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買車家
即便已退市4年之久,鈴木依舊是很多老司機心頭的一顆“朱砂痣”。
這家以提供技術的方式進入國內市場的日系車企,在數十年的時間里為我們貢獻了很多經典車型,奧拓、北斗星、雨燕這些熱銷小車,在當年那個物質嚴重匱乏的年代,不僅帶來了“省油耐造可靠”的出行體驗,也讓很多人享受到小車特有的駕享樂趣。憑此,鈴木在2011年國內銷量就達到了22萬輛,能在消費能力底下的市場環境中取得這份成績單,確實很厲害。
可惜隨著市場消費升級,國內消費者以大為美的汽車觀念,和鈴木堅持的“小車戰略”相背而行。小車經濟實惠的光環,也逐漸被大空間長軸距的大型汽車取代。2003年市場占比約有35%的小型車,到了2018年市場占比已不足6%。面對小型車市場的不斷萎縮,不肯向市場趨勢妥協的鈴木,毅然決然地選擇退出中國市場:2018年6月,以1元價格轉讓長安鈴木股權。
雖然放棄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讓鈴木難免多了些凄涼感,但這并不代表鈴木過得不好,恰恰相反,如今的鈴木在全球市場混得可謂是風生水起。2021年全球累計賣出276.38萬輛汽車,排名全球第九;2021日本本土汽車銷榜上,鈴木排名第二僅次于豐田;2021年在印度市場以壓倒性銷量優勢高居領跑位置。
然而滋潤之余,鈴木對放棄中國市場難免會有些許遺憾。而國內油價的節節高,也讓人們再次念起以經濟省油聞名的鈴木汽車。在這種郎有情妾有意的微妙時刻,一個鈴木全新車型的外觀專利申請信息,引起了人們的無限遐想,難道這是要重回中國市場的節奏?
鈴木這次在國內申報的車型,是全新S-CROSS,可以看做是SX4 S-CORSS(曾于2013年引入國內投產,中文名鋒馭)的繼任車型。雖然定位是緊湊型SUV,但長度4300mm、軸距2600mm的尺寸,在國內依舊屬于小型SUV的范疇。據悉該車在去年已經正式發布,由匈牙利子公司Magyar Suzuki生產。
從曝出的專利圖來看,該車造型設計和國內的豐田卡羅拉銳放、鋒蘭達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和上一代偏家用內斂的風格相比,全新S-CROSS更顯年輕化和硬派氣息。多邊形進氣格柵內部的LOGO和通過鍍鉻飾條與兩側大燈組相連接。車側的跨界車造型以及豐富的配色選擇,比較符合當下年輕消費者多元化的購車需求。
從海外版車型官圖中可以了解到,內飾雖然依舊主打實用性,但和之前相比要多了幾分精致感。全新三幅式方向盤+9英寸懸浮式中控屏和豐富的物理按鍵,或許是為了控制成本,座椅采用的還是織物材質。
海外版S-CROSS采用的是1.4T+48V輕混,可提供96千瓦功率和235牛·米扭矩,匹配6速手動和6速自動變速箱。考慮到鈴木與豐田簽署的合作協議中,有一項是豐田向鈴木提供THS混動系統技術,所以未來若是全新S-CROSS進入過市場,或將搭載該混動系統,以達到更出色的燃油經濟性。
汽車圈的潮流是一個循環,造型設計如此,人們對車輛的選擇也如此。當停車難、油耗高等用車問題頻頻不斷時,人們就開始回過頭關注小巧靈活低油耗的微小型車。雖然在電氣化浪潮的侵襲下,微小型電動在國內市場如日中天。但出于對電動車型認可度,以及對車輛續航力的焦慮,依舊有很多人愿意選擇將備選車型投給傳統燃油小型車,畢竟單保值率這一項,指導價7.9萬元的15款雨燕,現在二手市場還能賣4.8萬元左右,而同期的電動車型呢?
鈴木雖然由于沒能搞懂國內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最終遺憾退場。但其技術和質量在國內市場經過數十年的實踐,早已贏得足夠的市場口碑。有市場基礎做鋪墊的鈴木,只要在重回國內市場時保持初心,或許會出現一呼百應的現象。
至于鈴木若是重回中國市場,是否會繼續選擇合資,我覺得這已經不再是唯一選項。無論是昌河亦或是長安,其實在某種意義上都限制了鈴木的發展。還不如像特斯拉、起亞那樣玩獨資,不僅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在產品布局規劃和引進換代上,也可以保持小步快跑的節奏。
特斯拉的到來,成為攪動高端電動市場的大鯰魚。如今宏光MINI EV將小型車市場帶到聚光燈下,鈴木會選擇做低端市場的鯰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