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易生活
前段時間,我們三易生活曾為大家報道過谷歌在全球市場逐步淘汰“輕量版應用”的消息。當時我們曾指出,如今智能手機消費趨勢的變化,是“輕量版應用”遭到消費者與廠商拋棄背后的真正原因。
當然所提及的“輕量版應用”,指的主要是以谷歌為代表的海外互聯網廠商,針對入門級機型和部分不發達地區推出的“低性能手機專屬APP”。它們通常不吃性能、節約流量、界面極簡,但同時功能也大為受限。因此在低端產品銷量大幅下降、中高端乃至旗艦機型成為市場主力的當下,自然也就不再適合如今的“主流設備”與用戶需求了。
在這篇內容發布后,我們注意到在不少朋友的留言中都提到了國內的“極速版”應用。有些朋友表示,他們從來下應用都只下載“極速版”,同時也有人懷疑,國內的“極速版”應用是不是真的更省電、真的更省流量,真的更“極速”。
老實說,我們此前確實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既然大家提出了這個問題,那么通過實際的測試去進行解答,自然也是我們三易生活接下來該做的事情。
測試設計:20款應用、1臺老手機,四大測試項目
一如往常那樣,我們還是先為大家說明一下針對此次測試的設計。
首先,有必要給大家列舉一下此次選擇的測試對象。為了能夠更充分地測試國內各“極速版應用”的真實表現,我們盡可能地找齊了目前在主流應用商店能夠方便搜到、下載到的,幾乎所有“極速版”應用與它們所對應的原版應用。
總計下來共有20款之多,分別是(排名不分先后):百度、百度極速版,抖音、抖音極速版,今日頭條、今日頭條極速版,快手、快手極速版,喜馬拉雅、喜馬拉雅極速版,愛奇藝、愛奇藝極速版,美團、美團極速版,墨跡天氣、墨跡天氣極速版,微博、微博極速版,UC瀏覽器、UC瀏覽器極速版。
與此同時,為了盡可能模擬“極速版應用”更為普遍的使用環境,我們選擇了一臺Redmi Note8 Pro(8GB+128GB)作為此次測試的硬件平臺。
之所以選擇這款機型,是因為它在現在來看性能已經有些落后,但依然有大量的用戶基礎。相比于我們手頭的各種新款旗艦機型,這臺老機型在硬件架構上的兼容性良好,同時也能更真實地反映出應用的一些潛在性能問題。比如,萬一有些應用因為自身問題而出現卡頓,使用老機型自然就會更加容易察覺。
具體到測試項目上,我們此次主要考察的項目有四個。
首先是從應用API、(Android)系統版本適配信息上來看,“極速版”是否使用了比原版更新的底層架構,是不是在適配新版系統上表現更為積極。
其次是使用性能遙測工具對以上20款軟件進行實際的運行狀況監測,看看“極速版”是不是運行起來比原版更快、內存占用更低、耗電量更小。
第三,我們會統計這20款軟件的安裝包大小、安裝完成并首次啟動后的存儲空間占用情況,看看“極速版應用”是不是更節約存儲空間。出于謹慎,在啟動此次測試的一周后,我們會再進行一次磁盤空間占用情況的統計,看看“極速版應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存儲空間的占用情況又會如何。
最后,我們為此次評測預設了大約一周的測試時長。在這段時間里,這臺測試機會保持一直不關機、也不清除任何通知信息的狀態。以便統計所有應用的通知欄彈窗數量,看看“極速版應用”是不是比原版更少打擾用戶、廣告是不是更少。
以上就是我們三易生活本次的全部測試設計,如果大家對其結果感興趣的話,不妨繼續看下去吧。
技術解析:極速版應用,普遍不比原版“先進”
首先,我們使用AppChecker檢測了所有20款受測的“極速版”與原版應用版本信息、API和架構信息,并總結為如下表格。
可以看到,從應用架構上來說,目前這20款應用無論“極速版”還是原版,均已適配了64位的移動處理器,而這顯然是令人欣慰的。
進一步分析版本號與適配的Android API級別,則可以看出不同企業對于“極速版”不同的開發態度。其中,愛奇藝與百度這兩款應用的“極速版”與原版相比,明顯屬于不同的版本分支,“極速版”在Android版本適配上比原版要落后一代,但我們無法知曉是由于開發進度不同,還是開發者刻意為適配老機型而為之。
與此相應的是,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的“極速版”與原版,則似乎采取了同步更新的策略,甚至有可能在技術底層上本就“同宗同源”。
當然,更進一步地來說,此次測試的應用中沒有任何一款“極速版”應用在版本號或Android API級別上,比它們的原版更高。這意味著我們至少可以說,這些“極速版”應用沒有一款是為了應對更先進的硬件或軟件架構而生。
性能測試:極速版應用,真不一定性能更佳
既然通過版本號和API的檢測已經基本可以確定,這些“極速版”應用不是為了在性能更強大的設備上發揮出更高的效能。那么反過來說,在性能不怎么樣的老機型上,“極速版”應用是不是就真的更節約硬件資源、用起來更省電呢?
在這里我們使用了專門的性能監測工具Perfdog,在Redmi Note8 Pro這臺測試機上對所有的20款受測應用,進行了條件統一的性能測試。針對“每一對”應用我們都會設定相同的使用場景,比如視頻應用、瀏覽器應用會讓它會播放相同的在線視頻,社交平臺則會瀏覽相同的帖子,而天氣、外賣等應用則會在點掉所有的開屏廣告后,統一停留在主界面進行測試。
在將所有的監測數據結果總結為了上面這張表格后,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與你之前想象的不太一樣?
沒錯,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有一些“極速版”應用比原版更節約內存,耗電量也更小。比如微博極速版的內存占用就不到原版的一半,比如UC瀏覽器、墨跡天氣和今日頭條的“極速版”在內存與電量消耗上,都比它們的原版有顯著的改善。所以如果你確實很在意使用流暢度,那么上述這四個應用的“極速版”,我們建議可以考慮一下。
我們收集了大量的測試數據,最后結果令人失望
但是這次我們畢竟測試了10對應用,其中真正做到“極速版”比原版更省內存、更省電的,其實只有4對而已。換而言之,剩下的大部分應用的“極速版”要么與原版的硬件資源占用情況大差不差,要么甚至是“極速版”比原版(比如快手、抖音)還更耗電、會占用更多的內存。
存儲分析:極速版下載更快,但或許更占空間
很顯然,通過前面的性能測試大家都能發現,這些“極速版”應用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并不一定比原版更快、更省資源。那么問題就來了,它們又憑什么自稱是“極速版”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大家只要下載過“極速版”應用就會明白。畢竟,當前市面上的所有“極速版”應用,安裝包體積都是確實比對應的原版要更小。也就是說在相同的網絡環境下,“極速版”應用下載的耗時確實會更短,下載和安裝起來會更“極速”。
但新的問題也就此產生了,安裝包體積小有時候并不見得意味著安裝后所占用的存儲空間就小。況且現在這些應用本身在使用的過程中,都還會下載各種各樣的內容緩存(當然,也包括各種廣告信息),所以即便一開始看起來更“省空間”的“極速版”應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說不定是反而比原版還更加臃腫。
針對這一點,我們也進行了相關數據的統計。
可以看到,在我們測試的這10對應用中,僅有愛奇藝極速版、美團極速版、喜馬拉雅極速版、UC瀏覽器極速版、微博極速版這5款,真正做到了在長時間的使用中比原版顯著減少了對存儲空間的占用。
對于這5款應用來說,它們不僅安裝后比原版體積更小,而且在一段時間的使用后也能維持更加“迷你”的緩存大小。說得直白一點,也就是這些“極速版”應用在使用的過程中,消耗的流量(額外下載的數據)和產生的垃圾文件,要比原版更少。
但對于另外5款“極速版”應用來說,情況就不容樂觀了。
快手極速版首次啟動后確實比原版要小,但使用一段時間后反而產生了更多的緩存和垃圾文件。
今日頭條極速版看似安裝包比原版小,實則首次啟動后多占用的存儲空間與原版完全一致,而且長期使用后也并沒有明顯更省空間。
抖音極速版剛裝好的時候看起來比原版更簡約,但使用相同時間后反而生成了大得多的緩存文件。這意味著在觀看與原版相同時長視頻的情況下,實際上會“跑”更多的流量。這些多出來的流量是什么?大家不妨自行體會。
百度極速版也是類似的情況,剛裝好的時候的確小得多,但用了一段時間后,對存儲空間的占用就會逐漸“追上”原版。
墨跡天氣的情況則有待商榷,它的“極速版”雖然在長期使用中比原版產生了更多的緩存,但僅僅只多了5MB而已,可以說基本沒有太大的區別。考慮到墨跡天氣極速版本身安裝后的體積要比原版明顯更小,所以我們姑且可以認為它比原版更節省存儲空間。
廣告統計:不同應用的情況不同,但極速版總體更差
最后,針對上述的這20款“極速版”與原版應用,我們也特意統計了它們各自的通知欄彈窗推送數量。為了做到這件事,我們從差不多一周前開始測試時,至今故意沒有清理手機的通知欄。同時,我們也刻意打開了所有20款應用的通知權限,確保沒有應用的“彈窗”行為被系統攔截。但不得不說,這項測試的結果稍微有點出乎我們的意料。
首先,在我們此次測試期間,UC瀏覽器、UC瀏覽器極速版、微博、微博極速版、美團、美團極速版這3對、6款應用均未觀察到任何的推送信息,顯然值得好評。當然,這或許與我們并未注冊、登錄任何一款軟件的賬號有關,不能完全代表用戶的使用體驗,所以僅僅只能作為參考。
其次,在推送數量較少的應用中,快手極速版、今日頭條極速版各有1次推送,但內容均為誘導性較強的廣告(中獎、紅包)類信息。喜馬拉雅與喜馬拉雅極速版的推送次數則不相上下,但好在各自都言之有物、均為熱門內容的推薦。而墨跡天氣的2次推送,則為重要性較高的天氣預警,這點顯然可以理解。
最后,今日頭條、愛奇藝極速版、抖音、抖音極速版、百度極速版,則成為了這次廣告推送測試中的“魁首”??梢钥吹?,這幾款應用都推送了大量的通知信息,有的是誘導性的廣告、有的是新聞,還有些則是“熱門”視頻類的推薦。
然而,縱觀所有的這些彈窗統計數據時我們發現,除了今日頭條(原版)是個例外,在其他應用中,“極速版”普遍在廣告推送方面要比原版做得更加過分一些。而且“極速版”的推送信息里,還會有更高的比例混雜諸如“中獎”、“返現”、“金幣”為由頭的誘導點擊行為。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行為顯然令人厭惡。但這也不禁讓我們反思,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呢?
總結:除少數特例外,“極速版”并不值得信賴
老實說,在此次測試開始前,我們三易生活對于國內市場這些“極速版”應用其實多少就存在一些不信任感。而在實際的四輪測試下來,測試數據也確實證明了我們最初的猜想。在這10對、20款的應用中,僅有墨跡天氣極速版、UC瀏覽器極速版、微博極速版、美團極速版在某些方面明顯做到了比“原版”更節約資源、運行起來更快、長期使用后對設備的負擔更輕,且對用戶的打擾更少。
也就是說,至少在我們目前所接觸到的“極速版”應用中,有六成都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名不副實”現象。它們并不“極速”,比原版更耗電、更費流量、更打擾用戶、還會對手機的性能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
既然如此,為什么這些“極速版”應用還能大行其道,動輒有著幾千萬甚至數億下載量呢?或許,我們在廣告統計環節中所發現的,各類打著“中獎、返金幣”旗號的彈窗推廣信息,就是其中的關鍵。
老實說,我們實在是沒有精力再去深究這些“極速版”應用究竟能讓用戶得到多少“返利”,或者到底能不能得到“返利”了。畢竟,就算是“X多多”這樣的平臺,現在一樣有大把用戶愿意相信上面的商品又真又便宜,還能實現“集贊砍價”。相比之下,僅僅只是廣告更多、更費電、更耗流量的“極速版”應用,可能都算是好的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