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品牌數讀
水果口味的電子煙彈還在最后掙扎。
6月8日,FLOW福祿發布公告稱,將于2022年7月1日起在中國市場正式停產水果及所有非煙草風味煙彈產品。
而這也是大多數電子煙品牌近期的宿命。3月中旬公布的《電子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給除煙草口味外的煙彈下了最后通牒,“不應使產品特征風味呈現除煙草外的其他風味”,5月1日生效。4月中旬,《電子煙強制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將管理辦法進行了細化,將于10月1日正式實施。
“霧化物應含有煙堿”宣告零尼古丁產品不可行,國標明確列舉了101種可添加物,之后所有添加成分只能從名單中排列組合。更重要的是,國標生效前的過渡期內,現有電子煙生產經營主體可繼續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也就是說,非煙草口味的電子煙又續了5個月的緩刑期。
這讓品牌方松了口氣,這次緩刑,足夠讓他們銷掉手里的庫存、研發符合國標的新口味,以及為門店申請專賣許可證預留了時間。在封控期的上海也不例外,電子煙一躍成為新的一般等價物,并躋身團長的團購列表中。
只是,擺在電子煙面前的問題仍舊棘手,頭部企業姑且可以通過已有的頭部效應期,待國標生效后觸底反彈。但已公布的許可證數量遠不足以覆蓋線下所有的銷售點,或許也會讓不少電子煙品牌消失在大眾視野中。
喘息的機會
4月13日國標發布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有關部門就公眾關注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解答,其中提到,9月30日之前為過渡期,期內現有電子煙生產經營主體可繼續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6月1日上海復工的第一天,品牌數讀辦公樓附近的悅刻、YOOZ柚子門店已恢復營業。雖然有3個月左右的空窗期,庫存煙彈的口味仍然齊全。
從銷售人員處了解到,現階段的產品大多是存貨,保質期至2023年,尚且能夠在過期之前出售出去。售價與疫情之前無異,只不過沒有了疫情前的折扣。至于今后何時會補貨,多位銷售人員表示,其他口味的庫存銷售完畢之后就沒有貨了,品牌也不會再生產。
電子煙品牌SOSO聯合創始人高小波也印證了這種說法。“現在銷售的大部分是庫存,我們在9月30日之前庫存肯定能消化完。”而在非疫情區山西的電子煙拓展鄭小鵬則表示,“某些頭部品牌的貨現在還在搶貨,庫存根本賣不到9月底,不夠賣,現在擔心(銷不完庫存)的都是小品牌”。
在上海3個月左右的封閉期內,品牌門店全部關閉,社區內的點對點銷售是品牌僅存的機會。“悅刻煙彈,跑腿當天送到,5盒起送,99一盒。手上貨多,有幾百個,四代五代都有。正品放心,可以對公付款,跑腿費均攤。”在品牌數讀所在的小區中,看到商機的銷售已經抓住了疫情的新需求。一天以后再有人問,剩下的貨已不多。
因為3月的管理辦法,除煙草口味外的煙彈被禁止生產和銷售,生產商和品牌方想要繼續銷售,則需要研發出其他口味送檢送審,通過產品技術審評,過審后可以在全國統一電子煙交易管理平臺銷貨,該平臺將于6月15日上線。不過審,則意味著無新產品可賣。
門店左右為難
銷售的主要場所門店,也成為政策監管的重要對象。
零售商、代理商和經銷商想要繼續經營,須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6月1日開放申請,9月30日之前截止,各地申請流程嚴格程度不盡相同。
國標規定,申請需要同時滿足2個條件:2021年11月10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公布前,已在市場監管部門登記注冊、未持有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已經完成電子煙生產經營主體信息申報并經核實。
國家煙草局4月15日發布的《〈電子煙管理辦法〉和〈電子煙〉國家標準等有關問題解答》,細化了申請主體資格、經營場所、經營模式其他限制,主要包括:經營場所不得位于普通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專門學校和幼兒園周圍;行政處罰相關的限制。
因此,零售商也正在加緊申請許可證。鄭小鵬的3家門店均已拿到了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
“各地的具體節奏會不太相同”,高小波說,鄭小鵬也表示,“一個地方一個政策,都是根據當地的政策走”。
自5月1日《電子煙管理辦法》生效以來,中國境內已有31個省實施并頒發了電子煙零售許可證。截至5月20日,全國除上海、山東地區,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皆公布了各個區域內的電子煙零售許可證規劃數量,總量達到48740張。
即便是發放了近5萬張許可證,也難為品牌消渴。
根據《2021電子煙產業藍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電子煙零售店數量約19萬家。按照目前的數據預估,電子煙銷售規模將下降至原先市場的四分之一。
事實上,擁有許可證的電子煙專營門店,也基本不再被允許銷售除電子煙外的其他產品,這就切斷了不少品牌做品類集合店的想法,只能成為電子煙品牌集合店。
或者因為對前景的預期,或者因為熬不下去,目前部分品牌的門店已經開始收縮。
與3月時相比,購物中心里頭部電子煙品牌的門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贏商大數據顯示,全國24城5萬方購物中心中,3個月內MOTI魔笛關店51家,差不多關閉了七分之一的購物中心門店,RELX悅刻關閉了45家緊隨其后。
可以預見,接下來會有更多的門店關閉。
成為供應鏈生意
電子煙行業井噴式發展的幾年,行業監管就像斷頭臺高懸,任何風吹草動都直接作用于品牌業績上。
5月20日,悅刻公布了2022年一季報:營收為17.14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8.5%;毛利潤為6.57億元,同比減少7.7%至38.3%。據其2021年1月22日上市以來的最高點,已慘烈跌去97.36%,市值縮水逾500億美元。針對營收毛利的下滑,悅刻解釋稱,新冠肺炎疫情對深圳工廠的生產和運輸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有觀點認為,廣東的封控政策所導致的供應中斷主要集中于第一季度,但由于品牌運營商主動削減舊訂單產品,預計第三季度的銷售表現減弱,而第二季度內銷較第一季度表現強勁。
但是監管之下,研發符合國標新口味的投入將會進一步蠶食品牌的毛利,產品的市場接受度也難以預判。據業內人士透露,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一家品牌通過。SOSO正在準備為新推出的2款產品共10個口味遞交申請。
但原本手握產品和門店的品牌現在兩頭受阻,生產商和品牌方需要新口味的產品才能進入電子煙交易平臺,代理商、經銷商和零售商需要專賣許可證才能售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電子煙變成了一場“供應鏈生意”。
因此,品牌也在尋求海外的機會。長江證券顯示,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監管相對偏松,且部分區域允許線上交易,成為國內品牌商出海的第一選擇。但在高小波看來,品牌出海固然是每個電子煙品牌理想的方向,但進軍國外市場,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投入,進行渠道布局和品牌宣傳,與當地品牌進行競爭并不容易。
由此可見,10月1日將要實施的國標,或許是電子煙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參考文章:
1、DoNews:“躺平”的霧芯科技,疫情是理由還是借口?
2、霧化派:當頭一棒!電子煙牌照具有稀缺性,趁早另謀出路?
3、每日財經新聞:調味電子煙的最后6個月:煙民囤貨,商家關店,品牌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