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入局三十載,上市六百天,“乳酸菌飲料第一股”如何譜寫新商業傳奇?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入局三十載,上市六百天,“乳酸菌飲料第一股”如何譜寫新商業傳奇?

“在不斷嘗試各種業務后,均瑤健康會將寶押注在哪里?”

文|Foodaily每日食品  Monica

近日,均瑤健康對外宣布:擬繳納200萬元保證金參與潤盈生物破產重整投資人公開招募。這家創立近30年的知名民營企業,自2020年上市以來,憑借創始團隊的傳奇經歷以及獨樹一幟的經營策略,獲得了資本、行業和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此次參與潤盈生物破產重組,是繼2021年與江南大學合作之后,在益生菌領域的又一次出擊。益生菌正在成為均瑤健康的“新增長曲線”。在經歷2020年近十年的首次業績增速下降后,借力于益生菌、礦泉水等構成的第二增長曲線,均瑤健康2021年展現出新態勢。

2021年財報顯示:均瑤健康總營收為9.14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7.24%。其中,作為主營業務的飲料版塊占比高達96%(8.78億元),較上年增長3.06%。兩年來的疫情沖擊,也讓均瑤健康認識到多元化發展的必要性,從而加大在產品研發方面的投入。據財報披露,2021年均瑤健康在研發上的投入較去年同比增長530.3%,達到一千二百多萬元。研發投入的大幅增加帶來了怎樣的正向結果?龐大的均瑤集團能否擔起均瑤健康的強大后盾?參與潤盈生物重組,是否意味著均瑤健康仍將以益生菌飲品作為核心業務?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益生菌食品領域,均瑤健康的勝算又有多大?

01、30年均瑤沉浮史

很多人對均瑤的了解,都僅限于曾經叱咤一時的均瑤牛奶。而支撐起均瑤大廈的,卻遠不止牛奶。回顧均瑤集團的成長歷程,就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均瑤集團起于航空業務,經過十多年的拼搏,成為集航空、健康食品、房地產和商業零售四大板塊的多元化集團公司,眾所周知的吉祥航空便是該集團旗下業務之一。30年時間里,王均瑤、王均金和王均豪三兄弟從簡單的創業只想賺點錢,到后來思考如何讓企業基業長青,堅持不懈做成民營企業的樣板與先鋒。

讓我們先回到31年前:1991年,王氏三兄弟承包開通了長沙至溫州航線,首開中國民營包機先河,也讓“均瑤”二字闖進人們的視野。但在王均豪看來,想要成為百年老店,就要多元化投資,專業化經營。他曾笑稱均瑤是以建筑學的邏輯在發展,“一幢大樓需要4-8根柱子才能支撐,每根‘柱子’,我都希望做到中國民營企業的數一數二,甚至做出具有國際競爭力,這樣才能保證均瑤集團這幢‘大樓’能夠可持續發展。”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上世紀90年代,我國乳業迎來增長期,27歲的王均瑤在“一杯奶強壯一個民族”的感召下投身乳業,依靠包機業務擁有的現金流,在1994年于溫州創立均瑤乳業。彼時,伊利、蒙牛兩大巨頭尚未完成全國布局,乳企剛剛步入品牌化時代,區域型乳業品牌迎來發展春天。1998年,均瑤牛奶占據溫州本地約60%的市場份額;兩年后沖入全國前五名,在上海市場排名第二。同年,公司進行了股份制改革,均瑤乳品變更為均瑤集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世事無常。2004年均瑤集團創始人王均瑤因罹患癌癥去世,集團迎來至暗時刻、危機重重。此時,國內乳業正高速發展,競爭異常激烈,各大乳企利用價格戰搶占市場份額,牛奶“賤如水”,眾多企業面臨要么加“料”、要么虧損的困境,許多公司的現金流變得非常緊張。為了維護集團利益及品牌形象,新任掌舵人王均金決定壯士斷腕——砍掉純牛奶業務。盡管此舉遭致眾人反對,但這一舉動卻讓均瑤乳業躲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

此后,均瑤乳品開始朝含乳飲料市場方向探索。但含乳飲料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海南椰樹、承德露露、養元六個核桃在當時已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還能有多少空間留給均瑤呢?鑒于此,均瑤乳業將目標放在較為細分的常溫乳酸菌飲品領域,步入漫長的轉型期。

在此期間,均瑤集團并未停下擴張步伐。2004年11月,他們公布對無錫商業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的要約收購報告書,以2.4億元將這家無錫百貨業龍頭歸入麾下,從而拿下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房地產板塊,2002年10月收購上海徐家匯商圈的“金匯大廈”,2003年6月建設“宜昌均瑤國際廣場”,2005年8月控股改制湖北武漢漢陽房地產公司等一系列操作,不斷夯實均瑤集團在房地產行業的穩固地位。除此以外,均瑤集團還布局文化、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其龐大的經營網絡讓人震撼。不斷擴展的營收來源成為均瑤健康轉型及后續產品研發的支撐與底氣。

2011年,伴隨著味動力品牌的推出,均瑤乳業正式邁入常溫乳酸菌領域。大量研發資源的投入、產品的優化迭代、自有以及合作的大型現代化工廠生產,使其一度均瑤健康大單品。與此同時,均瑤健康也在嘗試擴寬其他產品線。2015年,味動力品牌提出“食療家族”概念,在味動力乳酸菌飲品的基礎上再推出味動力6種堅果健康飲品;2017年推出體輕松系列草本植物飲料及奇夢星系列膨化食品,但效果并不如意,奇夢星休閑類膨化食品自2019年起不再經營。

2018年12月3日,均瑤乳業更名為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標志公司戰略正式從乳飲料轉向范圍更廣的健康型飲品,也意味著公司將邁入多元化領域。兩年后,2020年8月18日,均瑤健康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成為乳酸菌飲料第一股。

02、上市22個月“先抑后揚”,均瑤健康都做了哪些事?

均瑤健康上市首日,公司股價上漲44.01%,市值達到83.16億元。但旗下產品品類單一,90%以上收入來自味動力常溫乳酸菌產品,成為一個隱藏的風險。

如同母公司始終踐行多元化戰略一樣,均瑤健康也在嘗試將風險分散到不同細分市場中。上市22個月來,均瑤健康一直走在多元化的探索道路上。

1、布局高端水業務,以收購方式跨界入局

2020年9月8日,國內純凈水龍頭企業農夫山泉在港交所上市,一時間,飲用水成為行業焦點。它也很快成為均瑤多元化征程的第一站。2020年12月,公司投資設立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2021年4月又通過收購方式成立湖北均瑤恩賜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陸續推出“巖心水潤”、“吉熙”等自有品牌;今年1月,又宣布投資1.5億元建設恩賜礦泉水產業園,對純水業務的增長空間可謂信心滿滿。

圖片來源:味動力旗艦店

然而,水生意看似門檻低、毛利高,但對渠道建設要求極高,過往乳品業務所積累的渠道建設經驗未必好用。2021年,兩家礦泉水公司均處于虧損狀態,Foodaily沒有查到均瑤健康水業務的詳細經營情況,但從年報的字里行間中,能夠感受到均瑤健康在純水市場搏殺的艱辛與挑戰。

2、重點布局益生菌,衍生多元產品矩陣

2021年,均瑤健康將重心放在產品的研發上。3月份,均瑤健康與江南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拓益生菌健康產品領域,以十余株功能性菌株為抓手,推進健康產品市場化。江南大學將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兩個功能性菌株——能夠預防和/或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卷曲乳桿菌,以及能緩解慢性酒精性肝損傷的鼠李糖乳桿菌——獨家授權均瑤健康使用。兩個菌株已于2021年下半年問世并在新零售平臺及線下部分區域開啟產品測試和迭代工作。以自有菌株為核心,均瑤健康相繼推出后生元飲品及活菌矩陣兩大系列,不斷滿足線上及高線城市消費者的健康需求。

2021年,均瑤健康的產品矩陣得到大力擴充,益生菌功能食品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二增長曲線”。年初,均瑤健康推出益生菌UE君固體沖飲;隨后,暢飲爽活性益生菌黑巧克力和復合益生菌咀嚼片也緊跟上市。下半年,味動力青幽爽益生菌乳酸菌飲品上市,使用的正是卷曲乳桿菌,可以幫助有效預防或抑制幽門螺桿菌;暢飲爽則使用鼠李糖乳桿菌,聚焦喝酒人士護肝問題。此外,均瑤健康還布局益生元產品,推出餐后輕體益生元乳酸菌飲品,補足了均瑤健康在此市場的空白。

圖片來源:均瑤味動力

國內奶酪棒市場的不斷升溫,也讓均瑤健康躍躍欲試。2021年4月,他們推出常溫奶酪,定位低鈉、益生菌打造競品差異化,并與知名IP“功夫熊貓”深度綁定,試圖站穩腳跟。

3、大力發展線上業務,加強全渠道深度融合

持續2年多的疫情對快消品的線下渠道造成嚴重沖擊,為此,均瑤健康在2020年財報中提出布局線上新業態,通過借力頭部大平臺,合力大V、社交及社區電商,發力私域流量“三力并舉”,構建均瑤健康的線上銷售體系。

2022年4月,均瑤健康收購上海鴻鎰遠51%股權,該公司主要提供快消品分銷、營銷等供應鏈服務,此筆收購有助于強化均瑤健康的渠道資源及運營能力,助力公司迅速、安全地完成戰略布局。

在分銷端,均瑤健康設置了乳酸菌和益生菌兩個市場部,分別負責益生菌新品類、后生元飲品的開發和營銷策劃,并根據益生菌新品類及渠道特點,搭建四個新事業部。

無論是渠道布局還是產品矩陣的擴展,都對均瑤健康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使其能更好適應當前消費大環境。均瑤健康在今年3月初發布的股權激勵計劃,也體現出其對自身未來發展方向的信心。

03、百花齊放、多元布局,均瑤健康還有多少可能

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15-2019年間,中國乳酸菌飲品市場復合增長率為11.2%,2019年大陸乳酸菌市場規模為364.8億元,2024年將增至492.4億。在乳酸菌市場上,以養樂多和味全為代表的低溫型飲品發展較早,市場份額約占6成。但常溫飲品具有更大的銷售半徑,能夠滿足更多消費場景,市場空間更為廣闊。事實上,在過去數年間,常溫乳酸菌飲品的增長率(17.8%)遠高于低溫飲品(7.6%)。由于低溫產品難以滲透到低線城市,這也為常溫乳酸菌攻占下沉市場提供了機遇。

廣闊的市場空間必然引來眾多玩家涌入。伊利旗下的暢意,蒙牛旗下的真果粒、Go暢,光明旗下的清新活力、莫斯利安……比比皆是,就連飲料行業黑馬元氣森林也在2021年上新一款“對策”乳酸菌飲料,加速在這個賽道的布局。

圖片來源:天貓

客觀來看,常溫乳酸菌飲料市場準入門檻較低,小品牌眾多、市場集中度低,地方小企業存在質量隱患,都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限制因素。品牌之爭也加劇了產品的同質化現象。作為入行已11年的老牌常溫乳酸菌飲料企業,均瑤健康的優勢在于在配方、工藝及供應鏈管理上的持續積累,加之在核心原料——益生菌株開發上的持續加碼,構建起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產品矩陣。當然,面對眾多強手,如何提高品牌和產品的傳播力、如何加強新生代對品牌的認知和認可,則是能否從紅海中突圍的關鍵。

益生菌功能食品是均瑤健康能否持續奔跑的另一個關鍵點。當前大眾對益生菌的關注度高速增長,整個行業迎來井噴式發展,行業增速超過20%。傳統乳品企業、保健品企業、新消費品牌都在涌入這個千億級市場。

益生菌食品的核心競爭力仍然體現在菌株活力和生理功效上。已儲備十余株獨特益生菌株的均瑤健康形成了足夠高的技術壁壘和相當的產品競爭力,如果能在產品設計、營銷推廣上不斷精進,則將會在益生菌市場上獲得不俗表現。一些關注均瑤股市前景的網民評論到:均瑤健康推出的青幽爽和暢飲爽分別聚焦于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胃炎和宿醉人群,對應數億國人的生活痛點,極有可能成為提升均瑤業績的兩支奇兵。

圖片來源:味動力天貓旗艦店

就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董事長王均金接受采訪時談到:國家應盡快建立益生菌食品國家標準,規范行業創新。籍此,我們也能看到均瑤高層篤定耕耘益生菌賽道的決心。

至于高端飲用水、常溫奶酪,均屬于“巨頭林立”的紅海市場,均瑤本身的技術儲備尚不足,產品競爭力不高,也受限于渠道掌控力,未來能走多遠,還需拭目以待。

04、總結

在均瑤健康的2021年報中,Foodaily看到董事長王均豪提出的“二次創業、科技賦能、牛犇高端、展望全球” 的16字總方針。均瑤健康不僅要做體內微生態專家,更要成為全球益生菌領跑者。

技術研發優勢、熱門品線布局,這是多家股市分析機構對均瑤健康的積極評價。然而,在渠道建設、品牌營銷層面,均瑤健康還將面臨諸多考驗。

創始于1991年的均瑤集團,用30年時間里書寫了一部曲折坎坷的民企創業傳奇。在新消費風起云涌,商業環境急速更迭的今天,他們將如何走好接下來的守業之路?Foodaily將與您持續關注。

參考資料:

[1]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報告

[2]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報告

[3]“4+?” “均瑤系”的資本克制與王均豪的“菜園子”沖動,21世紀經濟報道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入局三十載,上市六百天,“乳酸菌飲料第一股”如何譜寫新商業傳奇?

“在不斷嘗試各種業務后,均瑤健康會將寶押注在哪里?”

文|Foodaily每日食品  Monica

近日,均瑤健康對外宣布:擬繳納200萬元保證金參與潤盈生物破產重整投資人公開招募。這家創立近30年的知名民營企業,自2020年上市以來,憑借創始團隊的傳奇經歷以及獨樹一幟的經營策略,獲得了資本、行業和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此次參與潤盈生物破產重組,是繼2021年與江南大學合作之后,在益生菌領域的又一次出擊。益生菌正在成為均瑤健康的“新增長曲線”。在經歷2020年近十年的首次業績增速下降后,借力于益生菌、礦泉水等構成的第二增長曲線,均瑤健康2021年展現出新態勢。

2021年財報顯示:均瑤健康總營收為9.14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7.24%。其中,作為主營業務的飲料版塊占比高達96%(8.78億元),較上年增長3.06%。兩年來的疫情沖擊,也讓均瑤健康認識到多元化發展的必要性,從而加大在產品研發方面的投入。據財報披露,2021年均瑤健康在研發上的投入較去年同比增長530.3%,達到一千二百多萬元。研發投入的大幅增加帶來了怎樣的正向結果?龐大的均瑤集團能否擔起均瑤健康的強大后盾?參與潤盈生物重組,是否意味著均瑤健康仍將以益生菌飲品作為核心業務?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益生菌食品領域,均瑤健康的勝算又有多大?

01、30年均瑤沉浮史

很多人對均瑤的了解,都僅限于曾經叱咤一時的均瑤牛奶。而支撐起均瑤大廈的,卻遠不止牛奶。回顧均瑤集團的成長歷程,就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均瑤集團起于航空業務,經過十多年的拼搏,成為集航空、健康食品、房地產和商業零售四大板塊的多元化集團公司,眾所周知的吉祥航空便是該集團旗下業務之一。30年時間里,王均瑤、王均金和王均豪三兄弟從簡單的創業只想賺點錢,到后來思考如何讓企業基業長青,堅持不懈做成民營企業的樣板與先鋒。

讓我們先回到31年前:1991年,王氏三兄弟承包開通了長沙至溫州航線,首開中國民營包機先河,也讓“均瑤”二字闖進人們的視野。但在王均豪看來,想要成為百年老店,就要多元化投資,專業化經營。他曾笑稱均瑤是以建筑學的邏輯在發展,“一幢大樓需要4-8根柱子才能支撐,每根‘柱子’,我都希望做到中國民營企業的數一數二,甚至做出具有國際競爭力,這樣才能保證均瑤集團這幢‘大樓’能夠可持續發展。”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上世紀90年代,我國乳業迎來增長期,27歲的王均瑤在“一杯奶強壯一個民族”的感召下投身乳業,依靠包機業務擁有的現金流,在1994年于溫州創立均瑤乳業。彼時,伊利、蒙牛兩大巨頭尚未完成全國布局,乳企剛剛步入品牌化時代,區域型乳業品牌迎來發展春天。1998年,均瑤牛奶占據溫州本地約60%的市場份額;兩年后沖入全國前五名,在上海市場排名第二。同年,公司進行了股份制改革,均瑤乳品變更為均瑤集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世事無常。2004年均瑤集團創始人王均瑤因罹患癌癥去世,集團迎來至暗時刻、危機重重。此時,國內乳業正高速發展,競爭異常激烈,各大乳企利用價格戰搶占市場份額,牛奶“賤如水”,眾多企業面臨要么加“料”、要么虧損的困境,許多公司的現金流變得非常緊張。為了維護集團利益及品牌形象,新任掌舵人王均金決定壯士斷腕——砍掉純牛奶業務。盡管此舉遭致眾人反對,但這一舉動卻讓均瑤乳業躲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

此后,均瑤乳品開始朝含乳飲料市場方向探索。但含乳飲料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海南椰樹、承德露露、養元六個核桃在當時已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還能有多少空間留給均瑤呢?鑒于此,均瑤乳業將目標放在較為細分的常溫乳酸菌飲品領域,步入漫長的轉型期。

在此期間,均瑤集團并未停下擴張步伐。2004年11月,他們公布對無錫商業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的要約收購報告書,以2.4億元將這家無錫百貨業龍頭歸入麾下,從而拿下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房地產板塊,2002年10月收購上海徐家匯商圈的“金匯大廈”,2003年6月建設“宜昌均瑤國際廣場”,2005年8月控股改制湖北武漢漢陽房地產公司等一系列操作,不斷夯實均瑤集團在房地產行業的穩固地位。除此以外,均瑤集團還布局文化、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其龐大的經營網絡讓人震撼。不斷擴展的營收來源成為均瑤健康轉型及后續產品研發的支撐與底氣。

2011年,伴隨著味動力品牌的推出,均瑤乳業正式邁入常溫乳酸菌領域。大量研發資源的投入、產品的優化迭代、自有以及合作的大型現代化工廠生產,使其一度均瑤健康大單品。與此同時,均瑤健康也在嘗試擴寬其他產品線。2015年,味動力品牌提出“食療家族”概念,在味動力乳酸菌飲品的基礎上再推出味動力6種堅果健康飲品;2017年推出體輕松系列草本植物飲料及奇夢星系列膨化食品,但效果并不如意,奇夢星休閑類膨化食品自2019年起不再經營。

2018年12月3日,均瑤乳業更名為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標志公司戰略正式從乳飲料轉向范圍更廣的健康型飲品,也意味著公司將邁入多元化領域。兩年后,2020年8月18日,均瑤健康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成為乳酸菌飲料第一股。

02、上市22個月“先抑后揚”,均瑤健康都做了哪些事?

均瑤健康上市首日,公司股價上漲44.01%,市值達到83.16億元。但旗下產品品類單一,90%以上收入來自味動力常溫乳酸菌產品,成為一個隱藏的風險。

如同母公司始終踐行多元化戰略一樣,均瑤健康也在嘗試將風險分散到不同細分市場中。上市22個月來,均瑤健康一直走在多元化的探索道路上。

1、布局高端水業務,以收購方式跨界入局

2020年9月8日,國內純凈水龍頭企業農夫山泉在港交所上市,一時間,飲用水成為行業焦點。它也很快成為均瑤多元化征程的第一站。2020年12月,公司投資設立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2021年4月又通過收購方式成立湖北均瑤恩賜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陸續推出“巖心水潤”、“吉熙”等自有品牌;今年1月,又宣布投資1.5億元建設恩賜礦泉水產業園,對純水業務的增長空間可謂信心滿滿。

圖片來源:味動力旗艦店

然而,水生意看似門檻低、毛利高,但對渠道建設要求極高,過往乳品業務所積累的渠道建設經驗未必好用。2021年,兩家礦泉水公司均處于虧損狀態,Foodaily沒有查到均瑤健康水業務的詳細經營情況,但從年報的字里行間中,能夠感受到均瑤健康在純水市場搏殺的艱辛與挑戰。

2、重點布局益生菌,衍生多元產品矩陣

2021年,均瑤健康將重心放在產品的研發上。3月份,均瑤健康與江南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拓益生菌健康產品領域,以十余株功能性菌株為抓手,推進健康產品市場化。江南大學將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兩個功能性菌株——能夠預防和/或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卷曲乳桿菌,以及能緩解慢性酒精性肝損傷的鼠李糖乳桿菌——獨家授權均瑤健康使用。兩個菌株已于2021年下半年問世并在新零售平臺及線下部分區域開啟產品測試和迭代工作。以自有菌株為核心,均瑤健康相繼推出后生元飲品及活菌矩陣兩大系列,不斷滿足線上及高線城市消費者的健康需求。

2021年,均瑤健康的產品矩陣得到大力擴充,益生菌功能食品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二增長曲線”。年初,均瑤健康推出益生菌UE君固體沖飲;隨后,暢飲爽活性益生菌黑巧克力和復合益生菌咀嚼片也緊跟上市。下半年,味動力青幽爽益生菌乳酸菌飲品上市,使用的正是卷曲乳桿菌,可以幫助有效預防或抑制幽門螺桿菌;暢飲爽則使用鼠李糖乳桿菌,聚焦喝酒人士護肝問題。此外,均瑤健康還布局益生元產品,推出餐后輕體益生元乳酸菌飲品,補足了均瑤健康在此市場的空白。

圖片來源:均瑤味動力

國內奶酪棒市場的不斷升溫,也讓均瑤健康躍躍欲試。2021年4月,他們推出常溫奶酪,定位低鈉、益生菌打造競品差異化,并與知名IP“功夫熊貓”深度綁定,試圖站穩腳跟。

3、大力發展線上業務,加強全渠道深度融合

持續2年多的疫情對快消品的線下渠道造成嚴重沖擊,為此,均瑤健康在2020年財報中提出布局線上新業態,通過借力頭部大平臺,合力大V、社交及社區電商,發力私域流量“三力并舉”,構建均瑤健康的線上銷售體系。

2022年4月,均瑤健康收購上海鴻鎰遠51%股權,該公司主要提供快消品分銷、營銷等供應鏈服務,此筆收購有助于強化均瑤健康的渠道資源及運營能力,助力公司迅速、安全地完成戰略布局。

在分銷端,均瑤健康設置了乳酸菌和益生菌兩個市場部,分別負責益生菌新品類、后生元飲品的開發和營銷策劃,并根據益生菌新品類及渠道特點,搭建四個新事業部。

無論是渠道布局還是產品矩陣的擴展,都對均瑤健康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使其能更好適應當前消費大環境。均瑤健康在今年3月初發布的股權激勵計劃,也體現出其對自身未來發展方向的信心。

03、百花齊放、多元布局,均瑤健康還有多少可能

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15-2019年間,中國乳酸菌飲品市場復合增長率為11.2%,2019年大陸乳酸菌市場規模為364.8億元,2024年將增至492.4億。在乳酸菌市場上,以養樂多和味全為代表的低溫型飲品發展較早,市場份額約占6成。但常溫飲品具有更大的銷售半徑,能夠滿足更多消費場景,市場空間更為廣闊。事實上,在過去數年間,常溫乳酸菌飲品的增長率(17.8%)遠高于低溫飲品(7.6%)。由于低溫產品難以滲透到低線城市,這也為常溫乳酸菌攻占下沉市場提供了機遇。

廣闊的市場空間必然引來眾多玩家涌入。伊利旗下的暢意,蒙牛旗下的真果粒、Go暢,光明旗下的清新活力、莫斯利安……比比皆是,就連飲料行業黑馬元氣森林也在2021年上新一款“對策”乳酸菌飲料,加速在這個賽道的布局。

圖片來源:天貓

客觀來看,常溫乳酸菌飲料市場準入門檻較低,小品牌眾多、市場集中度低,地方小企業存在質量隱患,都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限制因素。品牌之爭也加劇了產品的同質化現象。作為入行已11年的老牌常溫乳酸菌飲料企業,均瑤健康的優勢在于在配方、工藝及供應鏈管理上的持續積累,加之在核心原料——益生菌株開發上的持續加碼,構建起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產品矩陣。當然,面對眾多強手,如何提高品牌和產品的傳播力、如何加強新生代對品牌的認知和認可,則是能否從紅海中突圍的關鍵。

益生菌功能食品是均瑤健康能否持續奔跑的另一個關鍵點。當前大眾對益生菌的關注度高速增長,整個行業迎來井噴式發展,行業增速超過20%。傳統乳品企業、保健品企業、新消費品牌都在涌入這個千億級市場。

益生菌食品的核心競爭力仍然體現在菌株活力和生理功效上。已儲備十余株獨特益生菌株的均瑤健康形成了足夠高的技術壁壘和相當的產品競爭力,如果能在產品設計、營銷推廣上不斷精進,則將會在益生菌市場上獲得不俗表現。一些關注均瑤股市前景的網民評論到:均瑤健康推出的青幽爽和暢飲爽分別聚焦于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胃炎和宿醉人群,對應數億國人的生活痛點,極有可能成為提升均瑤業績的兩支奇兵。

圖片來源:味動力天貓旗艦店

就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董事長王均金接受采訪時談到:國家應盡快建立益生菌食品國家標準,規范行業創新。籍此,我們也能看到均瑤高層篤定耕耘益生菌賽道的決心。

至于高端飲用水、常溫奶酪,均屬于“巨頭林立”的紅海市場,均瑤本身的技術儲備尚不足,產品競爭力不高,也受限于渠道掌控力,未來能走多遠,還需拭目以待。

04、總結

在均瑤健康的2021年報中,Foodaily看到董事長王均豪提出的“二次創業、科技賦能、牛犇高端、展望全球” 的16字總方針。均瑤健康不僅要做體內微生態專家,更要成為全球益生菌領跑者。

技術研發優勢、熱門品線布局,這是多家股市分析機構對均瑤健康的積極評價。然而,在渠道建設、品牌營銷層面,均瑤健康還將面臨諸多考驗。

創始于1991年的均瑤集團,用30年時間里書寫了一部曲折坎坷的民企創業傳奇。在新消費風起云涌,商業環境急速更迭的今天,他們將如何走好接下來的守業之路?Foodaily將與您持續關注。

參考資料:

[1]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報告

[2]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報告

[3]“4+?” “均瑤系”的資本克制與王均豪的“菜園子”沖動,21世紀經濟報道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六盘水市| 宜兰县| 定州市| 苍山县| 循化| 古浪县| 平乡县| 梅河口市| 信丰县| 新安县| 禹城市| 连江县| 绍兴县| 全南县| 孝义市| 藁城市| 台东市| 紫阳县| 万山特区| 梧州市| 祁东县| 仪征市| 枞阳县| 吴堡县| 龙泉市| 藁城市| 夏邑县| 泽州县| 威信县| 偃师市| 榆林市| 新乡市| 吉隆县| 抚州市| 木里| 洪湖市| 伊金霍洛旗| 通许县| 黄龙县| 依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