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動脈網
開局80萬美元,用40年的時間建立起一家營收百億美元,市值超500億美元的醫療器械企業,如何做到?
這看似不可能,但這就是波士頓科學的故事。兩周前,波士頓科學聯合創始人Pete Nicholas逝世。多家媒體報道醫療界失去一位巨人。
在產品技術的快速更替,細分領域的天花板有限的醫療器械行業,通過收購壯大是波士頓科學從80萬美元到千億元市值的秘訣。
Pete Nicholas曾說過,醫療器械這個行業并不大,所以創始人普遍都親力親為,而且非常投入,非常了解競爭對手。只有這樣才能最先看到收購對方的機會。
但收購是把雙刃劍,也能指向自身。
在聯合創始人逝世的當口,波士頓科學也被傳出有可能被強生收購。2022年是強生有意積極收購的一年,強生CEO Joaquin Duato曾在Q1季度中表示醫療器械業務將采取激進的收購策略,關注在高增長市場中占領領先地位的產品,同時強生也在計劃2023年剝離消費者健康業務來收購一家醫療器械公司。
而有分析師認為如果強生要收購一家大型醫療技術公司,波士頓科學被看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此后,波士頓科學發言人表示不會對謠言發表評論,強生也表示不會對此發表評論。但這一消息仍然在業內引起高度關注。
和強生、雅培這樣的百年企業相比,波士頓科學是年輕的巨頭,成立時間只有四十多年。此前,強生和波士頓科學就曾在收購Guidant上交手,并且糾纏多年。而今,波士頓科學又遭遇強生。在強敵環伺的市場中,為什么總是波士頓科學躺槍?波士頓科學究竟有什么魅力讓分析師們認為它是巨頭并購最佳選擇?動脈網進行了分析。
波士頓科學2021財年營收
成也藥物支架,敗也藥物支架
波士頓科學是全球心血管介入領域巨頭之一,市場占比僅次于美敦力和雅培。波士頓科學起家的產品是介入球囊,而今業務覆蓋內窺鏡、電生理、心臟節律、神經調節、泌尿、腫瘤介入等多個領域。
波士頓科學成立于1978年,兩位創始人John Abele和Pete Nicholas通過收購一家微創介入公司Medi-Tech創立了波士頓科學。Pete畢業于杜克大學經濟學,John是介入放射學會和美國醫學與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員。
在創立波士頓科學以前,Pete Nicholas在禮來工作了十年,他的妻子是禮來創始人的曾孫女。
John Abele和Pete Nicholas兩位創始人在一次圣誕派對上相遇,而后一起創業,波士頓科學創立時員工不到50人,只有80萬美金的資金。而今,波士頓科學公司現在估值570億美元,擁有超過27000名員工。
兩人能夠創立一家增長超過數十倍的公司,首先在于兩位創始人知識和能力的互補,技術和背景能夠完美結合。商科+技術的背景讓波士頓科學更早看到收購壯大的機會。
在早期,“金融市場并沒有意識到醫療器械行業具有很大的價值,”Abele說,“所以融資有點棘手,很多公司都是發明家創立和領導的,它們并不擅長運營市場。
通過Abele和Nicholas的努力,Boston Scientific是最早積極推向市場的設備公司之一,這在當時敢為人先。
“行業理念是,'告訴我們你想要什么,我們將為你建造它,'”Abele說,設備行業依靠醫生提供所有標準。波士頓科學公司的想法略有不同。“我們認為有機會更多地參與其中。
1981年,波士頓科學收購了其在胃腸道和肺部內窺鏡配件方面最大的競爭對手Endo-Tech。1988年,波士頓科學公司收購了Van-Tech,該公司通過其尾纖輸尿管支架等產品推動了泌尿科業務。
波士頓科學公司于1992年5月19日通過IPO上市。到1997年,波士頓科學公司又收購了九家公司,那時候波士頓科學年底收入達到18億美元,波士頓科學已經開始成為全球冠脈介入領域的領導者。
2003年隨著全球冠脈介入治療領域進入藥物支架時代,波士頓科學迎來發展的高潮。2004 年,波士頓科學公司向美國市場推出 TAXUS Express2 紫杉醇洗脫冠狀動脈支架系統,憑借這一產品,波士頓科學曾成功打敗一次強生。
彼時的心血管支架市場是國內競爭最激烈的市場,強生、美敦力、雅培都相繼推出產品爭奪這一市場。在藥物支架時代,波士頓科學曾是第一代的霸主。第一代DES 以強生的Cypher 支架和波士頓科學的Taxus 支架為代表。強生的Cypher早一年上市并成為爆款。2004年,波士頓科學推出Taxus支架,很快完成對強生的趕超,成為行業龍頭。
但很快,在快速變化的藥物支架市場,波士頓科學的市場地位受到沖擊,2008年美敦力和雅培先后推出的Endeavor支架和Xience V支架,搶占了波士頓科學的份額。
從數據上看,2010年,波士頓科學公司報告2010年的收入為15億美元,在DES市場占有33.4%的市場份額。波士頓科學公司報告稱銷售額下降了11%。從市場格局上看,波士頓科學也不再是市場唯一霸主,雅培和美敦力的后續實現反超。
此后,在心血管這個主要的市場,波士頓科學一直屈居于美敦力和雅培之下。在后續的產業熱點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的TAVR產品中,波士頓科學同樣沒能追趕上時代潮流,愛德華生命科學、美敦力成為TAVR市場的主導者。
2010年前后,波士頓科學不僅業務輸給競爭對手,也面臨數千起訴訟。許多問題都源自該公司2006年斥資273億美元收購競爭對手Guidant Corp.的交易,當時該交易遭到華爾街的廣泛嘲笑。
在收購Guidant的案子中,強生是波士頓科學的主要競爭者,波士頓科學公司最終以比強生高出 30 億美元,提出 272 億美元的價格,打亂了強生公司對 Guidant 公司的收購計劃,雅培為波士頓科學的收購提供了部分資金。
波士頓科學收購是沖著Guidant市占率較高的心臟起搏器。這筆巨額收購給波士頓科學帶來極大的負擔,而不是如預期中帶來大量的收入。這其中包括Guidant的產品問題造成的賠款、以及Guidant對FDA隱瞞電容器問題所造成的2.96億美金罰款。直到2015年,該收購案的余波都未平息,波士頓科學為此向強生支付了6億美金。而此次收購也成為波士頓科學發展的轉折點。
雖然贏了強生,但是收購Guidant并沒有帶來業績的持續增長,而是導致更多公司業績持續低迷。
依靠不斷并購起死回生
在過去幾年,波士頓科學表現強勁,2021年的凈銷售額為118億美元,2021年共開展了145個臨床試驗,引進了90個創新產品,并購了五家公司(Preventice Solutions、Farapulse、Baylis Medical Company、Devoro Medical、Lumenis LTD手術業務)補充現有的產品。
從重磅產品上看,波士頓科學TheraSpheret Y-90玻璃微球產品獲得FDA批準用于治療肝癌,并開始在中國展開臨床試驗業務,此外,這一產品還在向膠質母細胞瘤和結直腸腫瘤拓展適應癥。
波士頓科學如何做到起死回生,并且做到百億營收的。在現任CEO Mike Mahoney的領導下,波士頓科學可以說是經歷了重生。
Mahoney通過企業收購和推出新產品來振興公司。
2014年,收購了拜耳介入業務,幫助公司加強外周介入業務,加速外周旋切和血栓切除領域業務的增長;收購 AMS 的泌尿產品組合,擴充公司泌尿業務,鞏固在該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收購瓣膜公司 NeoVasc,收購心臟瓣膜制造商 Symetis 及電生理射頻消融球囊 Apama;收購 Cosman Medical,提供一系列脊髓刺激系統以治療慢性疼痛患者;2018 年相繼收購了 BTG 腫瘤介入業務、nxthera 前列腺治療業務、EMcision 內鏡下射頻消融業務、milipede 經導管二尖瓣臵換業務、Cryterion 電生理冷凍球囊業務、Veiniti 外周介入器械中靜脈治療產品、介入醫學 BTG等。僅在2018年,波士頓科學就收購了10家公司。
從策略上看,波士頓科學收購的方向偏重于外周介入、心臟電生理和心臟瓣膜領域。通過收購補充產品線,波士頓科學建立起外科MedSurg、心臟節律和神經調節(Rhythm and Neuro)、心血管三大業務線。
其中心血管介入業務依然占到波士頓科學25%的營收,冠脈介入領域有藥物洗脫支架物洗脫支架SYNERGY系列、Promus系列。在PCI引導領域有顯影導管、壓力導管和血管內超聲產品,在結構性心臟病領域左心耳封堵器、主動脈瓣膜Acurate neo。
外周介入市場增長迅速,貢獻了15%的營收。在外周介入市場,波士頓科學的主要產品是Eluvia藥物洗脫支架和Ranger藥物球囊,此外還有機械血栓切除AngioJet和Varithena。
心臟節律業務營收占比達到17%,波士頓科學擁有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臟同步治療起搏器(CRT-D)、患者遠程監測管理系統和植入式心臟監護儀。
在外科業務中,內鏡和泌尿兩大業務占比達到30%,波士頓科學的主要產品包括水凝膠、一次性輸尿管鏡、輸尿管支架等。
電生理市場不算波士頓科學的優勢領域,只占到營收的3%,電生理賽道強生是全球霸主。在電生理市場,波士頓科學擁有三維電生理標測和導航解決方案、冷凍消融系統、脈沖電場消融系統。波士頓科學的殺手锏是下一代的脈沖電場消融(PFA)技術。2021年第三季度,波士頓科學收購了Farapulse公司,這家公司的脈沖電場消融系統,提供了射頻消融和冷凍消融以外的解決方案,目前已經獲得CE認證。
在神經調節市場中,波士頓科學主要專注于脊髓神經刺激(SCS)和腦深部刺激領域兩大領域有產品布局,主要用于治療運動障礙和管理疼痛。其中拳頭產品Spectra WaveWriter脊髓刺激器(SCS)系統一臺設備中有多種脊髓刺激療法,可提供個性化、持久的疼痛緩解。在神經調節市場,波士頓科學的主要競爭對手是美敦力和雅培。
多元化策略帶來的效益是明顯的,成功幫助波士頓科學重振。2012年,藥物洗脫支架和心律管理占到了波士頓科學收入的一半,而今占比20%不到。
從業務領域上看,波士頓科學和強生的醫療設備業務具有極強的互補性。同時,波士頓科學在多個細分領域也建立起領導地位,這是為什么它被分析師認為是強生收購好標的的原因。
未來,波士頓科學的增長態勢如何?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醫療技術分析師塞西莉亞·弗隆(Cecilia Furlong)對該公司實現短期和長期增長目標的能力充滿信心。她強調了其創新,增加的收購,向中國和新興市場的全球擴張以及產品多元化。
而在市場策略上,波士頓科學看好新興市場的增長,新興市場包括中國、巴西、智利、印度、泰國、韓國等國家,在2021年銷售占比中,新興市場占比約12%。
大并購時代來臨
強生收購波士頓科學消息能夠引起關注的另一大原因也在于醫療器械正迎來大并購時代。多個巨頭之間都傳出并購的消息。
今年的并購始于Stryker以近30億美元收購Vocera Communications。近期還有多個并購消息傳出,包括CGM企業Dexcom收購胰島素泵企業Insulet。由于整個疫情期間更保守的消費習慣,醫療器械企業儲存大量現金,進行并購交易。
同時,硅谷銀行也在一份報告中預測2022年并購交易將保持活躍,因為各種各樣的收購者在爭奪頂級公司,而IPO數量將會放緩。
以強生為例,強生公司(Johnson &Johnson)仍在計劃在2023年剝離其消費者健康業務,這引發了人們的猜測,即它可能希望收購一家醫療設備公司,以使其醫療技術業務的規模在收入規模上與藥品相當。強生公司的高管在四月份的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承認,他們渴望收購擁有能夠增強其醫療技術業務的技術的公司。
從波士頓科學的發展之路來看,并購的確是企業從小到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但是并不是并購就一定能實現快速發展,跨賽道布局、與現有業務的協同、選擇賽道都需要強大的并購能力才能做到。
對于國內企業來說,簡單復制巨頭并購的路線更行不通,但是并沒有在具體的場景上,企業面對的具體問題上進行一個深入的剖析。從而容易使人得出醫械企業從全國到全球,從一個點出發到研產銷全能,從一個產品和領域到全產品線和全領域,似乎并購就是戰無不勝的法寶。但我國醫械企業與國際醫械巨頭,在發展環境、發展階段、體量以及并購能力上均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因此一味復刻醫械巨頭的并購發展模式是行不通的。
參考資料
華安證券冠脈支架系列報告
刻舟高危,場景求劍 ——全球醫療器械巨頭并購之路再思考與現實借鑒——廣證恒生
112億收購 | 一年5次出手,波科啟動業務擴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