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多年的討論,歐盟終于在充電接口標準上達成了統一。
6月7日,歐盟官員裁定,在2024年秋季之前,在歐盟境內銷售的任何移動電子設備都必須配備USB-C充電端口,包括手機、平板電腦、手持游戲機、耳機和照相機等可充電設備。由于技術原因的限制,筆記本電腦有額外40個月的過渡時間。
“今天,我們在歐洲實現了統一的充電器!”歐洲議會報告員亞歷克斯·阿吉烏斯·薩利巴( Alex Agius Saliba)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皻W洲消費者長期以來一直對每臺新設備上堆積如山的多個充電器感到失望。現在,它們將能夠在所有便攜式電子產品中使用一個充電器。”
這是歐盟為了減少電子垃圾和方便消費者作出的一次嘗試。歐盟估計,此舉可以為消費者節省2.5歐元,并每年減少1.1萬噸電子垃圾。
對于已經普遍擁抱USB-C的安卓手機廠商來說,這項立法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影響最大的,還是蘋果。2021年,蘋果在全球售出2.41億部iPhone,其中5600萬部銷往了歐洲,全部都配備了蘋果自家的Lightning充電接口。
2021年,蘋果還試圖抗議這部正在進程中的法案。一位發言人對路透社表示:“我們仍然擔心,只強制使用一種連接器的嚴格規定會扼殺創新,而不是鼓勵創新,這反過來將損害歐洲和世界各地的消費者?!贝送猓O果還認為,強制轉換到USB-C將會產生更多的電子垃圾,因為會有更多Ligtning生態系統里的配件無法使用。
但事實上,蘋果幾乎是擁抱USB-C接口最早的公司。自2015年起,蘋果就激進地砍掉了MacBook上的MagSafe、USB-A、HDMI等所有接口,統一使用了USB-C。這在當時招致了很多批評,因為2015年USB-C設備還遠未普及,消費者需要購買相當數量的轉接口,好讓自己手頭的設備能夠繼續在MacBook上使用。
7年過去,無論是從技術標準還是用戶體驗來說,蘋果完全有理由在iPhone上采用USB-C。心口不一的蘋果,內心盤算的可能還是Mfi的生意。
Mfi(Made for iPhone/iPod/iPad)是蘋果針對iPod、iPad和iPhone的第三方配件廠商的授權項目。和USB-C這種開放標準的接口不同,任何為iPhone制造Lightning數據線的廠商,都需要繳納“蘋果稅”。
蘋果稅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是每年99美元的Mfi計劃會員。這是剛剛在2022年5月推出的收費計劃。第三方廠商只有成為會員,才能生產MFi認證配件。
除此以外,對申請MFi的產品,蘋果還會有兩次認證,分別是AGS和OTA認證。兩次認證的費用屬于保密信息,但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AGS和OTA認證的費用分別約為550美元和1500美元。
以上兩項都可算作一次性成本,但基于MFi標準,每條數據線都必須安裝Lighting的原裝芯片,價格約為0.5美元。按照《每日經濟新聞》的說法,考慮到滿足檢測需要的材料,每條數據線比“山寨”數據線成本要至少高出15元人民幣。以此計算,以一根售價50元的Lighting數據線為例,廠商每賣出一根數據線,就需要繳納30%的蘋果稅。
盡管帶有一些不情不愿的意味,但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和彭博社的馬克·古爾曼(Mark Gruman)都表示,蘋果正在測試一款帶有USB-C接口的iPhone。郭明錤認為,蘋果將在2023年的iPhone上正式使用USB-C接口。
但至少,蘋果和歐盟在有一點上達成了一致:他們都認為手機附帶的充電器會產生更多電子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