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冉楠
編輯 | 崔宇
6月3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宣布,受經濟形勢影響公司要裁員10%,且這項決定只針對受薪員工(salaried employees);不包括負責服務銷售、汽車制造、電池安裝等任務的小時工(hourly employees);公司對這類小時工的雇傭量反而會繼續增加。6月4日,馬斯克澄清說,特斯拉的員工總數將在未來12個月增加,但受薪員工的數量應該變化不大。
不管怎樣,特斯拉未來可能都將雇傭更多的小時工這類非正式員工。這背后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零工經濟”(gig economy),它正對人們的工作方式、生產生活產生重要影響。
一般認為,“零工經濟”是數字化時代下,用人者和勞動者在互聯網和信息通訊等新技術支持下通過線上平臺溝通,從雙方需求出發,以達成訂單式的合作。相比傳統的固定工作模式,零工更加靈活獨立,可以由勞動者根據自身技能和時間進行安排。自由職業者、獨立承包商、短期合同的工人、兼職外賣員和網絡小說家等都屬于“零工經濟”的范疇。
根據Mastercard的一項研究,2019年全球“零工經濟”創收2040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收入將達到4550億美元。研究人員在2017年預計美國到2021年將有920萬零工,但實際數字是有2390萬臨時零工(occasional gig workers)和1020萬兼職零工(part-time gig workers)。2020年至2021年間,美國零工工人的增幅為51%, 增長比預期更為強勁。
增長勢頭迅猛的“零工經濟”誕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如今的發展狀況如何?新冠疫情對其又有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