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奇銳
編輯 | 樓婍沁
二手交易需求快速上升往往是基于一手市場的繁榮。貝恩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增長36%至4710億元,相較2019年的2340億元翻倍。也是在這三年內,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爆發式增長,包大師、只二和胖虎等交易平臺累計獲得融資超過億元。
奢侈品的影響力使其成為二手服飾市場明星品類,但消費者喜好更為寬泛。伴隨過去幾年間中國本土品牌集體轉型,諸如服飾類的鄂爾多斯、之禾,以及珠寶類的老廟黃金,熱度在二手市場逐漸提升。
根據二手時尚交易平臺紅布林發布的《2021下半年二手時尚消費榜》,國貨消費成為新的熱潮。
“用戶最愛國貨品牌Top 10”榜單中,鄂爾多斯、Mo&Co.和老廟黃金是前三名,其它入圍的還有Jorya、之禾、周大福、JNBY和Commom Moi。在“最熱的中國設計師品牌”榜單中,YVMIN、OOAK和Short Sentence上榜。
“國貨設計品質的提升和國家文化的發展是推動人們增加國貨服飾消費的原因。”紅布林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架構師龐博接受界面時尚采訪時表示,“近兩年疫情影響則讓社會消費更為謹慎,加之奢侈品牌也在漲價,二手國貨品牌的性價比優勢在這個時候更為明顯。”
龐博也提到,相較于奢侈品牌,國貨品牌在紅布林的占比不算高,均價多在1000元上下。從消費者畫像上看,90后是購買二手國貨品牌的主力。伴隨越來越多年輕人關注二手服飾市場,該趨勢總體上呈現逐漸增長的狀態。
但并非所有二手服飾交易平臺都會對該趨勢予以重視。除了閑魚和轉轉等綜合性平臺,當前市場上包括紅布林在內的二手服飾平臺仍多以奢侈品交易為導向。
在紅布林,消費者青睞的國貨品牌也多定位中高端。鄂爾多斯和之禾天貓旗艦店中不乏原價5000元以上的羊毛大衣;周大福和老廟黃金雖有入門級產品,但貴金屬和珠寶制品本身定價就較一般服裝產品要高。
讓二手服飾平臺對國貨品牌猶豫的原因還在于其類型多樣,這也意味著難有統一鑒定和定價標準。
在紅布林,鑒定人員會通過完善品牌庫來積累鑒定特征。在價格上,紅布林會通過算法等途徑,在過往記錄里尋找是否曾售賣過同品牌商品,以此作為比對進行定價。若無法找到,則選擇具有相同屬性的產品來確定價值。
有二手服飾行業從業者向界面時尚透露,鑒定通常只對高定位品牌有意義。高定位品牌注重做工, 產量規模較平價品牌要小,消費者更關注貴價產品的真偽,而二手平臺則更容易習得和積累鑒定特征。
對于平價品牌而言,由于其生產線鋪設范圍廣且產量大,即使采集到了相同款式的產品特征,但可能會因為產地不同,而導致出廠質量不一樣,品牌方也難有統一鑒定標準。許多平價品牌的二手售價已經百元上下,扣除常規的物流審核清洗費用后,再投入高昂的成本鉆研差異極大的出廠標準的可能性較小,盈利空間也不大。
但這并不等否定平價服飾在二手市場的潛力。以二手書籍交易起家的多抓魚在進入二手服裝領域時,便專門開辟了平價服飾品類。
多抓魚二手服裝業務負責人李嬋告訴界面時尚,當前多抓魚銷售較好的國貨品牌中,即有Boise這種獲得多輪融資并已經向線下擴張的新興品牌,也有不少是只專注于線上的淘寶iFashion品牌。
多抓魚收錄淘寶iFashion品牌起始用戶調研。李嬋表示,部分用戶會將不需要的衣服寄到多抓魚倉庫,審核人員對服飾質量和品牌運營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后,會將表現較好的品牌收錄到品牌庫。
“平價品牌的消費者很多時候并不是沖著牌子來的,通常是是在逛的時候發現衣服好看并且便宜,之后會去官網或天貓進一步探索。”李嬋說道,“但高端品牌的二手銷售就很依賴用戶之前對品牌的認知。高端品牌二手售價也并不便宜,如果消費者之前不認識,可能就會選擇略過。”
在高端領域,多抓魚銷售諸如之禾、Uma Wang和SHUSHU/TONG這樣的本土高端品牌。銷售較好的高端品牌是SHUSHU/TONG和Uma Wang這樣更具特色的設計師品牌。像鄂爾多斯和之禾,盡管同樣采用高級面料和工藝,但沉穩保守的風格和多抓魚整體偏年輕的消費群體不算契合,銷售表現一般。
未來紅布林和多抓魚都有計劃進一步增加對本土品牌的關注,二者均強調要對品牌庫進行擴容。
目前紅布林上線了專門的國貨品牌頁面,在App內進行針對性營銷。
多抓魚繼續走高端和平價品牌并行的路線。李嬋認為,消費者已經通過網購培養起對淘品牌的信心,并且不少淘品牌設計更為大膽,質量也不輸國際品牌,淘品牌服飾在二手市場仍有較高的潛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