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城事 西部菌
“重慶科創板第一股”,呼之欲出。
6月6日,科創板上市委第46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重慶山外山血液凈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山外山”)首發申請獲通過。
山外山是重慶首家成功過會的企業,這也意味著,不久后將成為重慶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根據官網介紹,山外山公司成立于2001年,總部位于重慶,是致力于為慢性腎臟病患者和危重患者提供醫療整體解決方案的全球供應商,公司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血液凈化設備、血液凈化耗材以及連鎖血液透析醫療服務……
來源:官網
像其血液凈化設備,廣泛應用于治療各類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多臟器衰竭和中毒等多種病癥。以血液透析為例,通俗來說,就是將血液抽出體外,凈化之后再輸送回體內。
那么,作為即將到來的“重慶科創板第一股”,它的發展成色到底如何?
01
山外山的上市之路,其實不算平坦。
2016年8月,山外山在新三板掛牌,后來入選2017年重慶擬上市重點培養企業名單,2018年10月從新三板摘牌,轉向科創板上市。2021年11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山外山科創板申報。
山外山闖關科創板,其意義不僅是企業層面的,對重慶的資本市場發展,也是一個關鍵性的突破。
來源:城市進化論
科創板企業數量,是企業創新、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為止,重慶的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還是零,這和重慶的GDP體量嚴重不符。
同樣是二線城市,杭州的科創板企業數量已經有23個,而成都也有14個。
近幾年來,重慶出臺了大量的文件和政策,支持本土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尤其是科創板。如《重慶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就提到,力爭到2025年,全市科創板上市企業達到10家以上。
如今,山外山的首發上市申請通過,重慶的科創板企業數量破零,終于有眉目了。
不過,山外山并不是重慶第一個嘗試搶灘科創板的企業。
2021年10月公布的《重慶轄區企業輔導備案信息公示表》顯示,一共有24家企業處于上市輔導的狀態。
其中科創板這一塊,博拉網絡曾于2019年4月提交上市申請,但當年發布的《關于終止博拉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審核的決定》,將博拉網絡的申請否決。
另外,重慶的豬八戒股份有限公司,也早在2019年7月便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不過到去年10月《重慶轄區企業輔導備案信息公示表》中,依舊是處在“在輔導期”狀態。
02
有望率先拿下“重慶科創板第一股”的山外山,發展成色到底如何呢?
首先要指出的是,山外山的IPO之旅,趕在了其他幾家重慶企業前面,這離不開行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
來源:招股書
山外山的招股書提到,2016年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人數為44.7萬人,2019年底已達到 63.3萬人。
血液透析需求的快速增長,加上疫情爆發以來,山外山的設備可用于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多器官衰竭的治療,市場供不應求,這都給山外山提供了做大的機會。
醫招采2022年2月發布的“2021年血液透析機排行榜”顯示,山外山公司產品血液透析機、連續性血液凈化設備(CRRT)在國產同類產品中市場占有率均居前列。
業績方面,據招股書,2019年到2021年,山外山實現銷售收入1.42億元、2.54億元以及2.83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569.07 萬元、1499.92 萬元、1570.10 萬元。
來源:招股書
凈利潤方面,近幾年扭負為正。對山外山來說,這其實并不容易,要知道2014年到2017年,山外山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88.7萬元、-298.5萬元、-103.1萬元、-770.3萬元,連續多年為負。
在營收構成方面,山外山主要分為四大項,分別為血液凈化設備、血液凈化耗材、醫療服務和其他主營業務。
不過這四項業務的營收貢獻并不均衡,其中,2019年到2021年,血液凈化設備的營收占比從39.48%一路提升到了60.39%,剩余三項分別為21.54%、17.29%、0.78%。
來源:招股書
值得一提的是,山外山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018年到2020年持續為負,2021年轉負為正達到3276.23萬元。
山外山提到,此次在科創板首發上市,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619萬股股份,募集資金12.47億元。上市募資成功,對其現金流應該會有較大的改善。
03
站在同行業的角度看,山外山的發展狀況,確實也存在著一些顯著的瓶頸。
首先,正如招股書提到,“公司盈利規模較小”。山外山雖然頂著“血液凈化大王”的稱號,但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均不占據明顯優勢。
以營收數據為例,2021年三鑫醫療、寶萊特的營收規模都突破了10億元,而健帆生物更是達到26.75億元,接近山外山十倍的規模。
來源:招股書
盈利方面,2021年山外山的凈利潤為1814萬元,而三鑫醫療為1.72億元,健帆生物則高達11.96億元,它們的掙錢能力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依據現在的發展勢頭,山外山向這些同行業玩家發起追趕、縮小差距,但山外山的招股書還提到,業績增長存在不確定性:
如果連續性血液凈化設備推廣效果不及預期、血液凈化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等政策持續深化、透析服務的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同時血液透析機的市場份額不能持續提升,則發行人的業績增長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具體來說,比如隨著疫情緩解,市場價格回落,可能導致山外山的收入減少。另外,隨著越來越多地區實施集中帶量采購,降價壓力也導致山外山耗材收入下滑,2021年下降4.84%。
山外山的業績能否持續增長,另一個重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在于醫療服務業務,特別是透析中心的發展狀況。
來源:招股書
根據招股書,山外山目前一共布局了18家血液透析中心,當然主要分布在川渝地區,其中有9個處于營業狀態,但2021 年只有2家實現盈利。
由于透析中心投資金額較大,資產折舊、攤銷較多,且市場推廣需要一定周期,報告期內山外山的多家血透中心虧損,對公司業績也形成了拖累。
2021年度,其醫療服務收入收入減少12.27%。另外,近三年來,其醫療服務的營收貢獻也是持續下降,導致對血液凈化設備的業務依賴不斷加深。
所以,接下來山外山還得優化營收結構,尤其在研發上加大投入,提升科創屬性。這次闖關科創板成功,相信會是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