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信托業又有一家公司收到罰單。
6月9日,浙江銀保監局公布一份罰單,劍指坐落杭州的萬向信托。
罰單顯示,萬向信托未按照相關監管規定真實反映固有資產質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浙江銀保監局對萬向信托罰款25萬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并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特別嚴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其經營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其中第(五)項為“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
關于此次罰單和整改情況,界面新聞記者聯系萬向信托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一位信托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萬向信托被罰有可能是自營不良規模反映不準確。監管對于數據,有相對嚴格的統計口徑,自營不良資產余額包含次級、可疑和損失三類資產。
萬向信托2021年年報中披露的自營資產質量情況顯示,截至期末,信用風險資產合計50.66億元,正常類、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分別有23.14億元、5.79億元、17.66億元、3.43億元、0.64億元。

相比于期初,正常類減少了約10億元,次級類卻增加了17億元,同比增長40余倍。這也導致公司自營資產不良率高達42.90%,較期初大幅上升了約30個百分點。同時,公司2021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91億元。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2021年自營資產不良率位居前五的信托公司是安信信托、民生信托、萬向信托、華宸信托、興業信托,分別為99.07%、61.00%、42.90%、39.28%、21.63%。
中誠信托研究報告指出,2021年信托公司固有資產質量有所下降。61家信托公司固有不良資產平均9.21億元,同比增加2.92億元,固有資產平均不良率達到7.64%,同比提高0.78個百分點。固有不良資產水平的提升,增加了資產減值計提,進而對盈利水平產生一定影響。2021年,61家信托公司平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3.04億元,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達到了16.64%。共有52家信托公司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其中有12家公司計提金額超過5億元。
萬向信托成立于2012年,控股股東為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76.50%),其他股東分別為浙江煙草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4.49%)、北京中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3.96%)、巨化集團有限公司(2.86%)、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2.18%)。
2021年年報顯示,萬向信托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60億元,同比減少6.83%;凈利潤7.00億元,同比增長6.74%。
資管規模方面,管理的信托資產總規模已跌破千億,為974.65億元,同比減少9.26%。公司自營資產總計48.18億元,同比增長24.55%。
無論是信托資產還是自營資產,房地產類的投資比重都位居第一。信托資產中,房地產業有585.54億元,占比高達60.08%。
從自營資產運用來看,以債權投資為主,主要投向房地產業、工商企業、金融機構,占比分別為34.48%、21.12%、21.89%。

萬向信托的地產業務朋友圈也十分廣泛,包括奧園、佳兆業、中梁地產、恒大等等,地產公司風險高企也給萬向信托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去年12月,規模3億元的萬向信托瑞昌奧園廣場集合信托計劃宣布延期6個月,原因是受地產調控政策影響,導致項目銷售進度未達預期。
在分析公司面臨的市場風險時,萬向信托稱,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波動和疫情后的經濟復蘇是影響宏觀市場的主要因素,房地產行業的信用風險同樣對市場風險產生了波動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