的夢想機,去迎接魅族15周年”。
但與上一次出山相比,此時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逐漸飽和,市場份額正在向頭部玩家集中,華米OV的格局初步成型。
曾經黃章的偏執鑄造了魅族;這一次,黃章的偏執卻將魅族拉進了深淵。
在產品上,面對iPhone X帶來的全面屏大潮,黃章卻在自己回歸后打造的首款機型魅族15上,堅持16:9的屏幕比例,遭到大量魅友詬病。
隨后,黃章寄予厚望的魅族Pro7慘遭“滑鐵盧”。幾十萬的庫存,直到2018年都沒清空。
而在戰略層面,黃章孤注一擲押寶高端手機,砍掉魅族的銷量引擎魅藍系列。
這一刀可謂是砍在了大動脈上,2018年魅族手機出貨量降至948萬部,和此前相比幾乎腰斬。銷量斷崖式下跌也導致資金面承壓更甚。
同時,黃章的種種做法,讓魅族內部出現極大矛盾,魅族三劍客白永祥、李楠、楊顏先后離開魅族,高薪挖來的前華為終端DMO楊拓也很快離職。
據BCI公布的數據,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31日,魅族的市場份額僅剩0.1%。
其實這個時候,魅族賣身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回顧魅族19年的歷史,可謂是“成也黃章,敗也黃章”。
黃章對產品極致的追求成就了魅族,但他在產品打磨期間,對市場需求和風向標的變化關注度不夠,極致的追求也“拖累”了魅族。
2012之后中國手機市場的三次風口: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手機依靠性價比崛起;OPPO、vivo在三四線城市換機潮中上位;華為搶先(國產機廠商)占位中高端手機市場。魅族一個都沒有抓到。
此次賣身,黃章將再次隱退,魅族這個名字能否保住都不得而知。
但無論如何,在波導那一批國產手機品牌自此淪陷,國產手機行業陷入了泥潭中難以自拔的年代。
黃章和魅族的出現,就像黑夜中的火花,讓人看到了國產手機行業和品牌奮進的希望。
原來,國產手機不止是山寨機;原來,國產手機做好了,也能引起消費者的搶購。
期待黃章的下一次出山,也期待魅族的下一款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