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又一隱形巨頭要上市了,年入34億,創始人80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又一隱形巨頭要上市了,年入34億,創始人80后

華強北跨境“大賣”沖擊上市。

文|天下網商 葉晨

編輯|李丹超

賣數據線、充電線,能把生意做得多大?想知道這個答案,還是得把視野投向“電子制造之都”深圳。

剛剛進入6月,深交所披露信息顯示,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綠聯”)的創業板IPO申請獲得受理,擬募資15.04億元。

招股書顯示,綠聯主營3C消費電子產品(3C指電腦、通訊和消費性電子三大產品),主要涵蓋傳輸類、音視頻類、充電類、移動周邊類、存儲類五大系列。2019年至2021年,綠聯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20.45億元、27.38億元、34.46億元,凈利潤分別是2.2億元、2.87億元、2.76億元。

綠聯的規模,和其與大牌之間的綁定有關。

2014年,綠聯通過蘋果的MFi(專供iPhone、iPad、iPod等產品使用)認證,意味著其生產的蘋果相關產品達到了官方認可的技術標準;2018年,綠聯又獲得華為的授權,為其生產周邊產品。

在深圳,如綠聯一般,從代工生產成功轉入品牌創立的電子企業不勝枚舉;但是,國內專攻3C數碼配件、并做到上市的企業卻并不多見。繼2020年以銷售充電設備起家的安克創新掛牌之后,這個市場沉寂至今。

2022年已過去一半,電子制造業也面臨新的內外環境。此次綠聯沖刺上市,或將給中國3C領域再次注入一劑活力。

被“洋標準”的絕對話語權限制

2020年8月,1982年出生的“湖南仔”陽萌率領安克創新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發行初始價為66.32元/股,一天之內沖上163.41元/股,創下超600億元市值。安克創新的投石問路,成為深圳本地跨境電商、電子制造業所津津樂道的美談。

人們普遍感慨于這家公司的發展速度之快——2012年初成立,僅用8年的時間,陽萌就把充電設備賣向了全世界,并最終引資上市。

2012年3月,也就是安克創新的前身海翼電商創立3個月后,同樣是80后的張清森在深圳創立了一個名叫“綠聯”的新品牌,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0萬元,最早從事數據線、充電線的品牌化生產銷售。

“綠聯”之前,張清森的創業賽道是為外國配件廠商提供數據線的代工服務,利潤微薄、受限性大。

2010年,創業之初,他有一天收到外國客戶的郵件,對方臨時要求降價,原因是有同行報價更低。張清森后來了解到,可能是競爭對手用低質產品在做惡意競爭。可貨都生產出來了,如果客戶取消訂單,意味著流動資金換來的是一堆庫存。最終,公司被迫接受了客戶的降價訴求。

事后,張清森反思:“在這個行業,很多產品都是‘公?!瑯藴手饕蓢庵贫??!!?,各個品牌商產品除了logo不同,其他地方看起來都一樣。”

面對國外標準的“絕對話語權”,他把目光放在了國內消費者市場的開拓上。

背后的邏輯是,自2010年起,智能手機、高清電視的國內市場空間高速膨脹,行業的高速發展拉動3C配件的需求迅速起飛。

當時,生產3C配件的作坊型、小型工廠、銷售點遍布珠三角、長三角。在深圳的華強北,電腦城的配件極為豐富,然而,在大家都投身海外市場的背景下,國內的3C配件供給長期得不到保障,甚至有一部分來源于制造企業難以脫手的出口尾單。

“中國人這么多,需求總不會差的?!睆埱迳D變了思路。

2011年7月,他在公司成立了三人品牌小分隊(2012年綠聯正式成立的前身),暫時告別外貿代工,轉型國內電商領域,并啟動了綠聯數碼天貓(當時還是淘寶商城)店。

做“符合中國人喜好”的數據線

綠聯發家的切口很小,小到只是一根根常見的數據線。

2012年前后,智能手機、影音電子、辦公電腦等3C產品更加普及,能夠實現高速傳輸的數據線逐漸成為都市白領、年輕學生的剛需。

可是,彼時的中國消費者在市場上普遍只能買到1.8米的數據線,不乏有購買者咨詢客服,“為什么呢?”

為了看到初期客戶的需求和公司的不足,當時的張清森做起了客服。這些消費端的反饋,也被他看在了眼里。那時候,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些無奈,1.8米等同于6英尺,外國人家里使用的電子產品用線,通常以該規格作為標準。但做慣跨境生意的3C配件供應商,顯然沒有照顧到更多中國用戶的使用場景。

綠聯的快速充電線

很快,反攻國內市場的綠聯“不按套路”地做出0.5米、1米、1.5米、2米、3米甚至5米長度的數據線和充電線;面對智能手機用戶增多、使用時長不斷增加的市場情形,綠聯又針對國人隨時隨地可充電的需求,推出了排插+USB充電口的套裝產品。

從生產方面來說,這是一些小改動,卻撬動了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客群需求。資料顯示,2013年,創立一年的綠聯的營業額超過了6000萬元。

大廠背書下的產品升級

一個充電器產品的外觀雖然大同小異,但消費者最關心的,還是產品是否耐用、性能是否優良。部分電子產品評測博主認為,較高的穩定性,是消費者挑選3C配件時的主要參考因素。

換而言之,如今的消費電子細分行業雖然看上去是同質化的,但實際上仍以“產品為王”。

這四個字落實于3C配件領域,一是體現在標準規模化的生產上,二是體現在科技與品牌的加持上。

此次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綠聯研發投入分別為0.64億元、0.95億元和1.5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17%、3.47%和4.54%,高于深圳傳統3C配件企業約2%的研發費用率。

創新投入對于科技產品類企業來說,往往能帶來極大的品牌紅利。綠聯也不例外。

2014年,綠聯產品獲得了平均通過率僅2%的美國蘋果公司MFi認證;去年,作為華為首批DFH(設計專供華為)計劃合作伙伴,它也被評為華為商城十大優秀合作伙伴,華為商城中經售的綠聯產品有40余款。

招股書透露的綠聯科技收入構成中,以傳統數據線為代表的傳輸類產品占比最高,貢獻營收超過3成。2021年,綠聯傳輸類產品營收為10.24億元,占營收總結構的35.93%,相比2020年的36.79%份額,有少許下降。

與之相對,綠聯加大了對音視頻類產品、充電類產品以及技術要求水平較高的儲存類產品的投入,近年推出了網絡存儲器、氮化鎵充電器、LED化妝鏡、USB-C擴展塢、帶激光點的無線演示器等新產品。

綠聯NAS(網絡處理器)產品

但從綠聯此次招股書的數據來看,這些“新興板塊”的營收攀升是相對緩慢的,諸如以網絡存儲器為代表的儲存類產品業務,每年的增長比例尚不足1%。

也許正因如此,才更加說明了當前國內各大科技廠商從制造商到品牌方,謀求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的不易。

國內與跨境,打組合拳

在3C配件領域,綠聯是天貓、京東等國內電商平臺的首批玩家。如今,線上渠道依然是各大商家的重要渠道,不僅能夠實現品牌化銷售,還能夠通過海量級的消費者訴求反饋,推進產品的快速迭代。

在國內市場取得一定成績之后,張清森將視線再一次投向國外。

由于本就是做跨境代工出身,張清森對國外的供應和需求體系相對熟悉。隨著跨境電商平臺規模擴大以及一系列商家利好政策的推出,張清森也迎來了帶著自己品牌“再次出海”的良機。

2015年,深圳全市跨境電商受到政策普惠,交易額達到333.95億美元,同比增長95.98%;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公司更是在深圳扎堆涌現。

綠聯沒有錯過跨境電商崛起的這波大潮。當年加入速賣通之后,張清森像是發表“回歸宣言”,他告訴國外的老客戶們:“如果你們還想采購,就采購綠聯,不給你們做貼牌了。我只有一個東西,叫綠聯?!?/p>

2017年,綠聯入選全球速賣通2016-2017年度“十大出海品牌”。招股書顯示,截至目前,綠聯已經進入了歐美、日本、中東、南非等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亞馬遜多國站、速賣通、ebay等國際平臺躋身頭部。

數據還顯示,目前綠聯的境內電商和境外電商市場的營收占比均為37%左右,“組合拳”的合理配置,或許也是綠聯沖擊上市的底氣之一。

伴隨海外市場成為重要的業務增長點,綠聯開始從海外市場用戶需求洞察中推動產品的創新。

例如由于Apple Watch續航能力弱,國外部分消費者出門往往習慣同時攜帶iPhone和Apple Watch兩種充電器,綠聯因此研發出了同時兼容iPhone和Apple Watch的充電器,這款產品在亞馬遜上非常暢銷。

而據此前報道,綠聯近期增加了電腦支架、手機支架、無線藍牙耳機等品類的產量,目的就是面向當前城市家庭居家辦公、兒童網課的新需求,進一步鞏固品牌的國內市場。

“華強北”面臨的新挑戰

2000年前后,深圳華強北的“神話”還屬于神舟電腦的創始人吳海軍、TP-LINK路由器的創始人趙建軍;10年后,以安克、綠聯為首的一群80后接棒了華強北的創業傳奇。

3C配件被資本青睞,也從這個時候開始。

根據中國手機及配件品控自律聯盟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年行業總銷售額約為3000億元,總出貨量約為38億件;2019年行業總銷售額約3828億元;2020年行業市場規模預計突破4800億元。

三年復合增長率16.96%,足以讓市場和資本怦然心動。時至今日,3C數碼配件行業依舊被業內人士稱為“隱形巨頭”扎堆的領域。

據悉,IPO后,創始人張清森持股為45.2706%,另一位公司領頭人陳俊靈持股為17.3588%。目前,綠聯科技估值達57億元。

不過,即便上市成功,在群英迭起的江湖上,綠聯仍存在隱憂。

一方面,雖然綠聯的研發投入對比大部分同賽道對手較好,但相比于兩年前成功上市的“前輩”安克,以及其他成熟的科技產品類公司,仍有不小的距離。2021年,安克的研發投入近8億元,綠聯的研發投入則為1.57億。

數據還顯示,綠聯科技共有693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516項為外觀專利,發明專利僅有30項。行業內在評估專利技術質量時普遍看重發明專利,可見綠聯存在專利含金量略顯不足。

另一方面,綠聯面臨“增收卻不增利”的境況。

長期以來,綠聯的產品主要采用自主研發、外協成品采購為主的生產模式。招股書顯示,由于采購和材料成本的上漲,企業利潤增長也遇到了瓶頸,2021年凈利潤同比下降3.8%。

當前來看,融資、招股、上市,是綠聯解決研發經費投入不足的有效手段之一。此次綠聯科技計劃募資的15.04億元,有5.5億元擬被用于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占比最高。

想繼續站穩腳跟,綠聯還得留心 “追兵”。

今年1月,中信證券曝出品勝電子擬參與A股IPO的消息,資料顯示,綠聯的這位“老對手”已完成上市輔導備案。都有資本加成的情況下,臥龍鳳雛孰強,還尚未可知。

尤其是2020年以來,品勝正在小步快跑、追趕潮流,加大了研發和產品線投入,并試圖從額溫槍、制氧機等急需用品切入,提高產品觸達率,帶動公司未來業務的發展。

從招股書的未來規劃看,綠聯應該不會放棄扎根已深的3C配件領域,也會像品勝一樣嘗試接觸外部賽道。想要做大、增收,更實際的辦法或許還是加大科研投入,在更新換代速度極快的3C領域,做優產品本身。

當然,每一代“華強北”創業者總是在面臨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和一道接一道的難題。對于張清森等人來說,始終帶有迷惑、始終都在解題,才是企業持續向上的動力所在。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又一隱形巨頭要上市了,年入34億,創始人80后

華強北跨境“大賣”沖擊上市。

文|天下網商 葉晨

編輯|李丹超

賣數據線、充電線,能把生意做得多大?想知道這個答案,還是得把視野投向“電子制造之都”深圳。

剛剛進入6月,深交所披露信息顯示,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綠聯”)的創業板IPO申請獲得受理,擬募資15.04億元。

招股書顯示,綠聯主營3C消費電子產品(3C指電腦、通訊和消費性電子三大產品),主要涵蓋傳輸類、音視頻類、充電類、移動周邊類、存儲類五大系列。2019年至2021年,綠聯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20.45億元、27.38億元、34.46億元,凈利潤分別是2.2億元、2.87億元、2.76億元。

綠聯的規模,和其與大牌之間的綁定有關。

2014年,綠聯通過蘋果的MFi(專供iPhone、iPad、iPod等產品使用)認證,意味著其生產的蘋果相關產品達到了官方認可的技術標準;2018年,綠聯又獲得華為的授權,為其生產周邊產品。

在深圳,如綠聯一般,從代工生產成功轉入品牌創立的電子企業不勝枚舉;但是,國內專攻3C數碼配件、并做到上市的企業卻并不多見。繼2020年以銷售充電設備起家的安克創新掛牌之后,這個市場沉寂至今。

2022年已過去一半,電子制造業也面臨新的內外環境。此次綠聯沖刺上市,或將給中國3C領域再次注入一劑活力。

被“洋標準”的絕對話語權限制

2020年8月,1982年出生的“湖南仔”陽萌率領安克創新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發行初始價為66.32元/股,一天之內沖上163.41元/股,創下超600億元市值。安克創新的投石問路,成為深圳本地跨境電商、電子制造業所津津樂道的美談。

人們普遍感慨于這家公司的發展速度之快——2012年初成立,僅用8年的時間,陽萌就把充電設備賣向了全世界,并最終引資上市。

2012年3月,也就是安克創新的前身海翼電商創立3個月后,同樣是80后的張清森在深圳創立了一個名叫“綠聯”的新品牌,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0萬元,最早從事數據線、充電線的品牌化生產銷售。

“綠聯”之前,張清森的創業賽道是為外國配件廠商提供數據線的代工服務,利潤微薄、受限性大。

2010年,創業之初,他有一天收到外國客戶的郵件,對方臨時要求降價,原因是有同行報價更低。張清森后來了解到,可能是競爭對手用低質產品在做惡意競爭。可貨都生產出來了,如果客戶取消訂單,意味著流動資金換來的是一堆庫存。最終,公司被迫接受了客戶的降價訴求。

事后,張清森反思:“在這個行業,很多產品都是‘公模’,標準主要由國外制定?!!?,各個品牌商產品除了logo不同,其他地方看起來都一樣。”

面對國外標準的“絕對話語權”,他把目光放在了國內消費者市場的開拓上。

背后的邏輯是,自2010年起,智能手機、高清電視的國內市場空間高速膨脹,行業的高速發展拉動3C配件的需求迅速起飛。

當時,生產3C配件的作坊型、小型工廠、銷售點遍布珠三角、長三角。在深圳的華強北,電腦城的配件極為豐富,然而,在大家都投身海外市場的背景下,國內的3C配件供給長期得不到保障,甚至有一部分來源于制造企業難以脫手的出口尾單。

“中國人這么多,需求總不會差的?!睆埱迳D變了思路。

2011年7月,他在公司成立了三人品牌小分隊(2012年綠聯正式成立的前身),暫時告別外貿代工,轉型國內電商領域,并啟動了綠聯數碼天貓(當時還是淘寶商城)店。

做“符合中國人喜好”的數據線

綠聯發家的切口很小,小到只是一根根常見的數據線。

2012年前后,智能手機、影音電子、辦公電腦等3C產品更加普及,能夠實現高速傳輸的數據線逐漸成為都市白領、年輕學生的剛需。

可是,彼時的中國消費者在市場上普遍只能買到1.8米的數據線,不乏有購買者咨詢客服,“為什么呢?”

為了看到初期客戶的需求和公司的不足,當時的張清森做起了客服。這些消費端的反饋,也被他看在了眼里。那時候,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些無奈,1.8米等同于6英尺,外國人家里使用的電子產品用線,通常以該規格作為標準。但做慣跨境生意的3C配件供應商,顯然沒有照顧到更多中國用戶的使用場景。

綠聯的快速充電線

很快,反攻國內市場的綠聯“不按套路”地做出0.5米、1米、1.5米、2米、3米甚至5米長度的數據線和充電線;面對智能手機用戶增多、使用時長不斷增加的市場情形,綠聯又針對國人隨時隨地可充電的需求,推出了排插+USB充電口的套裝產品。

從生產方面來說,這是一些小改動,卻撬動了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客群需求。資料顯示,2013年,創立一年的綠聯的營業額超過了6000萬元。

大廠背書下的產品升級

一個充電器產品的外觀雖然大同小異,但消費者最關心的,還是產品是否耐用、性能是否優良。部分電子產品評測博主認為,較高的穩定性,是消費者挑選3C配件時的主要參考因素。

換而言之,如今的消費電子細分行業雖然看上去是同質化的,但實際上仍以“產品為王”。

這四個字落實于3C配件領域,一是體現在標準規?;纳a上,二是體現在科技與品牌的加持上。

此次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綠聯研發投入分別為0.64億元、0.95億元和1.5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17%、3.47%和4.54%,高于深圳傳統3C配件企業約2%的研發費用率。

創新投入對于科技產品類企業來說,往往能帶來極大的品牌紅利。綠聯也不例外。

2014年,綠聯產品獲得了平均通過率僅2%的美國蘋果公司MFi認證;去年,作為華為首批DFH(設計專供華為)計劃合作伙伴,它也被評為華為商城十大優秀合作伙伴,華為商城中經售的綠聯產品有40余款。

招股書透露的綠聯科技收入構成中,以傳統數據線為代表的傳輸類產品占比最高,貢獻營收超過3成。2021年,綠聯傳輸類產品營收為10.24億元,占營收總結構的35.93%,相比2020年的36.79%份額,有少許下降。

與之相對,綠聯加大了對音視頻類產品、充電類產品以及技術要求水平較高的儲存類產品的投入,近年推出了網絡存儲器、氮化鎵充電器、LED化妝鏡、USB-C擴展塢、帶激光點的無線演示器等新產品。

綠聯NAS(網絡處理器)產品

但從綠聯此次招股書的數據來看,這些“新興板塊”的營收攀升是相對緩慢的,諸如以網絡存儲器為代表的儲存類產品業務,每年的增長比例尚不足1%。

也許正因如此,才更加說明了當前國內各大科技廠商從制造商到品牌方,謀求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的不易。

國內與跨境,打組合拳

在3C配件領域,綠聯是天貓、京東等國內電商平臺的首批玩家。如今,線上渠道依然是各大商家的重要渠道,不僅能夠實現品牌化銷售,還能夠通過海量級的消費者訴求反饋,推進產品的快速迭代。

在國內市場取得一定成績之后,張清森將視線再一次投向國外。

由于本就是做跨境代工出身,張清森對國外的供應和需求體系相對熟悉。隨著跨境電商平臺規模擴大以及一系列商家利好政策的推出,張清森也迎來了帶著自己品牌“再次出?!钡牧紮C。

2015年,深圳全市跨境電商受到政策普惠,交易額達到333.95億美元,同比增長95.98%;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公司更是在深圳扎堆涌現。

綠聯沒有錯過跨境電商崛起的這波大潮。當年加入速賣通之后,張清森像是發表“回歸宣言”,他告訴國外的老客戶們:“如果你們還想采購,就采購綠聯,不給你們做貼牌了。我只有一個東西,叫綠聯?!?/p>

2017年,綠聯入選全球速賣通2016-2017年度“十大出海品牌”。招股書顯示,截至目前,綠聯已經進入了歐美、日本、中東、南非等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亞馬遜多國站、速賣通、ebay等國際平臺躋身頭部。

數據還顯示,目前綠聯的境內電商和境外電商市場的營收占比均為37%左右,“組合拳”的合理配置,或許也是綠聯沖擊上市的底氣之一。

伴隨海外市場成為重要的業務增長點,綠聯開始從海外市場用戶需求洞察中推動產品的創新。

例如由于Apple Watch續航能力弱,國外部分消費者出門往往習慣同時攜帶iPhone和Apple Watch兩種充電器,綠聯因此研發出了同時兼容iPhone和Apple Watch的充電器,這款產品在亞馬遜上非常暢銷。

而據此前報道,綠聯近期增加了電腦支架、手機支架、無線藍牙耳機等品類的產量,目的就是面向當前城市家庭居家辦公、兒童網課的新需求,進一步鞏固品牌的國內市場。

“華強北”面臨的新挑戰

2000年前后,深圳華強北的“神話”還屬于神舟電腦的創始人吳海軍、TP-LINK路由器的創始人趙建軍;10年后,以安克、綠聯為首的一群80后接棒了華強北的創業傳奇。

3C配件被資本青睞,也從這個時候開始。

根據中國手機及配件品控自律聯盟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年行業總銷售額約為3000億元,總出貨量約為38億件;2019年行業總銷售額約3828億元;2020年行業市場規模預計突破4800億元。

三年復合增長率16.96%,足以讓市場和資本怦然心動。時至今日,3C數碼配件行業依舊被業內人士稱為“隱形巨頭”扎堆的領域。

據悉,IPO后,創始人張清森持股為45.2706%,另一位公司領頭人陳俊靈持股為17.3588%。目前,綠聯科技估值達57億元。

不過,即便上市成功,在群英迭起的江湖上,綠聯仍存在隱憂。

一方面,雖然綠聯的研發投入對比大部分同賽道對手較好,但相比于兩年前成功上市的“前輩”安克,以及其他成熟的科技產品類公司,仍有不小的距離。2021年,安克的研發投入近8億元,綠聯的研發投入則為1.57億。

數據還顯示,綠聯科技共有693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516項為外觀專利,發明專利僅有30項。行業內在評估專利技術質量時普遍看重發明專利,可見綠聯存在專利含金量略顯不足。

另一方面,綠聯面臨“增收卻不增利”的境況。

長期以來,綠聯的產品主要采用自主研發、外協成品采購為主的生產模式。招股書顯示,由于采購和材料成本的上漲,企業利潤增長也遇到了瓶頸,2021年凈利潤同比下降3.8%。

當前來看,融資、招股、上市,是綠聯解決研發經費投入不足的有效手段之一。此次綠聯科技計劃募資的15.04億元,有5.5億元擬被用于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占比最高。

想繼續站穩腳跟,綠聯還得留心 “追兵”。

今年1月,中信證券曝出品勝電子擬參與A股IPO的消息,資料顯示,綠聯的這位“老對手”已完成上市輔導備案。都有資本加成的情況下,臥龍鳳雛孰強,還尚未可知。

尤其是2020年以來,品勝正在小步快跑、追趕潮流,加大了研發和產品線投入,并試圖從額溫槍、制氧機等急需用品切入,提高產品觸達率,帶動公司未來業務的發展。

從招股書的未來規劃看,綠聯應該不會放棄扎根已深的3C配件領域,也會像品勝一樣嘗試接觸外部賽道。想要做大、增收,更實際的辦法或許還是加大科研投入,在更新換代速度極快的3C領域,做優產品本身。

當然,每一代“華強北”創業者總是在面臨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和一道接一道的難題。對于張清森等人來說,始終帶有迷惑、始終都在解題,才是企業持續向上的動力所在。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宁海县| 福安市| 米易县| 鄄城县| 陵川县| 南陵县| 马山县| 峨眉山市| 寿光市| 湛江市| 邻水| 阿图什市| 德安县| 民权县| 惠东县| 福泉市| 安岳县| 芦山县| 龙游县| 闽清县| 吉安市| 麦盖提县| 钦州市| 烟台市| 临漳县| 兴海县| 荣昌县| 大竹县| 鄂托克旗| 河北区| 廊坊市| 噶尔县| 芦山县| 偏关县| 固安县| 宁都县| 宝鸡市| 额济纳旗| 千阳县|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