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部科學省官員透露,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的沙土樣本中發現了氨基酸。
這是首次有證據顯示氨基酸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小行星中,將幫助科學家揭開生命起源和太陽系形成之謎。
據日經網6月6日報道,日本文部科學省官員當天透露,“龍宮”的沙土樣本中發現了20多種氨基酸,這些樣本是于2020年被“隼鳥2號”帶回地球。

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蛋白質和水是人類生命活動的必須物質。但對于氨基酸的誕生之地,有地球和太空形成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氨基酸是通過隕石從太空帶來地球,此前在隕石中檢出過氨基酸。但也有說法認為,地球原本就有氨基酸,隕石上發現的氨基酸是隕石落入地球后附著上的。
據報道,此次“隼鳥2號”將樣本帶回地球時沒有讓樣本暴露在外界空氣中,也沒有暴露在陽光和宇宙射線中。
“隼鳥2號”于2014年離開地球,三年多后于2018年6月抵達“龍宮”著陸點。
小行星“龍宮”距離地球約3億多公里,“隼鳥2號”共帶回了5.4克行星表面樣本。小行星被稱為太陽系化石,科學家認為類似“龍宮”的小行星保存著46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時的痕跡。
“龍宮”沙土樣本被送回地球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東京大學、廣島大學等機構于2021年開始對樣本展開全面研究。
除日本之外,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也在展開類似探測。NASA的奧西里斯-REx探測器已經成功從“貝努”(Bennu)小行星上采取了樣本,探測器將于明年返回地球。
之后,日本科學家將與NASA和其他國家合作,進一步研究小行星樣本以探索太陽系形成及生命起源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