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金融機構要搭建長效合理的薪酬遞延體系,這讓信托公司們嗅到了“商機”。
近日,繼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建立穩健薪酬制度指引》之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也發布了《基金管理公司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指引》。
其中第十條明確規定:基金管理公司應當建立實施績效薪酬遞延支付制度,明確適用人員范圍、期限和比例等。績效薪酬的遞延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高級管理人員、基金經理等關鍵崗位人員遞延支付的金額原則上不少于40%。
云南信托研報稱,基金管理公司應該放棄僥幸,加快布局籌備,了解自身資源稟賦,充分認識到自行延付的基礎優勢或天然劣勢,尋找專業化薪酬管理解決方案。
云南信托家族信托部副總經理田書舟表示,企業可以自己內部記賬,也可以選擇信托公司提供專業化服務,而從實施效果的角度來看,信托所提供的專業化服務一定是性價比或說效果最好的選擇,這將為服務信托帶來相應的市場機會。
華寶信托分析稱,內部記賬模式存在諸多痛點:
1、延遲支付公信力較低,具體表現在延付薪酬容易與公司固有資金混同,缺乏獨立和隔離機制,尤其是股東與管理層發生變化時,薪酬延期支付的不確定性就會變高,員工也會擔心原有薪酬激勵的有效性、可持續性與公信力;
2、報表影響度較大,例如若金融機構將延付薪酬進行跟投或者投資相關金融產品,基于金融產品的波動,將會直接影響公司財務報表;
3、投資靈活性偏低,通常金融機構固有資金投資范圍有限,導致投資范疇受到一定制約。薪酬福利資金若單獨設立信托產品進行投資運作,將有助于擴充資金投資范圍,并保障資金運作的合法合規性;
4、內部管理效率較低,包括員工權益記錄查詢容易產生復雜的事務性工作,影響人力管理效率;
5、薪酬資金的安全性較低,若薪酬延付資金一旦與公司固有資金混同,區分的復雜性或將大增。
為了解決這些痛點,信托公司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新玩法”——薪酬遞延信托。
田書舟指出,薪酬遞延信托或者說薪酬管理信托、薪酬福利信托這幾年一直在不同的信托分類中,但不論哪種分類,行業內一直比較傾向說將其納入事務管理類或服務類進行管理。
至于金融機構和員工們在信托產品設計中的位置,一位信托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券商和基金公司是委托人,但是對于單個項目來說,受益人是他們圈定的那些高管骨干。
田書舟認為,在產品設計層面,需要重點關注三大問題:
首先,如何將信托的制度優勢與企業的需求進行結合,以有效的發揮信托的制度優勢,發揮信托的社會職能。在這個方面,不僅需要關注需求問題,還要關注合規問題。
上述信托業內人士指出,對于券商和基金公司來說,這些高管或者管理層會覺得薪酬延付和其具體標準比較敏感。還有一些公司有可能會想要突破一些監管政策要求來做產品設計,讓信托公司來幫他實現,但這個時候信托公司肯定要堅守自己的要求,不能完全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其次,要在持續管理方面做好相應的安排,將中長期的資金有序的管理好,充分發揮信托公司的行業傳統優勢,比如會計估值、分配清算、風險管理、信息披露等。
第三,要從價值創造的角度去服務客戶,不僅要滿足客戶財富保值增值的需求,還要規劃相應的財富傳承等一系列需求,這就要求信托公司充分發揮產品創新能力與產品設計能力。
除此之外,上述信托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這項業務對全行業來說都比較新,產品規模不大,主要還是近期按政策要求給券商、基金公司做薪酬延付為主,比較考驗信托公司的能力,尤其是產品設計能力和IT系統運營能力。
據了解,作為國內較早專注薪酬福利業務的信托公司,目前,華寶信托薪酬福利業務所服務的金融機構,涵蓋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集團、股份制銀行、農信社與城商行。
云南信托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研究、關注相關市場的痛點需求,成功實現了多筆薪酬延付項目的落地。
在團隊的搭建上,華寶信托從設立薪酬福利服務專業團隊到成立薪酬福利事業部,經歷15年的發展,該部門目前下設售前服務團隊、受托團隊、投資團隊與賬戶管理團隊。
此前,華寶信托薪酬福利事業部總經理何睿在媒體公開表示,“公司專門開發了針對基金經理的跟投系統,借助信托交易方案以及賬戶管理系統,可將基金經理薪酬跟投于其管理的產品,希望能夠最大程度滿足企業對各員工薪酬考核的個性化需求。”
云南信托建立了專營管理服務團隊,自主開發了專門的信息科技系統,涵蓋了從自受益人簽約、計劃建立到待遇支付的全生命周期。在實際的管理中,對每個項目采用個人賬戶管理制,線上與線下為企業及員工提供實時信息及定制數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