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氪新消費 沐九九
編輯|黃曉軍
東北一角,藏著一個性感故事。
在研究的縣域經濟中,遼寧興城無疑是個獨特的存在。它既沒有漢服之都曹縣的知名度,也沒有鞋都晉江的雄厚實力,但這些依舊不妨礙它成為全球聞名的泳裝之鄉。
目前,興城泳裝年產值高達150億元左右,占據國內40%泳裝市場,全球25%的市場份額。即使2020年受疫情影響,興城泳裝產值也突破了100億元。
01 從老工業基地到泳裝生產
在成為“國際泳裝之都”前,興城更多以古城和老工業基地聞名。這里的人長期和石油化工、有色金屬等傳統重工業打交道,他們做夢也沒想到,興城這個古老而厚重的城市,居然有一天會和時尚掛上鉤。
位于遼寧省西南部,緊靠渤海,獨特的半月灣風貌讓興城海濱素來有著”第二北戴河“的美譽??恐锰飒毢竦淖匀伙L貌和溫泉資源,每年夏冬兩季,興城總會吸引不少外地游客來此觀光游玩。
今天如此,上世紀80年代亦是。
彼時,這些游客穿著花花綠綠的泳衣,已然成為興城靚麗的風景線。愛嘮嗑的興城人從這些外地人口中得知,一件泳衣能賣1~2元,制作方法卻極為簡單,只要連體+泡泡袖就能抓住時尚趨勢,這讓當地人嗅到了商機。
其后,不少工廠女工開始白天工廠上班,晚上在家縫制泳衣,因工藝簡單,一個婦女一天至少能做30件,增加30元收入。
要知道,當時在工廠上班一個月也僅60元,泳裝已然稱得上“大生意”。
自此,泳裝產業在興城扎根生長。但囿于條件限制,這時的興城泳裝還是以家庭作坊為主,規模較小,主要是當地人提著搖籃在海邊售賣。
而興城泳裝真正走向規模集群,還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
當時,國企政策改革,大批興城人面臨下崗危機,開始自謀出路轉行泳裝生產。在這批人的帶動下,興城泳裝從最初的家庭作坊轉向規模化運作,且隨著興城泳裝知名度的提高,其售賣范圍也從剛開始的興城海灘,逐步賣到北京、俄羅斯、南非等更遠的地方。
如今,經過40年的發展,興城早已成為中國泳裝名城。這里擁有著1200家泳裝企業,其中規模在50人以下的小型泳裝加工廠超過1000家;除此之外,還帶動大批泳裝內襯、罩杯、印染和商標印刷等輔料企業發展。
目前,興城泳裝年產量達3億件套,產值超150億元,占據了國內泳裝市場四成的產值,其產品遠銷意大利、法國、俄羅斯、德國、美國、英國、非洲、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02 從貼牌加工到自建品牌
興城泳裝的崛起,在遼寧創造了一個奇跡。
但羅馬并非一天建成的,對毫無輕工業產業基礎的興城而言,要做成這樁大生意并不容易。尤其在面對江浙、廣東一帶同類型產業崛起時,偏居東北的興城可謂壓力山大。
在中國,除興城外,浙江義烏、福建晉江同樣有著泳裝生產基地,對比后者,興城泳裝在地理位置上明顯不足。尤其在改革開放后,大批外商進入國內尋求代工廠,此時偏居南端的浙閩因位置優勢和外商接觸較多,得以攬下大批貼牌代工生意,壯大產業群。
面對如此狀況,興城人沒有自怨自艾,反倒深耕泳裝這一領域,開始搭建自有品牌。
在興城泳裝行業流傳著一句話:貼牌如養豬,做品牌如養子。貼牌生產一單是一單,能快速獲得短期利益,但自有品牌就像撫養子女,需要長期投入,費心費力,收益長遠且有保障。
有遠見的興城人很早就盯準品牌建設,在興城第一個泳裝企業—興城遠航泳衣廠生產的泳衣上,就已經貼上了小小的商標—“金帆”。
禍兮福兮,在代工生產競爭中失敗的興城泳裝,很快在中國其它省市風靡起來,讓浙閩一帶的同行刮目相看。更關鍵的是,在2008年大批南方泳裝代工企業遭遇危機時,興城泳裝憑借自有品牌幸免于難。
中國網曾報道,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大批泳裝代工企業遭遇停產危機,加之受產業的結構調整轉型和用工荒等因素影響,一時間回款困難,訂單稀少,而此時的興城因自有品牌絕境逢生,變被動為主動,收獲了大量訂單。
嘗到自有品牌甜頭后,興城泳裝開始強化品牌建設。為了向國際品牌看齊,不少興城本地泳裝企業通過并購海外品牌,提高研發能力以及知名度。
德容制衣有限公司、斯達威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共同出資480萬美元,成功并購美國英蓋爾公司;久隆泳裝出資300萬美元并購韓國銀和榮株式會社,隨后又并購了美國先驅服裝設計公司;興城天誠泳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并購東莞市華黛思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獲得華黛思品牌設計、生產經銷權及服裝面料研發設計、服裝設計、品牌運營與推廣……
自此,興城泳裝名聲打造,一度被授予“中國泳裝名城”稱號。
僅在當時,該市泳裝生產企業350余家,年產量1.5億件套,占全國總產量的38.7%,年產值50億元,出口創匯1億美元,就業5萬多人。
隨后,電商崛起,善于抓住機會的興城人很快投身到電商的懷抱。截至2018年底,興城的泳裝網店達到4萬多家,全國泳裝電商銷售中的80%在興城出貨,而當地第一家試水電商的“小桃泳衣”也實現近4億的年銷售額。
同時,跨境電商風口下,一批興城泳裝企業帶著自己的品牌出海,但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的差異,明顯讓興城人再遇難關。
03 跨境出海,搶占全球25%的泳裝市場
對于出海品牌來說,幾乎無一例外都要面對消費者傾向差異、如何進軍海外市場,以及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定位等問題。而水土不服,足以讓不少品牌死于出海。
早在2014年年底,興城就誕生了東北首個跨境電商平臺,與此同時,其建在美國、俄羅斯等地的近20個海外倉相繼投入使用,出海之心已暴露無疑。但不可忽視的是,興城泳裝出海,將面臨多數出海品牌存在的出海難題。
關關難過關關過,幸運的是,在泳裝出海領域,已經有CUPSHE這樣的先行者。
作為海外備受歡迎的泳裝品牌,CUPSHE僅靠一件泳裝,就暢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位居北美線上泳裝銷量第一,年銷1.5億,在亞馬遜好評率超97%。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高逼格的品牌在創立之初的合作廠商就出自興城,目前仍有非常多的貨品在興城生產。
從泳裝出海來看,CUPSHE無疑是興城泳裝出海標桿。但CUPSHE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穩扎穩打步步前行的結果。
和多數跨境賣家過度依賴亞馬遜不同,CUPSHE從一開始就兩條腿走路,在進駐亞馬遜平臺的同時,穩固搭建獨立站,掌握主動權。如今,CUPSHE營收收入70%來自獨立站,僅30%來自亞馬遜。
同時,CUPSHE還因地制宜解決國內外市場不同的問題。消費者體型、型號不同,幾乎是所有進軍海外服裝品牌會遇到的問題。為了切身了解海外市場需求,不僅CUPSHE的創始人趙黎明長期居住在美國,CUPSHE的品牌設計團隊也是常駐美國,以便及時捕捉美國流行趨勢。
以泳裝尺碼和設計來看,CUPSHE不僅服裝尺碼從XS到XXL應有盡有,就連模特的身材和膚色也各有特色,幾乎覆蓋所有消費人群。
除此之外,品牌營銷在CUPSHE成長道路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CUPSHE堅守全社媒渠道覆蓋策略,Similar Web數據顯示,CUPSHE官網主要的流量來自于Meta系的Facebook和Instagram,其余來自YouTube、Pinterest、Reddit和LinkedIn,不僅在平臺推廣時重視發揮KOL作用,還舉辦各種標簽賽吸引用戶參與跟隨。
放到今天來看,CUPSHE在泳裝出海領域已然成了引路人,相信在興城泳裝出海的品牌中,遲早會出現下一個CUPSHE。
參考資料:
《本土品牌的國際化變身——來自興城泳裝產業的報道(八)》
《北美銷量第一的泳裝品牌是這樣煉成的!》
《靠一件泳衣,CUPSHE產品暢銷40多個國家》
《中國”泳裝之鄉”如何走出外貿工廠的桎梏?》
《一個東北小城的夏天:“比基尼之都”遭遇的危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