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GE也出手,3億元投資競對,這個賽道重新升溫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GE也出手,3億元投資競對,這個賽道重新升溫

掌上超聲在疫情后重獲關注。

圖片來源:Unsplash-Jonathan Borba

文|動脈網

全球醫療巨頭都進入了買買買的階段,即使是出手一直較為謹慎的GE也以5000萬美元投資了一家掌上超聲企業Pulsenmore。

GE作為全球醫學影像霸主,在投資方面出手并不多。GE所在的醫學影像市場大型醫學影像設備進入技術靜默期,需要提前布局的顛覆性技術并不多。

但鮮少出手的GE醫療這次直接投資了一家競對,GE的初代掌上超聲在2009年就已獲批,2021年加碼推出的Vscan Air,上市一年賣出3萬臺。

在掌上超聲領域,已經有著多年的經驗的GE為什么會選擇投資一家來自以色列的競對?GE醫療的接連投入是否意味著這個賽道正在逐漸升溫?

掌上超聲曾經一度火熱,這個賽道曾誕生多個獨角獸,海外有復星7億元投資的Butterfly Network,國內也有多家企業拿到融資。

兩年前,有投資人為了驗證掌上超聲項目,到成都都江堰的衛生院待了一天,驗證基層醫生每天要多少次用到掌上超聲,他還記得當時一名基層醫生接待了超過80名患者,這個數字超過他的預期,但他出于掌上超聲能否在付費能力更高的大醫院落地的疑慮,他最后沒有出手。

而后,Butterfly Network在海外并沒有一路飛升,成立以來一直處于持續虧損中,雖然在2021年通過SPAC上市,但股價持續走低,目前市值6.8億美元。Butterfly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全年收入為6260萬美元,全年凈虧損3240萬美元;而2020年全年凈虧損1.6億美元。

掌上超聲全球市場規模預估超過千億美元,當下,GE重新看好掌上超聲用于家庭場景和Butterfly Network的虧損的收窄,意味著掌上超聲行業正在逐漸升溫。

隨著國內掌上超聲企業拿到注冊證超一年,在商業化上開始試水,國內掌上超聲企業發生哪些變化?動脈網進行了分析。

獲GE投資,這家以色列公司做對了什么?

獲得GE青睞的Pulsenmore此前并不是最出名的市場參與者,Pulsenmore 2015年成立于以色列。除了GE,富士也曾在早期投資過Pulsenmore。

能夠獲得兩大影像巨頭的看好,Pulsenmore的創新之處在于打破了傳統掌上超聲的形態,并且成功將超聲產品在家庭場景中商業化。

從商業模式上,Pulsenmore并不直接出售給C端用戶,而是與以色列最大的HMO Clalit Health Services合作,為其會員提供服務。Clalit Health Services擁有大約460萬投保會員。這項多年期協議將為成千上萬的懷孕會員提供Pulsenmore的產品。目前這也是Pulsenmore主要的營收來源。

雖然Pulsenmore在營收業績上仍然處于虧損中,但打通了支付、遠程診療的家庭場景未來有很大的商業化潛力。GE投資后還將協助Pulsenmore在美國獲批,并且在歐洲以及其他市場分銷其產品。

在產品形態和設計上,Pulsenmore的產品形態融合了超聲探頭和手機,降低了超聲的使用門檻。Pulsenmore產品可以直接與智能手機連接,用戶可以根據智能手機上的指導完成自主掃描。當孕婦在家中感到異常的時候,可以使用掌上超聲進行檢測,檢查結果會自動發送到醫生處,當需要進一步干預時,醫生可以直接聯系患者來到醫院。

超聲診斷雖然是一種安全、高效的診斷工具,但是操作者需要多年的培訓才能掌握,大型的超聲設備僅供訓練有素、高度專業化的技術人員使用。

Pulsenmore產品利用與智能手機相連這一優勢,降低了掌上超聲的使用門檻。

Pulsenmore第三大創新點在于建立了家用掌上超聲的遠程診斷體系。

深至科技聯合創始人張志遵表示:“孕婦可以在家檢查,同時超聲采集到畫面可以同步分享給醫生,Pulsenmore有一個流暢的遠程診斷體系讓孕婦可以在家完成初診。”

對于國內掌上超聲創業者來說,Pulsenmore的產品和技術并不難超越,但是基于發達國家醫療體系的遠程診斷服務是難以復制的。

在疫情后,醫療器械影像巨頭對于家用醫療器械市場的重視程度明顯上升。

GE Healthcare 超聲總裁兼CEO Roland Rott表示:“醫療保健服務提供商預測護理服務正在從傳統的院內方式向家庭場景轉變,這一趨勢會提升對于家庭護理的可獲得性和質量。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患者希望更多地參與到自己的醫療保健中來。”

GE投資Pulsenmore的新聞稿數據中預測,到2027年,家庭護理市場將超過6620億美元,而到2029年,遠程醫療和遠程監控業務可能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

未來,Pulsenmore還將根據家庭場景研發更多產品,例如針對慢性心衰和晚期腎衰竭。

不同的應用場景對于產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被看好的家用場景為例,簡單地將臨床所用的產品移植到家用場景是無法打開市場。

索諾星CEO蔡偉忠表示:“慢性心衰和晚期腎衰竭這兩大疾病的監測是醫療界的難題,這兩個領域要求要做連續長時間、實時、自主的監測,掌上超聲要做到這些比較難,因為連續長時間實時掃查會功耗比較大,內置電池很難滿足電量需求,同時掌上超聲要求手動操作打圖。掌上超聲如何在慢病監測領域應用還需要設計創新。”

GE也將在投資后與其開發更多基于超聲的家用器械產品。通過GE投資新的掌上超聲企業,帶給這個行業新的共識是,掌上超聲領域,不僅僅設備研發重要,后端提供支撐的遠程診斷系統和輔助診斷系統也是關鍵。

國內外市場差異決定掌上超聲需解決不同問題

但很明顯,Pulsenmore的遠程診斷系統在國內很難復制。因為在國內缺乏足夠的醫生支持遠程診斷系統的流暢運行。Pulsenmore與HMO公司合作的支付方式在國內也難以復刻。

在以色列,每700人就擁有一位全科醫生,2018年的數據,中國有全科醫生30.9萬人,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才上升到2.2人。國內的醫生數量很難像Pulsenmore一樣去支持龐大用戶的遠程診斷需求。

國內外的醫生除了數量上有差異,在培養體系上也有所不同。國外醫生普遍都掌握了一些超聲診斷使用技能,但是在國內,超聲醫生是專職培養的,大部分專科、全科醫生還并未操作超聲診斷的使用技能,這也決定了僅僅是依靠流暢的遠程診斷系統,還無法打開國內市場,更需要的是懂超聲的醫生。

對于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的區別,索諾星CEO蔡偉忠表示:“我們在海外市場開拓了銷售渠道,掌超在海外接受程度比國內更高,因為國外醫生普遍都掌握了一些超聲診斷技能,使用上手比較快。” 索諾星的掌上超聲在海外市場獲得了歐盟CE、美國FDA認證以及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土耳其、印尼等多個國家的注冊。

蔡偉忠也提到,歐美國家對于物美價廉的產品更喜歡也讓掌上超聲在海外的接受程度比國內更高。未來依靠性價比優勢,掌上超聲出海或許也是新趨勢。

對于國內市場來說,掌上超聲面臨的問題更復雜。

一方面,國內企業的掌上超聲產品雖然都已獲批,但在產品在圖像質量提升、應用場景的多樣性上還需要突破。

雖然掌上超聲的價格只有不到大型超聲的十分之一,但是在臨床應用中醫生更看中超聲設備的圖像質量,即使是低價的產品對于圖像質量也有較高的要求。想要在臨床科室中實現大規模應用掌上超聲,掌上超聲在圖像質量方面還需要提升。

根據動脈網調研,由于掌上超聲小巧不占空間且容易移動,所以用于介入可視化引導非常有優勢,在手術室、門診最受歡迎,這些應用和場景主要就是用于淺表部位。而隨著學術界、廠商對其他科室的不斷加大力度普及推廣,現在掌超也越來越多用到腹部、心臟、直腸等部位了。

一位投資人還指出:“介入引導另一方面的優勢在于相比于診斷,專科醫生不用下影像判斷。就好比為什么POCT檢驗產品為什么沒有在專科落地,大三甲只有檢驗科,因為其中涉及一個責任劃定問題。如果利用掌上超聲進行影像診斷,而診斷的權限在超聲科,這會影響專科醫生對于掌上超聲的接受程度,而介入科室利用掌上超聲只是用于手術過程中的可視工具。所以,目前介入引導依然將是掌上超聲在大醫院的主戰場。”

另一方面,掌上超聲還需要解決基層和家用場景使用難、成本高的挑戰。

在這個問題上,國內企業采取“兩條腿走路”方式,一條路是針對使用人群做更多市場培育工作,包括對掌上超聲使用培訓和圖像診斷的培訓。另一條路是通過技術賦能,通過遠程診斷和人工智能方式解決使用難、成本高的問題。

技術賦能如何為掌上超聲降本增效?

技術賦能的能力和路徑是國內掌上超聲企業關注的重點。如何通過技術降低成本、完成輔助診斷是國內企業關注的重點。

在降低成本這一方面,對于任何一種醫學成像系統而言,臨床診斷的有效性都首先取決于圖像的質量。而圖像質量的提升過去傳統的方式是通過增大設備體積。這一定律對于掌上超聲并不實用。

現有的醫學超聲成像系統已經很穩定,提升超聲產品的圖像質量方法就是增加陣元數和通道數,但是這不僅會帶來體積的龐大,還會帶來成本的提升。

過去,掌上超聲的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分別是物理通道數、算法及芯片。Butterfly network采用了優化供應鏈的方法降低成本。

張志遵解釋到:“Butterfly使用半導體換能器對超聲換能器進行創新,當它的探頭數量增加以后,在供應鏈端能更好體現成本優勢。我們的思路是以計算及芯片為核心,把深度學習用在整個成像鏈路中。我們在模擬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后,就開始用算法去提升信號的質量,在同等的硬件條件下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圖像。

我們在降低成本上是通過便宜的算力替代昂貴的傳感器。過去只能通過增加高級傳感器才可以提升圖像質量,現在我們通過算力和算法就可以實現。”

人工智能輔助超聲診斷的第一步是獲取超聲影像,AI能夠實時指導用戶完成掃描和圖像捕獲過程的每一步。

從產品進度上看,國外Caption health用于輔助心臟超聲圖像質量提升的產品已獲得FDA批準,目前在拓展其他疾病領域。

在這一方面,國內企業也在嘗試通過AI輔助掃描來解決掌上超聲操作難的問題。

深至科技也在研發超聲圖像處理和操作引導的AI,張志遵解釋到:“囿于醫療資源的缺乏,我們通過人工智能的模型去提升圖像質量,用戶拿著掌上超聲,如果掃甲狀腺,AI可以告訴患者是否掃到了正確的部位,是否掃到了正確的切面。AI模型可以告訴用戶探頭應該往什么方向移動,并自動調整參數。通過這些自動的設置降低掌上超聲的使用門檻。只有解決成本高和操作難兩大問題,才能實現掌上超聲在中國基本醫療衛生體系中的普及。”

除了技術難題,掌上超聲也需要探索出更好的商業模式。

以Butterfly為例,作為掌上超聲頭部企業,Butterfly在商業化上也有所創新,包括采用低價銷售然后再按月收取月費也是能使得產品更快被更多人接受,以及主要采用線上訂購等銷售方式也還是比較走在前面的。

根據Butterfly年報,推車式的超聲設備價格在45000美元到60000美元不等。掌上超聲的出現降低了超聲的價格,美國床旁超聲的平均價格在15000美元左右,探頭價格在5000—7000美元。

但這種模式仍然遇到了挑戰。蔡偉忠指出:“Butterfly月費較高使用成本不低,以及要求必須連接他們服務器才能使用和數據存放到他們服務器也受到很多醫療機構反對。導致Butterfly在商業化上也遇到挑戰,自成立以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股價也持續走跌。”

回顧國內超聲行業的發展,超聲從無到有到發展為一個行業需要走過了三十年,發展過程也幾經曲折,從外資與合資企業主導到誕生一眾中低端國產廠商,到誕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其間經歷了擴張、競爭、整合多個階段,而在互聯網+時代,掌上超聲成為引領潮流的新應用,未來掌上超聲將如何發展,還值得期待。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GE也出手,3億元投資競對,這個賽道重新升溫

掌上超聲在疫情后重獲關注。

圖片來源:Unsplash-Jonathan Borba

文|動脈網

全球醫療巨頭都進入了買買買的階段,即使是出手一直較為謹慎的GE也以5000萬美元投資了一家掌上超聲企業Pulsenmore。

GE作為全球醫學影像霸主,在投資方面出手并不多。GE所在的醫學影像市場大型醫學影像設備進入技術靜默期,需要提前布局的顛覆性技術并不多。

但鮮少出手的GE醫療這次直接投資了一家競對,GE的初代掌上超聲在2009年就已獲批,2021年加碼推出的Vscan Air,上市一年賣出3萬臺。

在掌上超聲領域,已經有著多年的經驗的GE為什么會選擇投資一家來自以色列的競對?GE醫療的接連投入是否意味著這個賽道正在逐漸升溫?

掌上超聲曾經一度火熱,這個賽道曾誕生多個獨角獸,海外有復星7億元投資的Butterfly Network,國內也有多家企業拿到融資。

兩年前,有投資人為了驗證掌上超聲項目,到成都都江堰的衛生院待了一天,驗證基層醫生每天要多少次用到掌上超聲,他還記得當時一名基層醫生接待了超過80名患者,這個數字超過他的預期,但他出于掌上超聲能否在付費能力更高的大醫院落地的疑慮,他最后沒有出手。

而后,Butterfly Network在海外并沒有一路飛升,成立以來一直處于持續虧損中,雖然在2021年通過SPAC上市,但股價持續走低,目前市值6.8億美元。Butterfly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全年收入為6260萬美元,全年凈虧損3240萬美元;而2020年全年凈虧損1.6億美元。

掌上超聲全球市場規模預估超過千億美元,當下,GE重新看好掌上超聲用于家庭場景和Butterfly Network的虧損的收窄,意味著掌上超聲行業正在逐漸升溫。

隨著國內掌上超聲企業拿到注冊證超一年,在商業化上開始試水,國內掌上超聲企業發生哪些變化?動脈網進行了分析。

獲GE投資,這家以色列公司做對了什么?

獲得GE青睞的Pulsenmore此前并不是最出名的市場參與者,Pulsenmore 2015年成立于以色列。除了GE,富士也曾在早期投資過Pulsenmore。

能夠獲得兩大影像巨頭的看好,Pulsenmore的創新之處在于打破了傳統掌上超聲的形態,并且成功將超聲產品在家庭場景中商業化。

從商業模式上,Pulsenmore并不直接出售給C端用戶,而是與以色列最大的HMO Clalit Health Services合作,為其會員提供服務。Clalit Health Services擁有大約460萬投保會員。這項多年期協議將為成千上萬的懷孕會員提供Pulsenmore的產品。目前這也是Pulsenmore主要的營收來源。

雖然Pulsenmore在營收業績上仍然處于虧損中,但打通了支付、遠程診療的家庭場景未來有很大的商業化潛力。GE投資后還將協助Pulsenmore在美國獲批,并且在歐洲以及其他市場分銷其產品。

在產品形態和設計上,Pulsenmore的產品形態融合了超聲探頭和手機,降低了超聲的使用門檻。Pulsenmore產品可以直接與智能手機連接,用戶可以根據智能手機上的指導完成自主掃描。當孕婦在家中感到異常的時候,可以使用掌上超聲進行檢測,檢查結果會自動發送到醫生處,當需要進一步干預時,醫生可以直接聯系患者來到醫院。

超聲診斷雖然是一種安全、高效的診斷工具,但是操作者需要多年的培訓才能掌握,大型的超聲設備僅供訓練有素、高度專業化的技術人員使用。

Pulsenmore產品利用與智能手機相連這一優勢,降低了掌上超聲的使用門檻。

Pulsenmore第三大創新點在于建立了家用掌上超聲的遠程診斷體系。

深至科技聯合創始人張志遵表示:“孕婦可以在家檢查,同時超聲采集到畫面可以同步分享給醫生,Pulsenmore有一個流暢的遠程診斷體系讓孕婦可以在家完成初診。”

對于國內掌上超聲創業者來說,Pulsenmore的產品和技術并不難超越,但是基于發達國家醫療體系的遠程診斷服務是難以復制的。

在疫情后,醫療器械影像巨頭對于家用醫療器械市場的重視程度明顯上升。

GE Healthcare 超聲總裁兼CEO Roland Rott表示:“醫療保健服務提供商預測護理服務正在從傳統的院內方式向家庭場景轉變,這一趨勢會提升對于家庭護理的可獲得性和質量。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患者希望更多地參與到自己的醫療保健中來。”

GE投資Pulsenmore的新聞稿數據中預測,到2027年,家庭護理市場將超過6620億美元,而到2029年,遠程醫療和遠程監控業務可能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

未來,Pulsenmore還將根據家庭場景研發更多產品,例如針對慢性心衰和晚期腎衰竭。

不同的應用場景對于產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被看好的家用場景為例,簡單地將臨床所用的產品移植到家用場景是無法打開市場。

索諾星CEO蔡偉忠表示:“慢性心衰和晚期腎衰竭這兩大疾病的監測是醫療界的難題,這兩個領域要求要做連續長時間、實時、自主的監測,掌上超聲要做到這些比較難,因為連續長時間實時掃查會功耗比較大,內置電池很難滿足電量需求,同時掌上超聲要求手動操作打圖。掌上超聲如何在慢病監測領域應用還需要設計創新。”

GE也將在投資后與其開發更多基于超聲的家用器械產品。通過GE投資新的掌上超聲企業,帶給這個行業新的共識是,掌上超聲領域,不僅僅設備研發重要,后端提供支撐的遠程診斷系統和輔助診斷系統也是關鍵。

國內外市場差異決定掌上超聲需解決不同問題

但很明顯,Pulsenmore的遠程診斷系統在國內很難復制。因為在國內缺乏足夠的醫生支持遠程診斷系統的流暢運行。Pulsenmore與HMO公司合作的支付方式在國內也難以復刻。

在以色列,每700人就擁有一位全科醫生,2018年的數據,中國有全科醫生30.9萬人,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才上升到2.2人。國內的醫生數量很難像Pulsenmore一樣去支持龐大用戶的遠程診斷需求。

國內外的醫生除了數量上有差異,在培養體系上也有所不同。國外醫生普遍都掌握了一些超聲診斷使用技能,但是在國內,超聲醫生是專職培養的,大部分專科、全科醫生還并未操作超聲診斷的使用技能,這也決定了僅僅是依靠流暢的遠程診斷系統,還無法打開國內市場,更需要的是懂超聲的醫生。

對于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的區別,索諾星CEO蔡偉忠表示:“我們在海外市場開拓了銷售渠道,掌超在海外接受程度比國內更高,因為國外醫生普遍都掌握了一些超聲診斷技能,使用上手比較快。” 索諾星的掌上超聲在海外市場獲得了歐盟CE、美國FDA認證以及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土耳其、印尼等多個國家的注冊。

蔡偉忠也提到,歐美國家對于物美價廉的產品更喜歡也讓掌上超聲在海外的接受程度比國內更高。未來依靠性價比優勢,掌上超聲出海或許也是新趨勢。

對于國內市場來說,掌上超聲面臨的問題更復雜。

一方面,國內企業的掌上超聲產品雖然都已獲批,但在產品在圖像質量提升、應用場景的多樣性上還需要突破。

雖然掌上超聲的價格只有不到大型超聲的十分之一,但是在臨床應用中醫生更看中超聲設備的圖像質量,即使是低價的產品對于圖像質量也有較高的要求。想要在臨床科室中實現大規模應用掌上超聲,掌上超聲在圖像質量方面還需要提升。

根據動脈網調研,由于掌上超聲小巧不占空間且容易移動,所以用于介入可視化引導非常有優勢,在手術室、門診最受歡迎,這些應用和場景主要就是用于淺表部位。而隨著學術界、廠商對其他科室的不斷加大力度普及推廣,現在掌超也越來越多用到腹部、心臟、直腸等部位了。

一位投資人還指出:“介入引導另一方面的優勢在于相比于診斷,專科醫生不用下影像判斷。就好比為什么POCT檢驗產品為什么沒有在專科落地,大三甲只有檢驗科,因為其中涉及一個責任劃定問題。如果利用掌上超聲進行影像診斷,而診斷的權限在超聲科,這會影響專科醫生對于掌上超聲的接受程度,而介入科室利用掌上超聲只是用于手術過程中的可視工具。所以,目前介入引導依然將是掌上超聲在大醫院的主戰場。”

另一方面,掌上超聲還需要解決基層和家用場景使用難、成本高的挑戰。

在這個問題上,國內企業采取“兩條腿走路”方式,一條路是針對使用人群做更多市場培育工作,包括對掌上超聲使用培訓和圖像診斷的培訓。另一條路是通過技術賦能,通過遠程診斷和人工智能方式解決使用難、成本高的問題。

技術賦能如何為掌上超聲降本增效?

技術賦能的能力和路徑是國內掌上超聲企業關注的重點。如何通過技術降低成本、完成輔助診斷是國內企業關注的重點。

在降低成本這一方面,對于任何一種醫學成像系統而言,臨床診斷的有效性都首先取決于圖像的質量。而圖像質量的提升過去傳統的方式是通過增大設備體積。這一定律對于掌上超聲并不實用。

現有的醫學超聲成像系統已經很穩定,提升超聲產品的圖像質量方法就是增加陣元數和通道數,但是這不僅會帶來體積的龐大,還會帶來成本的提升。

過去,掌上超聲的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分別是物理通道數、算法及芯片。Butterfly network采用了優化供應鏈的方法降低成本。

張志遵解釋到:“Butterfly使用半導體換能器對超聲換能器進行創新,當它的探頭數量增加以后,在供應鏈端能更好體現成本優勢。我們的思路是以計算及芯片為核心,把深度學習用在整個成像鏈路中。我們在模擬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后,就開始用算法去提升信號的質量,在同等的硬件條件下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圖像。

我們在降低成本上是通過便宜的算力替代昂貴的傳感器。過去只能通過增加高級傳感器才可以提升圖像質量,現在我們通過算力和算法就可以實現。”

人工智能輔助超聲診斷的第一步是獲取超聲影像,AI能夠實時指導用戶完成掃描和圖像捕獲過程的每一步。

從產品進度上看,國外Caption health用于輔助心臟超聲圖像質量提升的產品已獲得FDA批準,目前在拓展其他疾病領域。

在這一方面,國內企業也在嘗試通過AI輔助掃描來解決掌上超聲操作難的問題。

深至科技也在研發超聲圖像處理和操作引導的AI,張志遵解釋到:“囿于醫療資源的缺乏,我們通過人工智能的模型去提升圖像質量,用戶拿著掌上超聲,如果掃甲狀腺,AI可以告訴患者是否掃到了正確的部位,是否掃到了正確的切面。AI模型可以告訴用戶探頭應該往什么方向移動,并自動調整參數。通過這些自動的設置降低掌上超聲的使用門檻。只有解決成本高和操作難兩大問題,才能實現掌上超聲在中國基本醫療衛生體系中的普及。”

除了技術難題,掌上超聲也需要探索出更好的商業模式。

以Butterfly為例,作為掌上超聲頭部企業,Butterfly在商業化上也有所創新,包括采用低價銷售然后再按月收取月費也是能使得產品更快被更多人接受,以及主要采用線上訂購等銷售方式也還是比較走在前面的。

根據Butterfly年報,推車式的超聲設備價格在45000美元到60000美元不等。掌上超聲的出現降低了超聲的價格,美國床旁超聲的平均價格在15000美元左右,探頭價格在5000—7000美元。

但這種模式仍然遇到了挑戰。蔡偉忠指出:“Butterfly月費較高使用成本不低,以及要求必須連接他們服務器才能使用和數據存放到他們服務器也受到很多醫療機構反對。導致Butterfly在商業化上也遇到挑戰,自成立以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股價也持續走跌。”

回顧國內超聲行業的發展,超聲從無到有到發展為一個行業需要走過了三十年,發展過程也幾經曲折,從外資與合資企業主導到誕生一眾中低端國產廠商,到誕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其間經歷了擴張、競爭、整合多個階段,而在互聯網+時代,掌上超聲成為引領潮流的新應用,未來掌上超聲將如何發展,還值得期待。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宁陵县| 封开县| 乌审旗| 宾阳县| 巴中市| 邮箱| 阿拉尔市| 昌吉市| 罗定市| 莆田市| 行唐县| 叙永县| 辽中县| 石棉县| 梁山县| 禄劝| 平舆县| 那坡县| 五家渠市| 逊克县| 永平县| 四子王旗| 凌云县| 库尔勒市| 桐城市| 肥城市| 湄潭县| 岳普湖县| 岢岚县| 宁都县| 锡林郭勒盟| 武功县| 中西区| 内黄县| 柳州市| 即墨市| 平武县| 安塞县| 蒙山县|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