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上月,美國總統拜登對亞洲進行首次任內訪問并在日本召開了“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當時,積極推動美國“印太戰略”的日本政府明確要增強日本的防衛能力,與各國構建“自由開放的印太”。
6月10日,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安全對話會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重申這一主題。
他宣布日本將在五年內從根本上強化防衛力,并將在明年制定出“自由開放印太和平計劃”,為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國家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
本周,日本內閣批準了經濟財政管理改革方案,目標將日本國防預算比重提高到占GDP的2%。這一比例將與北約看齊。日本官員透露,岸田文雄還可能參加本月底在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
據日經社和《日本時報》6月10日報道,在當天香格里拉安全對話會的主旨演講中,岸田文雄首次提出由“五大支柱”構成的“岸田和平愿景”。
這五大支柱分別為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加強日本防衛能力,增強日美同盟并加強與“志同道合”國家的安全合作;推動實現無核武器世界;改革聯合國安理會;加強與其他國家在經濟安全等新領域的合作。“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說法由美國最先提出。
岸田特別提到了俄烏沖突,聲稱“烏克蘭的今天就可能是東亞的明天”。他稱自己將尋求對話而非對抗來構建穩定的國際秩序,但同時日本也必須為遭受武力威脅做準備。
岸田承諾將在未來五年“從根本上”加強日本的防衛能力,大幅提高日本的國防預算。在提高防衛能力上,他稱日本不排除任何選項,包括反擊能力。
在加強與其他國家合作上,岸田稱日本將通過Quad機制和國際機構框架,加強對地區國家的支持。他計劃最晚在明年春季推出“自由開放印太和平計劃”,以維持“印太”海洋秩序。
根據該計劃,未來三年,日本將為至少20個國家提供價值20億美元的支持,協助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國家增強海上執法能力、提供巡邏船只、為至少800名海上安全執法人員提供培訓,并與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多國就防務設備和技術轉移簽訂協議。
岸田還呼吁在未來五年內加強與東南亞國家在經濟安全等新領域的合作。美國此前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日本希望與東南亞國家合作發展新供應鏈。
在香格里拉對話會開幕式后接受提問時,岸田也表示中日關系非常重要,對地區和全球都有重要影響。他稱中日是鄰國,日本愿與中國構建建設性的、穩定的中日關系。
日本已經連續10年增加國防預算,目前國防預算在GDP的占比約為1%。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統計顯示,2021年,日本的軍費開支預計達到541億美元的新高,在全球排名第九位。
本周二,日本內閣批準了經濟財政管理改革方案,方案承諾將在未來五年內大幅提高國防預算。雖然沒有列出具體金額,但該方案目標將日本的國防預算提高到占GDP的2%,也正是北約成員國的標準線。
日本官員透露,岸田文雄還可能前往西班牙,參加6月29日在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如果屬實,這將是日本領導人首次參加北約峰會。
今年以來,日本已經與多國簽署協議加強軍事合作。
1月,日本與澳大利亞簽署《互惠準入協定》,簡化兩國部隊聯合訓練時攜帶武器入境的手續,方便兩國展開安全合作。
5月,日本與英國也簽署《互惠準入協定》,便于兩國舉行聯合軍事訓練和演習。英國也是繼美國、澳大利亞之后,第三個與日本簽署類似協議的國家。
除了積極推行美國的“印太戰略”外,岸田政府在提高日本軍力上進行的一系列大動作也是在踐行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心愿。
在擔任首相前,與安倍隸屬自民黨不同派系的岸田文雄被視為鴿派代表。但岸田能當選自民黨總裁,得到了安倍和安倍所在的自民黨第一大派系細田派的支持。岸田內閣中的關鍵職務由細田派、前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所屬的麻生派等自民黨大派系占據。
去年11月,安倍出任細田派的會長,成為手握大權的“造王者”。修改日本的和平憲法、實現日本再軍事化是安倍的夙愿。
俄烏沖突爆發、德國轉變國防政策,為安倍推動再軍事化提供了絕佳契機。今年3月,岸田文雄宣布將修憲列為自民黨在今年參議院選舉中選舉綱領的重點項目。
安倍本人也向內閣喊話,要求改變日本國防預算長期只占GDP比重1%的情況。據朝日新聞報道,正是安倍和自民黨其他議員的強烈要求下,本周通過的改革方案中才會對日本提高軍費的時限做出規定。
上月底,對日美領導人宣布將推進“自由開放印太”做出回應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由于近代軍國主義侵略殖民這一歷史原因,日本的軍事安全動向一直備受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關注。
他表示,日本已連續10年增加國防預算,還動輒拿周邊鄰國說事,為擴張軍力尋找借口。日本長期存儲大量超出實際需要的敏感核材料,為享受美“核保護傘”竭力阻撓美采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近期還連續出現違背本國“無核三原則”的危險聲音,不得不讓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對日本安全政策產生強烈質疑。
汪文斌強調,日方應該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繼續在軍事安全領域謹言慎行,這才是正道,才能避免重蹈歷史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