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九局
引言:
眾所周知,在北京時間6月7日凌晨1點的WWDC22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大秀了一波CarPlay戰績。在以往蘋果發布會上始終充當配角的CarPlay在這次WWDC大會上卻被大秀了一波肌肉,結合各大科技巨頭紛紛下廠造車的行業背景,不由引發廣大網友猜測蘋果是否也開始布控智能汽車市場。
僅靠CarPlay蘋果何以站穩智能汽車市場?
細心的網友可能會問,僅僅靠CarPlay蘋果何以能在智能汽車市場乃至是無人駕駛市場立足?其實在這次WWDC大會上公布的全新CarPlay大家都看到了這儼然就是一個完整的外接智能座艙,它不僅完全打破了手機顯示與不同汽車中控屏之間的適配問題,蘋果官方表示只要升級了iOS16無論是什么屏幕我們的CarPlay都可以適配,而且作為一個外部系統居然可以介入汽車的相關數據并實現對汽車的控制。比如你完全可以通過你的蘋果手機看到當前車輛的油耗、油量、轉速等,甚至在你的蘋果手機上完全可以實現調控空調溫度以及座椅加熱,也就是說即使你的車沒有搭載智能按鍵,只要你的車支持CarPlay并擁有一臺搭載iOS16的蘋果手機也完全可以實現汽車的智能操控。
軟件實力的加持再加上強大的iPhone用戶群體對蘋果生態的認同感,顯然是蘋果進軍智能汽車行業的壁壘。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iPhone活躍用戶已超10億人,而且呈現出一種不斷上升的趨勢,另外一組數據顯示在2021年蘋果手機的出貨量占了全球份額的22%左右。在這樣龐大的用戶群體以及高用戶粘度之下,筆者猜測CarPlay或許只是進軍智能汽車市場甚至是無人駕駛的敲門磚而已。
國外盛放,國內卻遇滑鐵盧
而在這次WWDC大會上,蘋果不僅展示了CarPlay的市場占有率(美國 98% 的車都可以使用 CarPlay,79% 的美國消費者表示自己只會買支持 CarPlay 的汽車),后來又拋出包括奧迪、路虎、保時捷、奔馳、英菲尼迪等14家車企的合作名單,而明眼的網友發現數據的基礎都基于美國的用戶群體,而合作車企也都是國外的企業,并未看到國產車企的參與。
我們不難知道,對于可以支持CarPlay的車型而言,當車企選擇了CarPlay,就意味著需要授權給蘋果相關的數據端口作為CarPlay相關功能的接入,那么蘋果便可以直接獲得一手的用戶原始數據,但對于車企而言將失去數據的主導權,車企想要獲得用戶數據則需要通過蘋果才可以獲得。
雖然面臨數據主導權的缺失,但依然會有不少國外的車企選擇CarPlay,這是為什么?筆者了解到,對于車企而言要設計一套車機系統可不只是嘴上功夫,不僅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還要get各種用戶的需求痛點, 需要用戶去適應和了解新研發的車機系統,那么對于部分用戶來說反而增加了用戶的使用負擔。正如“79%的美國用戶表示只會買支持CarPlay的車”因為他們長期使用的系統便是IOS系,一旦給他們一個新的系統他們就需要花時間去適應和習慣,但如果他們使用CarPlay的時候就完全可以將自己的用機習慣很順滑的遷移到車上,隨時就可以打開自己想用應用。相信不少網友也遇到過長期使用安卓機或者Windows系統的筆記本,突然換成蘋果產品時他突然不知道快捷鍵怎么用了,甚至簡單的關閉窗口都不會的情況吧。
雖然對于大部分IOS用戶來說,通過CarPlay便可以實現對汽車的控制,且不需要額外的學習成本非常方便,但在國內,CarPlay卻遭遇了滑鐵盧,似乎變的有些水土不服了。其實這并不難理解,畢竟國內的眾多車企都在開發自己的車機系統,且呈現出一種車機系統百花齊放的狀態,最重要的是國內的車企一定不會想把自己的“大腦”交給蘋果來主宰,以免授人以柄像華為那樣受到制裁。其次國內安卓用戶占比要遠高于IOS用戶,有數據顯示,在中國市場安卓設備份額占有率突破了80%,而蘋果手機的份額的占有率僅不到20%,這也為國內基于安卓系統開發的車機系統的蓬勃發展提供了龐大的用戶群基礎。而且在國內基于安卓系統開發的外接車載系統有百度的Carlife還有華為的hicar,這無疑稀釋掉了CarPlay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CarPlay是蘋果造車的終點還是起點?
所以如果全新CarPlay只做為一個外接車載系統,那蘋果的這次布局則略顯眼光短淺了。
在今年的蘋果Q1的財報顯示,總營收972.78億美元,同比增長9%,高于市場預期的938.9億美元;凈利潤錄得250.1億美元,同比增長6%。但在這樣可觀的財政收入面前蘋果也同樣面臨著供應鏈危機造成的硬件產品產能下滑,以及軟件服務端營收和利潤增速的下滑問題。而談及當下最火的智能汽車乃至無人駕駛,僅靠車企的自有技術是遠遠實現的,還需要科技企業的賦能,而作為硬件和軟件都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蘋果又怎么能放棄如此龐大的市場呢。所以筆者猜測全新一代CarPlay的誕生正是蘋果進軍智能汽車以及無人駕駛市場的開端。
在上邊就說過,全新一代的CarPlay不僅可以實現基礎的導航以及相關手機軟件在中控屏上的使用,而且還實現了對于脈速表、空調、座椅加熱等汽車功能的控制,而如果CarPlay再進一步的發展后能提供更多智能化的服務,那么在和車企的合作過程中不需要車企的數據共享,只需要將汽車與一臺支持CarPlay的蘋果手機相連就可以獲得一手的用戶數據,這像不像蘋果在為自己的智能汽車以及無人駕駛提前做眾測。
何小鵬也曾在自己的微博中表示“CarPlay只不過是在為蘋果汽車打前戰”。
雖然目前CarPlay還只是作為外接的車載系統與車企合作,還沒有實現像鴻蒙智能座艙那樣實現更多生態之間的互聯,也還沒有實現對汽車相關安全性能的智能化接入,但作為用戶好感度極高的蘋果,智能座艙也只是蘋果布控汽車行業的進階產物,而既需要高集成硬件以及革命級軟件無人駕駛才是蘋果布控汽車行業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