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螢石網絡科創板首發剛剛過會沒幾天,海康威視(002415.SZ)又馬不停蹄公布了新一輪的分拆預案。
6月10日晚間,海康威視公告,董事會會議決議通過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海康機器人至創業板上市。
據介紹,海康機器人成立于2016年,注冊資本2億元,主營業務為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的硬件產品和算法軟件平臺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增值服務,為海康威視近年來內部培育的創新業務之一,也是繼螢石網絡之后第二家開啟獨立上市道路的子公司。
股權結構上,海康威視直接持有海康機器人60%的股權,是海康機器人的控股股東。最終實控人則為電科集團,其合計持有海康威視40.46%股權。
海康威視表示,通過本次分拆,公司將進一步聚焦主業,專注于物聯感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的技術創新,提供軟硬融合、云邊融合、物信融合、數智融合的智能物聯系列化軟硬件產品,加強大型復雜智能物聯系統建設的全過程服務能力。
同時,海康機器人將成為公司下屬從事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業務的獨立上市平臺,并充分借力資本市場進一步加大海康機器人在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領域的研發投入,提升海康機器人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作為海康威視創新板塊之一,海康機器人近年來業務發展迅速,海康機器人發布的數據顯示,其機器視覺業務已服務全球客戶逾7000家;移動機器人業務累計服務全球客戶數超1500家,交付機器人逾3萬臺。
2021年年報顯示,在創新業務中,海康威視的機器人業務實現較大幅度增長,2021年實現營收27.62億元,同比增長103.26%,增幅顯著高于總體營收。
6月10日公告顯示,海康機器人2019年至2021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51億元,15.52億元和27.40億元,同期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3010.44萬元、8022.47萬元和4.85億元。
隨著業務擴展的加快,海康機器人近期“獨立”之路也在提速,今年1月,海康威視公告了海康機器人兩筆總計超28億元的投資建設項目。
其中11.66億元投向產品產業化基地建設,建設地在杭州市濱江區,主要用于海康機器人的辦公、研發場所及配套設施場所等。另外將投資15.34億元建設海康機器人智能制造(桐廬)基地項目,在杭州桐廬建設海康機器人的智能制造工廠。兩項資金均為海康機器人自籌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海康威視8大創新業務中,有5個收入超過10億、凈利潤為正。
其中,螢石網絡代表的智能家居業務營收達到了39.48億元,同比增長35.27%、海康機器人代表的機器人業務營收達到了27.62億元,同比增長103%。此外,熱成像業務營收達到22.14億元、同比增長6189.58%。汽車電子業務營收14.32億元,同比增長118.92%,存儲業務營收13.85億元,同比增長7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