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城事 西部菌
低碳時代呼嘯而來,新能源動力電池毫無疑問已經成為當下全球競爭最激烈的新興產業之一。不僅各大上下游企業摩拳擦掌,各地的產業爭奪戰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這其中,作為全國礦石鋰資源最豐富的省份,四川正在加速崛起為全國鋰電產業的高地。
典型如宜賓,在“寧王”的加持下,各路上下游企業加速聚集,打造“世界鋰電之都”的雄心勢不可擋。
但,鋰電產業版圖的塑造,還遠未結束。萬億鋰電產業的“四川戰事”,激戰正酣。
01
最近,四川多個地方先后拿下了一批重量級的鋰電關聯產業項目。
首先是達州。
6月10日,達州市人民政府與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簽署蜂巢能源達州鋰電零碳產業園項目協議,計劃總投資170億元,在達州高新區建設磷酸鐵鋰和無鈷正極材料生產線、磷酸鐵鋰前驅體和電解液生產線,及電池回收拆解生產線和相關配套設施,打造以電池為核心載體,上下游發展鋰電材料、鋰電終端的閉環產業鏈和生態產業園,也是蜂巢能源首個鋰電零碳產業園。
這是繼成都、遂寧后,蜂巢能源在四川的再次落子。
緊接著,6月13日,蜂巢能源又與四川省新能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簽署合作協議,宣布將組建合資公司,共同在德陽-阿壩生態經濟產業園投資建設3萬噸/年鋰鹽項目,以加快在四川的鋰電產業布局。
同一天,內江市制造業招商引資集中攻堅行動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暨內江市外來投資企業協會揭牌儀式舉行。活動共簽約項目50個,其中就包括湖北融通(內江)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
上個月,天奈科技發布關于擬簽訂《項目投資協議書》暨投資設立子公司的公告。公司擬投資約30億元在成都市下轄的彭州市建設天奈科技西部基地項目,建設碳納米管及相關復合產品生產項目以及建設天奈科技成都研發中心。
再往前推,4月底,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擬與成都經開區管委會簽訂的《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億緯鋰能動力儲能電池項目,項目總投資 200億元,其中一期項目投資10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55億元。
四川的鋰電產業布局,在全國不是最早的,但目前,四川已經成為各大鋰電上下游企業的必爭之地。
尤其是在行業龍頭企業寧德時代的帶動下,鋰電項目的落子正在迎來一波高峰,各地發展鋰電產業的積極性也空前高漲。
02
根據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公布的數據,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前十大巨頭中,中國品牌多達六家。
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遠景動力、蜂巢能源。
據西部菌不完全統計,其中至少有三家在四川都有布局。
比如,寧德時代一口氣落子了宜賓、成都、眉山;
中創新航落子成都、眉山;
蜂巢能源落子成都、遂寧、達州。
此外,同樣屬于頭部企業的億緯鋰能,在成都落子了50GWh的動力儲能電池項目。
其他地方,也以不同形式切入鋰電產業賽道。
比如,就在6月1日,德陽、阿壩、四川發展三方簽合作協議,宣布在德阿產業園建設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
今年3月,德阿產業園還舉行了德陽川發龍蟒鋰電新能源材料基地項目開工儀式,該項目總投資120億元,創下德陽單個項目投資新高。
雅安,要建百億鋰電負極材料產業園區。
自貢,在今年一季度,成功招來總投資16億元的長盈精密輕量化材料及精密結構件生產基地、總投資10億元的江蘇天鈞動力電池包精密結構件生產基地等鋰電新能源產業項目。
并明確表示,“要搶抓寧德時代等一批鋰電企業入川帶來的投資風口”。
綿陽,則借助長虹搭上鋰電產業快車。去年10月,長虹能源綿陽鋰電項目正式投產。
此外,南充、涼山、廣安等地,在鋰電產業上也均有所涉足。
當然,上述每個地方發展鋰電產業的側重點和分工有所不同。如一些是專注電池成品的生產制造,一些則是瞄準上游材料的加工。
如有統計顯示,作為鋰電池構成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的正極材料產能居全國第二,僅次于江蘇。
03
橫向比較來看,目前占據四川鋰電產業版圖中心的,應該主要就是四個城市:宜賓、成都、遂寧、眉山。
其中,宜賓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目前,宜賓以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項目為圓點,先后引進落地動力電池及配套項目51個、總投資1177億元,全部達產后年產值超過3000億元以上。
按規劃,未來五年宜賓將打造以整車和新能源汽車“三電”為核心,以關鍵汽車零部件、鋰電材料、智能網聯系統為支撐的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鏈體系,加快建成“整車產銷50萬輛、動力電池產銷200GWh,產值規模4000億元”的全國重要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基地、全球有影響的動力電池產業基地和“動力電池之都”。
200GWh是什么概念呢?可作為參考的是,2021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總產量僅有324GWh。
并且,宜賓還被國家工信部確定為全國11個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之一,也是四川省唯一試點城市。
擁有鋰電上游龍頭企業天齊鋰業的遂寧,在發展鋰電產業上的野心也不可小覷。
制圖:雨前顧問(不完全統計)
日前,遂寧鋰電產業被列入四川省首批特色優勢產業試點名單,并且也公開喊出建設“世界鋰都”的口號,提出力爭到2025年,全市鋰電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
頗為巧合的是,眉山也明確了“打造鋰電千億產業”的目標。目前,眉山已招引鋰電產業項目43個,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不過,與宜賓主要聚焦鋰電池制造不同,遂寧和眉山的鋰電產業更偏向于上游的材料生產。這算得上是一種差異化競爭。
成都,則先后引入中航鋰電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蜂巢能源動力電池制造基地及西南研發基地、億緯鋰能動力儲能電池等鋰電產業項目。
此外,隨著這次蜂巢能源鋰電零碳產業園項目落子,加上此前就已有贛鋒鋰業和正威國際布局,鋰鉀資源儲量豐富的達州,也是四川鋰電產業版圖上不可忽視的一極。
04
很多人可能會問,四川憑什么能在鋰電這個全球新興產業方面脫穎而出?
原因并不復雜。
首先是,“家里有礦”。
數據顯示,四川已探明的鋰礦資源占世界鋰礦資源的6.1%、全國的57%,居全國之首。
其次,上下游產業鏈相對較完善。
目前,四川在鋰鹽材料環節,擁有天齊鋰業、天宜鋰業、致遠鋰業、盛新鋰能等企業。
在正極材料及前驅體環節,擁有巴莫科技、宜賓鋰寶、宜賓光原、四川裕能、新鋰想、眾合新能源、浩普瑞新能源等企業。
再者,水電豐富,擁有高性價比的電力優勢。
眾所周知,四川是全國水力發電量最多的省份,而鋰電這樣的大材料工業恰恰是“高電力需求”產業。
據高工鋰電統計,目前四川省重點城市在大工業用電、工業水價、工業起價等方面均給出了相當大的優惠力度。
其中大工業用電最優惠電價達到0.35元/度,相比于東部沿海城市0.6-0.7元/度的工業用電價格幾乎便宜了50%。
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整個成渝地區的整車產能達600萬輛/每年,本身是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聚集區。也就是說,動力鋰電池的應用前景廣泛——既靠近資源,也靠近市場。
當然,天時、地利之外,“人和”也很重要。對于這個全新的萬億級產業,四川各地在招商引資上也是卯足了勁。
05
成為鋰電產業的發展高地,并且省內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這對于四川又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西部菌認為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作為內陸省份,能夠搶占某個產業的的制高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鋰電產業上,四川基于多個方面的優勢,正在展現出這種潛力。這對于帶動整個四川的產業升級尤其是工業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則是推動區域格局的優化。
可以很明顯看到,在四川的鋰電產業版圖中,成都不再是絕對的C位,這在很多領域來看都是比較罕見的。而這,恰恰有利于推動各區域的協調發展。
當然,對成都而言,這也未嘗不是好事。一方面,成都作為四川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本身仍是鋰電產業的最大應用市場;
另一方面,有更多的兄弟城市能夠強起來,成都的“強省會”含金量和底氣也會更足。
其三,副中心之爭產生新的變數。
候選的四川七大經濟副中心城市——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南充、達州,幾乎都或多或少涉足了鋰電產業。但各城市間的產業發展水平和規模相差懸殊。
其中,最突出的只有宜賓、達州。這無疑給副中心之爭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
區域經濟之爭,說到底是產業的競爭,而鋰電產業可以看作是為四川經濟副中心之爭放入了一條鯰魚,添加了新的增量因素。到底誰能成為最終的勝者,懸念再起。
所以,鋰電產業的“四川戰事”,既是各大企業之戰,也是區域內各個城市之戰。
參考資料:
得算多戰略新興產業研究 2021年鋰電池正極材料產能各省市、地級市分布與排名
經濟日報 鋰電產業競速加劇,為何四川脫穎而出?
高工鋰電 寧德時代340億“重兵”四川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