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中國光伏企業出口迎來利好消息。
據路透社6月6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將宣布對東南亞四國的光伏電池板免征24個月關稅。
當天晚間,美國白宮發布正式聲明,確認了上述消息。
光伏電池板即光伏組件,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是太陽能發電系統中的核心部分。
今年3月2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來自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柬埔寨四國的太陽能產品發起反規避關稅調查,該調查可能導致高達250%的追溯關稅。這涉及隆基綠能(601012.SH)、阿特斯太陽能(CSIQ.US)、晶科能源(688223.SH)等中國光伏企業。
該調查嚴重阻礙了光伏組件進入美國,從而拖累光伏項目進展。美國從上述東南亞四國進口的組件,占美國供應量的一半以上,約占其進口量的八成。
一位熟悉白宮計劃的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表示,美國對東南亞四國的組件免征兩年關稅,將緩解光伏企業對支付潛在關稅的擔憂。
受上述消息影響,今日光伏相關概念股大漲。截至收盤,Wind光伏指數上漲4.17%,報4462.97,板塊內72只個股中僅有兩只下跌。
其中,陽光電源(300274.SZ)大漲8.35%,中信博(688408.SH)上漲7.82%,隆基綠能上漲6.46%,天合光能(688599.SH)上漲6.33%,晶澳科技(002459.SZ)上漲6.01%,東方日升(300118.SZ)、上機數控(603185.SH)等漲超5%。
據界面新聞了解,美國缺乏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及足夠產能,光伏產品高度依賴進口。
中國光伏產業位居全球第一。去年,中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約5300萬千瓦,連續九年穩居全球首位。截至2021年底,中國累計光伏并網裝機3.06億千瓦,突破3億千瓦大關,連續七年穩居全球首位。
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的貿易壁壘已持續多年。
2012年10月,美國商務部對進口中國光伏產品作出反傾銷、反補貼終裁。
2018年,特朗普政府通過“201條款”,對進口光伏產品征收30%關稅,為期四年,每年降低5%,原預計到2021年降至15%。2020年,特朗普政府將2021年對進口太陽能面板的關稅提高到18%。
去年11月16日,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IT)正式宣布恢復201關稅豁免權,并下調稅率至15%。
此外,2018年7月6日,美國對華正式征收301關稅。
高稅率之下,多家中國光伏企業前往東南亞設廠。
2021年6月,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實行“暫扣令”,即使是東南亞產品也需海關查驗。今年3月,美國商務部受理針對中國光伏在東南亞產組件的反規避調查。
隨著拜登對發展新能源的重視,對光伏產品進口關稅的管控將有所放松。
今年4月,拜登承諾到2030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2005年減少50%-52%,該目標為奧巴馬執政時期的承諾(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26%-28%)的兩倍。
路透社表示,拜登希望提振美國光伏項目,但這些項目因美國商務部的關稅調查停滯。拜登還將援引《國防生產法》,在貸款和贈款的支持下,推動美國未來光伏電池板和其他清潔能源的制造。
據新華社5月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四年前依據所謂“301調查”結果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兩項行動,將分別于今年7月6日和8月23日結束。該辦公室將啟動對相關行動的法定復審程序。
(本文于6月6日22點14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