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獵云網 林京
不止奶茶和咖啡,連可樂也要做成粽子。端午前夕,百事可樂與真真老老推出端午節限定新品“可樂粽”,在社交平臺上引起廣泛討論,一時間,“咸粽黨和甜粽黨都沉默了”。
近兩年,粽子界“新物種”層出不窮。楊枝甘露、生椰拿鐵等風靡新茶飲圈的口味,也吹向粽子界。黑松露、佛跳墻等食材也成為粽子餡兒,試圖在高端粽子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作為時令屬性較強的傳統食品,過往品牌“跨界”粽子稍顯謹慎。但互聯網時代,沒有品牌想錯過端午“流量”。餐飲、新茶飲和零食品牌等紛紛跨界而來,通過粽子與用戶建立起情感鏈接,也提升品牌曝光度,而五芳齋、真真老老等老字號粽子品牌也不甘示弱,積極“討好”年輕人。
新消費時代,所有商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曾被奉為圭臬,粽子這一傳統美食顯然也不例外。昔日熱衷于甜咸之爭的網友也不禁停下爭論,開始關心,還有哪類食材不可以包進粽子里?
粽子界“新物種”頻繁來襲
在小紅書上,關于可樂粽子筆記已高達2200+。有小紅書美食博主告訴獵云網,很快便收到第三方公司發來的筆記合作邀約。她表示,即使沒有推廣需求,也會去購買產品來分享筆記,因為小紅書對新奇的事物推廣力度很大。
悠享時是制作新茶飲口味粽子的品牌之一,還推出麻薯等多款火爆的新消費口味。其產品部經理董蓮影表示,從去年底團隊便開始進行粽子新口味的研發,會通過新興種草平臺、實地調研等多種途徑挖掘消費者喜好。此外,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也會提供一些最新消費趨勢,助力新品研發。
她介紹,新品淘汰率在30%左右,新品研發需要經過多輪試吃、淘汰的環節,并進行物流、保質期等穩定性測試。“以去年研發的漿果系列粽子為例,部分消費者反饋餡料偏少,其實是制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一定的水分流失。端午處于夏季,我們也正在想辦法改進工藝,探索新的水果口味產品的研發。”
“把菜搬進粽子里”則成為眾多餐飲企業的選擇。西貝莜面村營銷負責人王育新告訴獵云網,今年把蒙古奶酪餅、黃米涼糕和老西安甑糕三款西貝熱門菜系放進粽子里,為了保持口感,在制作工藝極具挑戰。比如蒙古奶酪燕麥粽,如果包制不當,會有餡料流出的情況,在研發過程中反復測試。目前購買者多為西貝老顧客以及大型團購。
來源:天貓超市截圖
天貓超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茶飲口味是今年粽子新口味的代表,糖果色的餡料、水晶外皮的粽子,同時搭配茶飲、茶具,讓粽子的消費場景從早餐桌走向下午茶,滿足年輕消費者追求新奇,又能拍照出片的需求。
減輕粽子熱量,迎合年輕人的健康、減脂需求,讓有機粽子,低糖木糖醇粽子、低脂糙米粽子健康養生粽也應運而生。包括自嗨鍋和CHALI曾聯名“自嗨粽、仟吉的“蒸鮮粽”等在內的新品則推動自熱粽出圈,也進一步拓寬了食用場景,對露營、外出、上班族等而言,較為便捷。
天眼查App顯示,我國有1400多條粽子相關專利申請信息,在這些專利申請中,粽子餡料可謂五花八門,其中包括生姜粽子、大蒜粽子、奶油粽子、海鮮粽子、荔枝桂圓粽子等,此外還有各種名貴食材,比如天鵝肉粽子、阿膠粽子、人參粽子等,甚至有申請人將中草藥包進粽子,申請“含有中草藥配方的保健粽子”專利。
據新京報報道,今年在鮑魚粽一度登上熱搜榜背后,有商家稱新品淘汰率超50%。有品牌介紹稱會在近百種口味中展開篩選,知名藝人謝霆鋒更是本人深度參與其創建品牌粽子的研發過程。
董蓮影介紹,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粽子“戰場”,諸如小龍蝦等獵奇口味層出不窮,但在口味選擇上企業也會保持謹慎,比如有些口味只適用于特定人群,大眾消費者中接受度并不高,對企業來說,并不適合量產。
此外,品牌跨界粽子也面臨挑戰,比如悠享時是以電商平臺為主,粽子的消費高峰期非常短,考驗供應鏈的抗壓能力,企業在采購備貨上會存在一些不確定性,面臨一些“盲點”。
根據魔鏡市場情報數據,線上(淘寶+天貓)粽子呈現明顯的周期性,端午節為銷售高峰期,銷售高峰僅能維持兩個月,非端午節時期對粽子的需求量較低,月銷售僅在千萬上下。
老字號也不甘沉默
粽子曾是老字號們的天下,單是被譽為“粽子界一哥”的五芳齋,2021年市場份額達37%,銷售額達4.6億元,遠超其它品牌。
去年五月,五芳齋還正式向上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書,沖刺A股IPO敲鐘。
招股書顯示,五芳齋近三年自產和委托加工粽子總產量為4.24億只、4.11億只、3.63億只,平均年銷4億只粽子。光粽子,五芳齋就從15.02億元賣到了16.44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66.28%、67.74%與70.77%。
近年來,五芳齋也在努力靠近年輕人,今年端午,五芳齋發布了元宇宙短片,以粽子為原型,造出一個錐宇宙。此外,老字號也在與新興互聯網企業合作,豐富渠道,觸達更多的消費者。
今年,五芳齋就聯手盒馬推出“名菜粽”,包括椰子雞、東坡肉、原湯大肉粽等口味。五芳齋公司副總經理徐煒認為,口味創新對五芳齋而言并不困難,難的是如何真正地把這些新奇特的口味,通過渠道和平臺觸達消費者,形成復購。這需要跟一些新平臺合作進行傳播。
她認為,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會選擇經典口味,新奇特產品占據比例較小。但傳統食品需要跟年輕人進行一些觸達,創新產品有話題度,是接觸年輕人的一個“橋梁”。
來源:盒馬
盒馬工坊自有品牌總監隱溪認為,粽子的消費場景和購買決策者都發生了變化。粽子從送禮需求變成個人消費需求,年輕人代替父母一輩成為購買主力,除了餡心、粽葉,包括調味料、腌制工藝等多個環節里面都可以做優化調整。比如粽子的克重也發生了變化,一些小粽子非常受歡迎。
她介紹,年輕群體需要更吸引眼球、顏值更高的產品,在食材上,會接受芝士、芋泥等風味,也青睞接受新鮮事物。作為為中國傳統節令的標志性的食物,現在粽子不止“北甜南咸”,市場呈現百花齊放狀態。
五芳齋并非個例,我國粽子產品知名品牌還包括真真老老、知味觀、諸老大、北京稻香村、三全龍舟粽、元祖龍粽等。這些品牌也在努力追趕年輕人,比如跟百事可樂聯名的“主角”的真真老老,研發冰淇淋口味粽子的元祖等等。
新老品牌端午“大戰”
據五芳齋招股書,綜合毛利率約45%,預計到2024年我國粽子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02.91億元,2020年至2024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為7%。
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擠進粽子市場,許多其它賽道的品牌也正在跨界。魔鏡市場情報數據顯示,2021年粽子市場CR5達47%,較2020年有下降,
直播、內容種草成為不少企業的銷售帶貨“利器“。端午節的粽子也逐漸演變成年輕人新的“社交貨幣”。電商平臺數據顯示,去年五月中旬至端午節,粽子銷量環比增長超過300%。“90后”在618期間更是成為粽子消費主力,購買人數和金額雙雙位居各年齡段首位。
餓了么數據顯示,端午前一周,粽子外賣銷量年同比上漲近5成。折耳根粽子、小龍蝦粽子、鮮花玫瑰粽、蒙古奶酪燕麥粽、青花椒鹵肉粽、牦牛肉川鹵粽、蒜蓉小龍蝦粽、排骨干貝粽、蝦米香菇粽、香煎芋頭鮮肉粽等成為了今年大眾嘗鮮的新選擇。
五芳齋公司副總經理徐煒介紹,各類肉類食材,以及咖啡粽、巧克力粽、抹茶粽等網紅口味,五芳齋也都在調試。
除了餡料之外,禮盒包裝也成為商家爭奪流量的密碼。據五芳齋介紹,其一款粽子產品的外包裝盒是可降解的,未來用戶購買粽子不僅僅是送禮的屬性,也有悅己屬性,類似想分享一些輕伴手禮的需求。
圖注:楊枝甘露餡兒粽子,來源:盒馬
天眼查顯示,除了餡料外,許多專利申請人也在粽子外觀和包裝上下功夫,例如申請“龍形外觀粽子”“無粽葉包裹的粽子”“粽子高級環保禮盒”“循環使用粽子包裝盒”等專利。
此外,在生產設備上,申請專利中包括“自動化粽子生產線”“新型粽子滅菌系統”“粽子生產中金屬檢測儀器”“基于紅外技術生產線的粽子數量統計裝置”等。
當然,除了營銷和噱頭之外,對入侵粽子界的“新物種”來說,產品力才是根本。
相較普通粽子,網紅粽子定價更高。大董“董粽·臻享集”禮盒售價更是高達1098元。樂樂茶的“粽頭戲”禮盒,平均一個粽子售價超20元。仟吉的“蒸鮮粽為例,單只售價約為15元,為普通的鮮肉粽價格的兩倍左右。從淘寶平臺可以看到,購買百事可樂的粽子在價格及口感上表達了不滿。而在小紅書上,關于網紅粽子的翻車評價也不在少數。
當品牌爭搶入局百億粽子市場之時,如何讓產品擁有長久的生命力,才能留住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