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冕財經 易鳴
編輯|陳澗
5月末,處于上市靜默期的萬物云,還未有任何進展。
但是,萬物云背后的股東,逐一揭開了面紗。除了萬科系的人馬外,還有身陷困境的58同城姚勁波、陽光城林騰蛟等人。
然而,媒體發現,這場上市盛宴的大贏家,或許會是萬物云的CEO朱保全。
據樂居財經計算,朱保全在萬物云的直接持股比為3.18%。以當前估值919億元至1048億元、PE約50至60倍估算,朱保全的賬面身家將超過29億元。有自媒體推測,這個賬面身家,將超過郁亮與王石,成為萬科“新首富”。
雖然不知“新首富”是否屬實,朱保全早已是萬科的“打工皇帝”。
據招股書顯示,朱保全除百萬年薪外,留任、酌情花紅等收入在2019年至2021年均在千萬以上。如果萬物云上市成功,朱保全的身價將會劇增。
所以,作為一個打工人,要怎么才能成為下一個朱保全?
一次重要的轉身
朱保全原本也是地產“老兵”。
48歲的朱保全,在萬科干了超過22年,其中,在萬科物業就待了12年。2011年,朱保全從萬科地產抽身,做起了物業事業部首席執行官、集團副總裁。
還未更名“萬物云”的萬科物業,早期在萬科體系中,只能算一個“小公司”。
“我當時在地產公司做總經理的時候,100萬的簽字都是授權給副總簽的,到了物業公司做集團總經理,我簽字要簽5萬塊錢的報銷,那種心理落差其實還是非常大的。原來數的數都是以億為單位的,到了物業數的數都是以萬為單位。”朱保全曾對媒體提到。
為什么朱保全會從當時的風口行業“地產”,轉向看似吃力不討好的物業?
一方面,在2007年,房地產處于火爆時期。當時,萬科的管理層想解決地產與物業間盤桓交錯的債務問題。于是,開始著手拆分物業公司。2009年,萬科集團正式成立物業事業部。
2011年,朱保全接手萬科物業。“那輪變革啟動請了一個五大行的高管,但經過兩年時間,內部還是出現了一些不是特別順的情況,后來才讓我過來繼續推動這個變革。”朱保全解釋說。
另一方面,朱保全主動選擇轉換賽道。“前面一直做房地產,后來提前感受到了將來地產公司要不行,六年前開始轉行做物業了。”朱保全曾說。
這都是表面原因,但另一個關鍵是,當時的萬科,正迎來階段性巨變。
就在朱保全接手萬科物業的那一年,60歲的王石赴美留學,萬科進入郁亮時代。郁亮開始瘦身,并強調:“1998年到2010年是中國房地產的上半場,下半場,房子的投資屬性將被弱化。”
新舊管理層交替,正是“打工人”的機會。要知道,在王石時代,朱保全雖在地產任區域總,但在當時,人才輩出的萬科系中,朱保全不算拔尖。
轉向萬科物業,是朱保全的一個機會。抓住了,就是集團重點板塊的負責人,抓不住,大不了跳槽。
做“辛苦”的事
“新時代的企業需要有新時代的英雄。”郁亮曾說:“過去有朱保全、張旭,今天有王海武,未來相信也還會有更多其他人。”
萬科分為八大事業集團(七大區域+物業)和商業(印力)、物流等七大事業部,其中,萬物云就與七大地產區域集團并列為事業部。
長期以來,萬科的區域總調動頻繁,但物業總的位置卻長期由朱保全一人把守。
物業并不是個肥差。一位曾在萬科物業工作的人士對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研究員表示:“在一線城市,萬科物業的工資總體來說低于地產公司。”但朱保全長期在物業公司,未曾離開。
直到2015年,物企上市迎來一波小高峰。朱保全的機會來了。
“那時候物業還挺苦逼的,物業公司一上市之后,在香港市場最低的市盈率都有25倍,地產公司都是七倍八倍,物業公司忽如一夜春風來。”朱保全在2016年時對外說到。
2018年起,上市物業數量猛增
十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朱保全底氣十足。有記者提問“你怎么說服郁亮(上市)”,朱保全敢于回應稱:“不需要說服郁亮。是萬科集團分拆萬科物業,受益人是萬科股東。”
朱保全一直是萬科物業的話事人。上述人士對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研究員表示:“兩年間,郁亮從來沒有出現過,基本都是朱保全在萬科物業露面。”
多數時候,朱保全還要出面與地方政府、房企、銀行洽談。比如今年3月,祝九勝、朱保全與招商銀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去年6月,中交董事長李永前會見朱保全;去年6月,朱保全與湖北國企聯投集團洽談合作等。
2021年時,朱保全說:“前兩年,地產大佬都說物業是房地產商的未來,結果今年出了問題,就把物業給賣了,所以我現在也不知道物業是不是未來。”
可以預見的是,物業不一定是房企的未來,但一定是朱保全的未來。
曾與左暉惺惺相惜
朱保全的格局,和已經離世的貝殼創始人左暉很像。
物業與中介相似,大多是“累活”,還會頻繁遭遇與業主的矛盾。以至于在疫情時期,物業公司受到外界好評。但朱保全仍說:“千萬別自我感動。疫情一過去,大家該怎么認為,還怎么認為。”
10來年的物業從業經驗告訴朱保全,物業就如中介行業一樣,一直受到外界刻板評價,但又無力改變。
朱保全曾在萬科物業的全員信中提到:“左暉先生回復上海加盟商客戶投訴的帖子感同身受,房產經紀行業以技術提升質量的路有多難,在空間服務的路上只有更難。”
在2016年,左暉就因上海市消保委通報的上海鏈家在房產中介服務中存在的亂象一事,焦頭爛額。當年事發后,上海鏈家二手房房源廣告全部下架,所有金融產品也全部暫停。
萬科物業也曾遇到不少負面爭議。
近年來引發最大關注的莫過于錦旗事件。“干啥啥不行、收錢第一名”,2020年9月,寧波中梁首府的萬科物業辦公室收到了業主的“錦旗”。
然而,寧波萬科物業在留下 “青山綠水,江湖再見”的聲音后,申請退出這個小區。“最近有一些錦旗火了。”不久后,朱保全在公開場合提到:“公告發出后上了微博熱搜,因為形成了一個對行業的討論。如果冷靜下來,看行業是什么,這樣會很有價值。”。
一個月以后,寧波萬科物業稱,根據社區意見征詢結果,寧波中梁首府小區80.41%的業主希望該公司繼續為小區提供物業服務。
在物業從業十多年間,朱保全一直試圖向外界證實:物業公司是業主的管家。物業的價值,是幫助業主不動產資產的保值增值。
這與左暉“改變中介行業,讓市場更正規和透明”的想法相似。他們都期待改變行業的刻板印象,并賦予行業更深刻的屬性。2020年,萬科物業改名為萬物云,成為“科技屬性”的公司。盡管萬科的科技屬性仍存在爭議,但確實已從一家常規的物業公司框架中跳出。
左暉與朱保全的聊天截圖。圖片來自朱保全的微信朋友圈
在左暉去世時,朱保全發朋友圈悼念,配文引述巴菲特傳記中的文字:“在又長又濕的雪道上滾動著”。
在附上的圖片中,是左暉曾對朱保全說過的話:“我們只是走了一小步,希望這一小步對所有‘又臟又累’的活、所有堅持創造長期價值的組織都是一個小小的激勵。”
參考資料:
1.朱保全專訪,《住宅與房地產》,2016年
2.朱保全JUMP大會演講實錄:「物業公司本質是一個GP」,一勺言,2020年
3.五四青年朱保全,《經濟觀察報》,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