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日前,抖音電商平臺發布公告稱,禁止“安耐曬”等3個品牌的新商家入駐以及新發商品,原因是這3個品牌存在著大量的消費者假貨舉報和售后投訴。這是怎么回事?
月銷10萬+,國產“安耐曬”被禁
公告顯示,由于“安耐曬”“HLZM”“DVIP”在抖音平臺開設的店鋪,普遍存在大量消費者假貨舉報、售后投訴等影響消費者購物體驗的問題,平臺為保障消費者權益,自5月30日,將禁止這3個品牌的新商家入駐及新發這3個品牌旗下的商品。

對此,有不少消費者表示疑惑,“安耐曬不是資生堂旗下的防曬品牌嗎,為何也被禁了?”
經過青眼查證,此“安耐曬”非資生堂旗下品牌,而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品牌。至于為何提到“安耐曬”時,消費者的第一反應會是資生堂旗下防曬品牌,有著一些歷史淵源。
公開資料顯示,安熱沙ANESSA成立于1992,是資生堂旗下的專業防曬品牌。對此,青眼向資生堂中國相關負責人進行求證,對方告訴青眼,“資生堂集團旗下的防曬品牌ANESSA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商標名為‘安熱沙’,在中國香港地區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商標名為‘安耐曬 ’(安耐曬的繁體字)。此次抖音禁止的‘安耐曬’品牌與資生堂旗下的‘安熱沙’品牌無任何關系。”
根據中國商標網信息顯示,“安熱沙”第3類商標所屬資生堂集團,該商標由資生堂集團在2007年注冊申請成功。另根據國家藥監局進口特殊化妝品查詢平臺顯示,安熱沙第一款進口防曬產品的注冊批件時間即為2007年。
山東一位資深的化妝品代理商也告訴青眼,正是由于在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這款防曬霜是以“安耐曬”為名,所以在ANESSA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前,就已經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認知。“由于ANESSA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時是以‘安熱沙’的商標名進行注冊和使用的,因此導致消費者有時也分不清楚。”
根據中國商標局信息顯示,自然人李洵于2013年7月首次對安耐曬第3類商標進行了申請,并于2015年1月獲得了注冊。目前該商標的狀態顯示為“撤銷/無效宣告申請審查中”。這意味著,有第三方對該商標提出了撤銷/無效宣告的申請,但根據《商標法》相關規定,該商標目前仍然有效。

此外,資生堂集團則分別于2021年8月和12月進行“安耐曬”第3類商標的注冊申請,但目前商標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
今日下午,青眼以“安耐曬”為關鍵詞在抖音上搜索時,顯示出的相關商品大多為“安熱沙”。不過,青眼還是在抖音上發現了一條賬號為“安耐曬官方旗艦店”的導流視頻鏈接,點擊后,該鏈接直接跳轉為淘寶平臺上一家名為“安耐曬全球優選”的企業店鋪。該店鋪中所銷售的安耐曬小金瓶60ml售價僅為98元,且產品標題附帶“安熱沙”字眼,月銷量超過10萬件。而安熱沙天貓旗艦店中的小金瓶(60ml)的售價則為218元(券后為208元)。
根據安耐曬全球優選的客服介紹,安耐曬為國產品牌,該客服還出示了“安耐曬”的商標注冊證,注冊人即為李洵。

迪奧和海藍之謎也被蹭?
除了“安耐曬”,此番被禁的另外兩個品牌“DVIP”“HLZM”,則是蹭了迪奧與海藍之謎。
青眼以上述關鍵詞在抖音上搜索時,不少種草視頻和店鋪中宣稱,“法國(迪奧)上海有限公司全新Dvip天鵝絲絨口紅”“HLZM則宣稱為海藍之謎(英國)有限公司”,且價格不菲,如Dvip天鵝絲絨口紅售價299元。并且,從外觀上看,“DVIP”的口紅與LVMH集團旗下迪奧口紅非常相似,“HLZM”旗下產品則撞臉雅詩蘭黛集團旗下的貴婦品牌“海藍之謎”。


企查查顯示,法國(迪奧)上海有限公司和海藍之謎(英國)有限公司的注冊地均在中國香港,且注冊日期均在2021年10月,前后僅相隔2天。
更為巧合的是,中國商標網信息還顯示,“DVIP”和“HLZM”第3類商標所屬權均為自然人“許志剛”所有。“DVIP”于2020年6月申請注冊,2021年2月通過注冊;“HLZM”則是于2020年1月申請,同年9月注冊成功。


不過,目前在抖音上,“DVIP”和“HLZM”兩個品牌的產品已所剩不多,僅在“尚億化妝品個體店”“HLZM海迷護膚個體店”等個別店鋪中有售。青眼查詢得知,這些店鋪的運營資質均為個體戶。
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安耐曬”“DVIP”“HLZM” 3個品牌雖然取得了合法的商標注冊申請,但是也明顯有蹭知名國際品牌之嫌。因此,“被大量消費者舉報也屬情理之中。”
商標不是“遮羞布”
事實上,類似于“安耐曬”,讓消費者傻傻分不清的品牌并不少見。
此前青眼調查了解到,ColourPop天貓旗艦店、熊野職人旗艦店等所銷售的產品,實際均是國內企業生產。例如,ColourPop天貓旗艦店的產品歸屬為廣州黛洛妃化妝品有限公司在2014年所創立的美妝品牌ColourPop,并不是消費者所熟知的美國彩妝品牌ColourPop。但前者已在2018年取得了“ColourPop”第3類商標的所屬權。
前不久,湖南一男子網購洗發水意外收到“潘飄飛絲”,洗完后頭皮出現瘙癢而沖上微博熱搜榜。據媒體報道,“潘飄飛絲”商標所屬廣州某化妝品公司曾因假冒注冊商標罪、侵害商標權多次被起訴。
正因為這些產品不僅從產品名到包裝設計“撞臉”知名品牌,具有迷惑性,而且部分產品質量堪憂,因此,電商平臺下達禁令。據青眼不完全統計,去年1月至今年1月底,抖音電商已先后發布了13個與化妝品經營相關的管理細則。
不僅是抖音,快手在美妝行業監管上也出臺了相關規定。譬如,其在今年3月發布了《美妝行業宣傳規范》公告,全面禁止絕對化、夸大、虛假、醫療、庸俗等用語,并提出“帶貨達人不得過度承諾商品效果、功效和售后政策”以及“不得過度宣傳‘平替’”等條例。
毫無疑問,平臺均有意規范管理帶貨生態,促進平臺的健康發展。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不管理,那么電商平臺則將成為假貨滋生的溫床。”
對企業而言,商標是臉面,也是強有力的競爭工具和維權利器,但絕不應該成為碰瓷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