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面包財經
證監會近期先后發布或修訂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及題為《優化公募基金注冊機制 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機構監管情況通報等關于推動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的政策文件。
相關文件提出要對公募基金“新股發行報價明顯不合理”、“中長期業績持續表現差”、“風格漂移”、“高換手率”、“損害投資者權益”、“利益輸送”、“短期考核和過度激勵”、“從業人員違反職業操守”等問題加強監管。要求基金公司恪盡職守、謹慎勤勉,切實摒棄短期導向、規模情結、排名喜好,更加注重基金產品的中長期業績表現。
新華財經和面包財經近期將對標相關政策,研究一些典型公募基金的合規與運營案例。
梳理2022年以來公募基金IPO初步詢價情況發現,整個行業偏好于溢價申報,其中九泰基金、廣發基金、華寶基金等機構的申報溢價率在公募基金中相對靠前。

圖1:2022年年初至5月31日公募基金參與IPO初步詢價數據
是否合理報價不僅體現了基金公司新股定價能力的強弱,也在某種程度上顯示了基金公司整體投研水平的高低。過高的報價易導致買方機構失去申購機會,如九泰基金、華寶基金對海創藥業-U的申報溢價率均超過2倍,未能進入有效報價區間。即使成功獲配,在新股破發頻現的背景下,高溢價率報價的機構也容易出現虧損。
公募基金作為IPO網下申購和新股投資的重要參與者,或需提高自身定價能力,引導新股定價回歸理性,發揮資本市場“穩定器”和“壓艙石”的功能作用。
九泰基金:海創藥業-U新股報價高達113.18元/股
梳理IPO初步詢價情況發現,九泰基金年初以來的平均申報溢價率在公募基金中位列前茅。九泰基金于2014年7月3日成立,是一家規模不足50億元的小型基金公司。
其中,九泰基金申報溢價率最高的股票是在科創板上市的海創藥業-U。剔除無效報價后,海創藥業-U的報價區間為10.10元/股-150.00元/股,最終發行定價42.92元/股。九泰基金報價113.18元/股,申報溢價率高達2.64倍,被剔除有效價格區間。

圖2:九泰基金旗下對象對海創藥業-U新股擬申購價格(元/股)、數量(萬股)、剔除情況
成功獲配新股方面,大族數控于2022年2月28日在創業板首發上市,發行定價76.56元/股。根據詢價明細,九泰基金對大族數控的申報價為86.25元/股,約為發行價76.56元/股的1.13倍,共計獲配28131股。大族數控網下配售限售規則顯示,獲配股份的10%存在6個月的限售期。

圖3:大族數控網下投資者報價信息
上市首日,大族數控收跌13.58%,隨后的3個月,該公司股價一蹶不振,當前股價已不足50元/股。
廣發基金:仁度生物申報價對應市盈率超過90倍
不僅是九泰基金,規模達到萬億級的廣發基金同樣存在高溢價打新后被深度套牢的情況。
仁度生物在詢價期間共收到383家網下投資者管理的9958個配售對象的初步詢價報價信息,報價區間為7.50元/股-149.61元/股,擬申購數量總和為268.02億股。在剔除無效、高價報價后,入圍網下投資者的報價加權平均數為72.7878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加權平均數為73.7949元/股。

圖4:仁度生物網下投資者報價信息
其中,廣發基金報價122元/股,是申購成功的投資者中報價最高的機構,共獲配79775股。其申報價相應的市盈率達到91.59倍,遠高于同期中證醫藥制造業平均市盈率35.4倍。
仁度生物于2022年3月30日在科創板上市,最終確定發行價為72.65元/股。上市當日,公司股價收跌10.86%,報64.76元/股,隨后的1個月以來股價一路下挫,最低跌至46元/股。
2022年5月27日,仁度生物收盤價為53.89元/股,較發行價下跌超四成,本次打新或對廣發基金造成較大損失。
華寶基金:申報價與現股價大幅偏離
2022年3月,中型基金華寶基金參與了科創板新股理工導航的首發詢價,報價91元/股,申報股數約2.62億股。
詢價明細顯示,理工導航初步詢價收到的報價區間為6.27元/股-121.11元/股,其中基金管理公司的報價中位數為67.09元/股、加權平均數為65.3559。華寶基金的報價顯著高于行業平均,申報溢價率達到1.4倍,申報價對應市盈率高達112.85倍。

圖5:理工導航網下投資者報價信息
2022年3月18日,理工導航在科創板上市,最終發行價定為65.21元/股,發行市盈率達到80.87倍,高于同期中證同行業平均市盈率44.27倍;對應融資規模為14.35億元,超募約6億元。
上市首日,理工導航破發收報55.4元/股。當前公司股價跌至40元/股以下,不到華寶基金初步報價的一半。
另外,華寶基金因報價過高多次被剔除有效報價區間,如海創藥業-U、經緯恒潤-W的報價分別為111.11元/股、217.4元/股,這兩只股票上市破發后目前仍未脫離破發狀態,最新收盤價分別為30.99元/股、98.52元/股,華寶基金的首次申報價與現股價大幅偏離。
新股定價問題日趨受到監管關注
過去,機構投資者在初步詢價階段“抱團壓價”,導致新股出現低價、低市盈率發行,上市后股價快速飆升。
為打擊此類干擾新股發行秩序的行為,2021年9月,上交所和深交所修訂了注冊制下新股發行詢價相關細則(以下簡稱“詢價新規”),將最高報價剔除比例下調,簡化突破“四值孰低”定價時的發行要求。
在“詢價新規”和市場化博弈下,一些買方機構為成功獲配,采取高報價策略,市場上出現大量偏離正常值的高報價。這種趨勢進一步拉高新股發行價,導致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頻繁出現首日破發現象。
5月13日,證監會發布名為《優化公募基金注冊機制 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最新一期機構監管情況通報,其中提到對符合定價能力弱、新股發行報價明顯不合理的基金管理人在法定注冊期限內采取暫停適用快速注冊機制、審慎評估、現場核查等審慎性措施。
不僅公募基金,監管部門正在落實對其他買方機構的新股報價亂象整治。5月11日,中證協對西部證券睿赫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列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列入限制名單時間自2022年5月12日至6月11日。根據公司公告,思特威以發行價31.51元/股在科創板上市,詢價過程中西部證券睿赫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報出960元/股的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