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查沁君
百度在學習機市場再下一子。
近期,百度旗下小度科技上線最新智能學習機P20,定價5400元,預售價4499元。與科大訊飛T10、步步高S6、希沃W2、優學派等智能教育硬件共同卡位學習機高價區。
這是小度自2021年3月推出首款學習平板至今最貴的一款,其他智能學習平板款式還包括G12、G16、S12、S16、M10,價格集中在1399至1999元間。
小度學習機P20打出的最大特色是“大屏護眼”,有眼科專家陶勇為其背書,屏幕15.6英寸,比普通Pad類產品屏幕要大。
6月16日,界面教育以用戶身份詢問小度客服,對方稱其“有二十重智能護眼,更大特色是類紙屏防眩光,屏幕像紙一樣不反光不刺眼”。
對比其他品牌學習機,基本都強調了護眼這一功能,但有些微差異。
如希沃W2網課學習機同樣采用15.6英寸的類紙屏;步步高家教機S6是九層散射護眼屏+多重護眼模式;優學派U90、讀書郎C30均有十重護眼;科大訊飛AI學習機T10則是13英寸、八重護眼。
內容方面,小度客服告訴界面教育,“相較其它的學習機,小度學習機P20覆蓋的教材版本更多更全,包括各地區全科課本教材,從小學一直用到高中永久免費。”當被問及是否涉及學前階段時,小度客服表示,學習機覆蓋學齡前3-6歲,支持學前到高中。
步步高S6、讀書郎C30覆蓋學前到高中,優學派U90、科大訊飛T10則覆蓋小學至高中。
技術層面,相比小度其它款式學習平板,P20新增的是“AI精準學”功能。這也是目前市面上學習機功能的一大趨勢。通過測試、診斷孩子目前的學習進度,找到學習中的難點、薄弱點并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訓練。
科大訊飛主打的AI學習機T10也主推個性化和精準化。其另一大特色還在于,采用全國英語中高考口語考試評測系統的同源技術,模擬正式考試的整個流程。
今年初,科大訊飛曾在投資者活動中透露,2021年“618”期間,科大訊飛AI學習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高達706%。“雙減”后,學習機用戶的周使用時長同比增長了近70%。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近期在機構調研時曾透露,2022年學習機收入目標增長超過200%,到十四五末做到年收入100億元。
中信證券今年2月的研報指出,科大訊飛學習機作為教育2C模式的核心產品,未來有望與該公司B端產品同步,實現線上線下教育服務生態閉環。
學習機市場已有20余年歷史,從時間軸來看已是產品和品牌競爭格局基本成熟的產業,有一眾傳統學習機廠商,如讀書郎、步步高、優學派等。但近兩年不斷有新品牌進入,如希沃、科大訊飛、百度小度等科技公司,還有新東方、掌門、愛學習等教育公司。

各大玩家爭相入局學習機市場,不外乎以下原因:
一來,學習終端、護眼剛需近兩年激增。疫情反復,學生在居家上課已成常態化。廠商也發現這一現象,2021年初,專注于教育硬件的廠商希沃推出學習機W1,緊接著來年推出希沃W2。
其次,“雙減”加速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在“培訓班”急劇縮減的情況下,學生和家長轉向學習機等智能硬件上。
再次,傳統的教育硬件市場亟需迭代。通過AI技術的賦能,內容資源賦能對原有產業進行變革,從而激發新的需求。
盡管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迎來爆發,但這條道路并不好走,硬件成本高、回報慢。從本質來看,智能硬件是一個重技術積累的行業,門檻較高。
“硬件本身是渠道的生意,品牌差異性并不大,用戶很難感受到1000塊錢和2000塊錢產品的差異。而所有硬件產品的核心問題是內容是否好、粘度是否高。”藍象資本投資副總裁陳晶曾告訴界面教育。
多鯨資本合伙人葛文偉葛文偉同樣表示,“所有的教育硬件要跟內容結合才有生命力。”
在他看來,互聯網出身的在線教育公司,尤其是頭部獨角獸,對于智能硬件有一定的先天優勢。從團隊構成上看,“雖然過去幾年瘋狂招了很多所謂的教學管理人才,但其核心班底還是技術團隊,所以他們對智能硬件的把握、轉型和供應鏈的管理可能更有優勢。”
但目前新東方、掌門等推出的學習機產品,其線上電商銷售及用戶評論數據仍在早期,遠低于老牌學習機玩家。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020年,天貓商城的學習機市場份額前五分別為步步高(32.65%)、優學派(9.97%)、讀書郎(8.81%)、小霸王(6.45%)、科大訊飛(5.73%)。 京東自營app的前五同樣為這五家。
線下渠道方面,步步高2020年的交易額最高,達1.95億元;優學派、讀書郎分居第二、第三,交易額分別為1.27億元、0.78億元。
招股書顯示,讀書郎2021年的學生個人平板業務營收為7.05億元,同比增長6.03%。但平板的總出貨量同比下滑5.32%至45.88萬臺。
據IDC數據,2021年學習機市場的出貨量達到470萬臺,2017-2021年期間的年復合增速為6.16%。
中國的三線及以下城市是讀書郎的一大據點。2021年,其共有4523個銷售點,位于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銷售點占比超七成。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所有三線及以下城市的K12學生總數約1.7億人,占K12學生總數的73%。下沉策略使讀書郎受眾面更廣,但大量的線下經銷店,也給該公司的管理能力帶來了更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