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菁華
中國首個電子束處理城鎮污水示范項目落地。
6月15日,界面新聞從中廣核核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技,000881.SZ)獲悉,該公司中標成都市溫江區中國首個電子束處理城鎮污水示范項目。
該項目由中廣核技下屬中廣核達勝科技有限公司承建,采用的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由中廣核技和清華大學聯合研發。
中廣核技成立于2011年,2017年2月借殼上市,是中國廣核集團旗下的非動力核技術應用平臺,主營加速器與輻照、核環保、新材料和醫療健康四大板塊業務。

電子在電場中會受力而得到加速、提高能量,產生電子束。它是核工業領域的“黑科技”,是一項節能、高效、環保、安全的環境污染治理技術,2017年曾上榜《時代周報》發布的中國十大“黑科技”成就。
市政城鎮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固體懸浮物、可化學及生物降解的溶解性或膠態分散有機物、含氮化合物、磷酸鹽、鉀鈉及重金屬離子、菌類生物群等,若未有效處理就排入天然水體,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及毒性積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
上述項目利用電子加速器產生的高能電子束瞬間照射污水,使污水中的水分子分解生成的強氧化物質與各類有機污染物發生作用,實現氧化分解和消毒滅菌。
污水經過電子束深度處理后,可大幅去除化學需氧量(COD),同時促進有機磷與有機氮的轉化,從而實現水質達標排放。
與傳統處理手段相比,該技術具有的優勢包括適應面廣、反應速度快、降解能力強、處理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
此外,電子束還可降解工業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應用于特殊有害物質(如抗生素廢水、菌渣、醫療廢水廢物)的無害化處理,且能夠殺滅廢水中的新冠病毒、腸道病毒、大腸桿菌、肝炎病毒等致病生物,以及應用于食品保鮮領域。
目前,中廣核技的電子束技術在印染廢水、抗生素菌渣、醫療廢水處理領域的示范項目已建成投產;正在建設制藥廢水、危廢液、化工園區污水、醫療固廢、垃圾滲濾液全量化處理等項目。
2017年3月,中廣核技聯合清華大學在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啟動了中國第一座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中試規模的示范工程。
2020年6月,該公司承建的全球最大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項目在江門市投運,日處理廢水量三萬噸,電子束治污技術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
2021年3月,湖北省漢川市劉家隔鎮的中廣核醫療廢物輻照應急處理項目正式開工建設,中廣核技的電子束治污技術從廢水處理領域向固廢處理領域拓展。
2022年3月,中廣核技全國首個電子束處理化工園區廢水示范項目在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開工建設。
2022年5月,中廣核技宣布,其電子束殺滅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方法及裝置通過專家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