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奇銳
編輯 | 樓婍沁
“反差感”是在短視頻時代走紅的秘訣。
帶貨博主“穿高跟鞋的吳大叔”近期迅速躥紅,網友對其關注點在于男性試穿高跟鞋的趣味感。但和其他反串博主的不同之處在于,“穿高跟鞋的吳大叔”以賣貨為目的,而非只是展示反串形象。
“穿高跟鞋的吳大叔”本名吳楠,進入鞋履領域之前曾數次創業。根據天下商網的報道,吳楠試穿高跟鞋帶貨是受到短視頻平臺反串博主的啟發,最初穿高跟鞋假裝摔倒的視頻在抖音上獲得5萬瀏覽量后,便決定以此為短視頻主題。
目前“穿高跟鞋的吳大叔”微信和小紅書等數個社交媒體平臺上開設賬號,淘寶同名店鋪累計粉絲數量達到17萬。“穿高跟鞋的吳大叔”日均短視頻更新量在10條左右,以試穿測評為主,2021年全網銷售額超過1.2億元。
此前界面時尚曾報道,這類內容之所以能夠引發網友圍觀,關鍵便在于反差感。當前短視頻平臺上反差感相關的常見主題有兩種。一種是用平價服飾和物件來模仿奢侈品牌衣著風格,強調的是消費水平高低間的反差;另一種便是通過換裝或變裝來展現性別特征之間的沖突。
但在競爭激烈的短視頻時代,不管是展示哪種反差感,這類內容的熱度往往難以長時間維持。
一方面,反差內容極易引發爭議。模仿奢侈品穿搭的內容是以市井角度來解構奢侈品風格,但若把握不當,便會陷入俯視視角,引發觀看者不滿。而性別反串則更易觸雷,有些看似無心的玩笑或內容表達,實則充滿敏感點。
另一方面,制作反差感內容的門檻不高,比拼的是誰更能豁出去制造反差效果。反差內容博主通常擁有特定風格,這是帶給網友新鮮感的原因。但最初熱度褪去后,在此前風格基礎上轉型的難度較大。如果去嘗試其他反差內容主題,則會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可以明顯看到的是,“穿高跟鞋的吳大叔”即使是在常規測評視頻中,也會加入穿高跟鞋上跑步機等更具戲劇效果的內容。而諸如“董代表”和“毛光光”等更早走紅的反串博主,更是能極為嫻熟地在短視頻中一人分飾多角,只為制造出更多具有沖突感的內容。
從營銷層面來看,不少品牌樂于和制作反差內容的博主合作。
以“毛光光”為例,根據聚美麗聯合面朝科技旗下數據平臺的數據,其為護膚品牌高姿帶貨的短視頻曾獲得超過553萬瀏覽量和143萬的點贊量。“毛光光”以扮演柜姐角色走紅,這讓品牌植入更為自然。
而對于部分高端品牌來說,相較于親自制作市井化的反差感內容,和這類博主合作能夠更有效地維持高端形象,但其中展現出的轉變又能使品牌接觸到更多潛在消費者,部分營銷合作甚至能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
但值得提到的是,即使是高端品牌,和反差博主合作的也多集中在美妝領域。奢侈服飾和珠寶品牌在國內短視頻領域的營銷仍較為保守,在短視頻平臺上的內容多以發布時裝秀和產品廣告為主。但在海外,多個奢侈品牌正在加深和Tik Tok網紅合作,其中CELINE更是選擇網紅Noen Eubanks為其拍攝服飾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