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孫梅欣
作為閩系房企中未上市的民營房企,融僑集團近期因債務壓力申請了一筆境內債展期。
6月1日晚間,融僑集團發布公告,召開“19融僑01”2022年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會議同意通過所有未償付本金兌付時間,調整為2023年6月3日,即延期一年。
“19融僑01”發行于2019年5月30日,公開發行規模合計20億元,期限5年,當期票面利率6.5%,本期債券的兌付日為2024年6月3日,若債券持有人行使回售選擇權,則其回售部分的兌付日為2022年6月3日。
會議通過后,發行人將以6.5%的票面利率,兌付2021年6月3日-2022年6月2日期間本期債務全部利息,兌付日為2022年6月3日。
債權人同意展期的一大原因,是融僑需要為該期債券追加增信保障措施。
在通過全部本息的后續兌付工作后,發行人也就是融僑要將持有的淮安、福建、廈門、龍巖、成都、太倉、上海等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及上述股權對應的全部收益,為本期債券提供質押增信。
另外,融僑還要承諾增加實控人林宏修為“19融僑01”的還本付息提供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承諾全資子公司上海寶鋼長寧置業有限公司所持上海融僑商務中心A.F.A項目回款資金,在扣除開發貸、工程款、法定稅費及其他必要成本后,優先用于償還“19融僑01”的債券本息及其他相關費用。
除上述議案內容外,這場會議涉及的另外4項議案中,3項通過,1項未通過。
通過項目包括《關于豁免“19融僑01”觸發交叉違約相關義務的議案》、《關于發行人承諾“不逃廢債”的議案》、《關于進一步調整債券本息兌付安排及增加增信保障措施的議案》以及關于豁免本次會議召開程序等相關要求的議案》。
未被通過議案則是《關于有條件同意調整“19融僑01”回售兌付方案的議案》。
6月1日早間,融僑集團公布的“19融僑01”實施結果顯示,在回售登記期即今年的5月18日-20日期間,回售登記數量為1998512手,回售金額約為19.98億元。隨后融僑集團決定對本次回售債券不進行轉售。
作為成立于福州的閩系房企,在早前閩系房企集中擴張、上市期間,融僑顯得頗為低調,因此融僑也是目前閩系房企中的未上市民營房企。
2021年融僑集團的《2021年度公司債券報告》顯示,去年公司合約銷售額303.09億元,其中權益銷售金額216.28億元。公司營收206億元,剔除預收賬款后資產負債率為60.98%,凈負債率為74.46%,現金短債比為1.04,在“三道紅線”的綠檔范圍內。
截至2021年末,公司有息負債規模約為272.69億元,同比下降33.66%,1年內到期負債占比24%,1-2年內到期負債占比21%,2年以上到期負債占比55%。
目前除了上述展期一年的“19融僑01”外,今年3月完成對“20融僑F1”10.3億元回售債券的兌付。根據DM債查通數據統計,2022年融創需待償還本金3.125億元,待償還利息4.4997億元。
不過,受到近年來房地產行業整體調整影響,經營性現金流壓力也有所呈現。受到疫情反復影響,購房需求被進一步壓縮,地產項目銷售回款不及預期。
據悉,除“19融僑01”獲得展期一年外,平安信托發布稱,旗下的安遠9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產品借款人武漢融僑置業有限公司,未能償還2022年5月18日到期的本金5.99億元及對應利息。
據了解,目前武漢融僑和平安信托還在溝通當中,將出具《債務清償承諾函》,將采取包括申請展期,加快項目開發建設,以項目再融資、銷售回款收入還款等方式進行償還。
就在宣布債券展期同時,近期一份《關于集團副總裁及以上人員暫停發薪的通知》顯示,為紓困當下階段困難,集團副總裁及以上人員(含總裁、地產集團總裁、產業集團總裁)主動提出,暫停發放2022年5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間薪資及福利,簽發人包括地產集團總裁林開啟、產業集團總裁林開杰等。
對此,融僑集團相關人士回應界面新聞稱,停薪為總裁及副總裁的個人主動行為,旨在與公司共克時艱,普通員工的薪酬水平到目前為止維持正常,工資、去年年終、績效均正常發放。
在市場層面,進入4月下旬以來,多個重點城市出臺了市場調整政策,包括杭州、南京、福州等熱點二線城市均出臺了多項樓市支持政策,但購房信心還有待繼續恢復,銷售端對房企目前面臨的現金流壓力,起到的緩解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