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曾仰琳
時隔近2月,華融湘江銀行股權轉讓事宜迎新進展。
6月9日,中國華融(02799.HK)公告稱,關于該公司轉讓華融湘江銀行31.41億股股份(40.53%股權)相關事宜,公司(作為出讓方)于北金所掛牌披露期結束后,征集到一個意向受讓方,即由湖南財信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湖南財信金控”)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央匯金”)組成的聯合體。
公告顯示,2022年6月9日,中國華融與湖南財信和中央匯金簽署《金融企業非上市國有產權交易合同》,本次轉讓的總代價為119.81億元(人民幣,下同)。本次轉讓完成后,中國華融將不再擁有華融湘江銀行任何權益,且華融湘江銀行不再為該公司之附屬公司以及不再于該集團的綜合財務報表綜合入賬。
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2021年11月17日,中國華融就曾宣布,擬啟動華融湘江銀行股權轉讓項目立項,首次掛牌價格應不低于經財政部備案的資產評估結果,評估基準日確定為2021年9月30日。今年4月19日,中國華融披露,已于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發布華融湘江銀行股權轉讓信息。此次轉讓落地后,中國華融將“清倉”華融湘江銀行所有股份。
上述公告顯示,此次受讓方之一的湖南財信金控,此前已通過其附屬公司間接持有華融湘江銀行19.94%的股權。本次轉讓,湖南財信金控將受讓20.53%股權,中央匯金將受讓20%。這就意味著,轉讓完成后,湖南財信金控將持有華融湘江銀行40.47%的股權,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
官網資料顯示,湖南財信金控成立于2015年12月,是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出資,湖南省財政廳履行出資人管理職責。
湖南財信金控旗下擁有信托、證券、期貨、壽險、銀行、保險代理、地方金融資產管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區域股權交易所、產權交易所、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典當、小額貸款、融資租賃等14 張金融或類金融牌照,注冊資本140億元。
另一個受讓方中央匯金,同樣是國有獨資公司,由國家出資設立。據其官網介紹,中央匯金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總部設在北京,代表國家依法行使對國有商業銀行等重點金融企業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
2007年9月,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從中國人民銀行購買中央匯金公司的全部股權,并將上述股權作為對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公司”)出資的一部分,注入中投公司。中央匯金公司的重要股東職責由國務院行使。中央匯金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成員由國務院任命,對國務院負責。
公開資料顯示,華融湘江銀行成立于2010年10月,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引入中國華融,在重組湖南原株洲、湘潭、衡陽、岳陽市商業銀行和邵陽市城市信用社的基礎上,經原銀監會批準,依法合并新設的一家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該行當前注冊資本約為77.5億元,職工人數共4018人,法定代表人為黃衛忠。
最新業績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華融湘江銀行總資產為4259.84億元,總負債為3929.08億元。2021年,該行實現凈利潤30.75億元,同比增長7.2%;營業收入217.97億元,同比增長108.4%。
自賴小民事件后,中國華融近年來一直按監管要求,積極推進瘦身、回歸主業的進程。2021年至今,該公司開展多家金融牌照子公司股權重組或股權轉讓工作,涉及華融消費金融公司、華融信托、華融證券、華融湘江銀行、華融金融租賃、華融融達期貨等。
“經過這次重組,下一步在機構進一步清理、‘瘦身’之后,留下來的主業全部是不良資產經營主業。下一階段的(工作重心)將圍繞公司‘三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修復、主業的轉型升級。”中國華融總裁梁強此前在2021年業績會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