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媛 顧樂曉
編輯 | 陳臣
隨著全國疫情總體呈穩定下降態勢,復工復產步伐加快。全國整車物流指數(7日平均)從5月8日的85,恢復至6月5日的97.3,累計上漲約14.5%。與此同時,全國18城地鐵客流(7日平均)從5月29日的2.42億人次恢復至6月4日的2.68億人次,累計上漲約10.7%。界面數據統計了全國42地超70條復工復產政策及相關進展動態,5月以來全國復工復產進度一圖看懂,未來有哪些趨勢?
全國至少42地明確“復工復產”進度,涉17省份
據界面數據統計,5月至今,全國至少42地發布超70條復工復產政策及相關進展動態,涉17省份。
從發布時間來看,超70條復工復產政策及相關進展動態,多在5月底6月初(5月20日-6月6日)發布,約占到總發布量的6成以上。僅5月31日和6月1日兩天,就有13地相關政策及動態發布。從整體趨勢來看,各地對于復工復產越來越積極。
近6成在疫情結束后20天內“推進”,一線城市最積極
上述42地復工復產政策及相關動態發布時,當地疫情處在何種狀態?
界面數據將政策及相關動態的發布時間與各地本土零新增確診時間點進行對比后發現,在有數據統計的38地,超9成地區復工復產政策及進展動態在本土零新增確診后發布。這其中,疫情結束后的20天內發布的地區最多,占到近6成。另有超3成地區,在疫情結束后的20-40天內發布。
相較而言,僅3地在本土新增確診未清零的狀態下“推進”。其中,北京以社會面清零為依據,分階段推進復工復產。5月29日,北京發布《關于分區分級動態調整全市社會面防控措施》,連續7日及以上無新增社會面病例的8個區保持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交通最優先,部分地區對支柱產業復工最迫切
從涉及領域來看,據界面數據統計,交通是各地最優先復工的領域,其次是餐飲業。
具體來說,在交通方面,據界面數據統計,在有明確領域公布的27地復工復產政策及進展動態中,7成以上都將“交通恢復”作為先決條件。在有具體交通工具說明的26地政策及相關進展動態中,涉客運最多,有6成以上。其次是公交,有約2成多。
在餐飲方面,5月以來,至少有河北邯鄲、江西南昌、北京3地在推進餐飲堂食“復工”。
此外,在有“明顯”支柱產業的地區,對支柱產業的復工最迫切。在吉林省,旅游業是一項萬億級支柱產業,5月以來,吉林市首條復工復產動態是恢復部分景區運營(5月7日)。
在上海,汽車產業舉足輕重。自4月中旬起,上海就已推動相關部分工業企業率先有序復工復產。據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協會秘書長石國清,截至6月1日,上海98%的汽車經銷商企業已經復工復市。
復工復產愈發積極
界面數據對上述政策及相關動態進行詞頻分析后發現,在有明確“復工復產”提法的18地政策及相關動態中,有關“復工復產”的表述從“有序推進”逐漸轉向“全面恢復”。各地對復工復產的態度愈發積極。
截至目前,至少有上海、嘉興、北京3地提出“全面恢復”。上海自6月1日以后加快全面復工復產,北京自6月6日起在部分區域全面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