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了制造業、服務業、建筑業的綜合PMI產出指數明顯上升。5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錄得48.4%,較4月份上升5.7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6%,雖低于50%榮枯線,但比上月上升2.2個百分點。
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7.1%,比上月上升7.1個百分點;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2%,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但仍在榮枯線上。
從行業情況看,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住宿、其他金融、租賃及商務服務、生態保護及環境治理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繼續低于榮枯線。
部分行業產能利用率、開工率回升,個別行業仍不理想。比如,全國高爐煉鐵產能利用率(247家)繼續上升,目前,已高于4月份,但仍低于上年同期。江浙地區滌綸長絲開工率雖然自5月以來有所恢復,但仍顯著低于上年同期,也低于1月中旬到4月上旬的水平。5月26日,該指標僅恢復至76.65%、上年5月份均在91%以上,今年以來大多數時候則在80%-94%之間。
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5月份較4月份有所回落,顯著低于上年同期。螺紋鋼主要鋼廠開工率在5月份繼續下降,目前開工率顯著低于上年同期。
二線、三線城市商品房銷售有所改善。5月份,30大中城市商品房的日均成交套數和日均成交面積都有所回升,雖然同比仍在下降,但降幅收窄,環比恢復正增長,4月環比增速分別為4.35%、4.38%;從周度來看,5月份首周,商品房銷售沒有因為端午小長假而回升,反而大幅減少,此后三周環比持續為正,銷售逐周改善。
二線、三線城市銷售出現改善,不僅日均成交套數同比降幅收窄,環比增長也轉正,分別為5.92%和5.16%;一線城市因疫情原因商品房成交套數同比上年和環比上月都呈負增長。
存銷比在5月最后一周也出現明顯回落。10大城市商品房存銷比從4月25日-5月1日當周的81.93下降為5月23-5月29日當周的72.92。盡管如此,目前存銷比仍遠高于上年平均43.6的水平(存銷比=當周可售套數/近三周成交套數平均值)。
貨物運輸已經逐步修復至正常水平。4月份備受關注的貨運問題明顯改善,5月以來,全國交通網絡總體通暢。
據交通運輸部公開信息,自5月4日起,全國臨時關閉關停的高速公路收費站、服務區實現動態清零;自5月10日起,因疫情防控導致物資運輸受阻的村莊數實現動態清零。
鐵路和公路貨運量較4月有明顯上升。與4月18日相比,5月24日高速公路貨車流量上升約10.9%;鐵路、公路貨運量分別增長9.2%和12.6%,均恢復至正常水平九成左右。近一周,全國郵政快遞日均業務量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水運貨運量也好于4月份。5月1日-24日,全國重點監測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7.9億噸,環比4月同期增長4.2%,同比去年5月下降0.7%;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769萬標箱,環比4月同期增長5.4%,同比去年5月增長3%;長三角港口集裝箱日均吞吐量25.47萬標箱,環比4月日均增長4.4%,同比去年5月日均增長1.2%;其中上海港集裝箱日均吞吐量10.75萬標箱,環比4月日均增長4.6%,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日均量的84%,并繼續呈恢復性增長態勢;長江三峽和西江長洲船閘共通過貨物2550.7萬噸,環比4月同期增長14.1%,同比去年5月下降0.4%。
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5月份反映物流運輸不暢的企業比重較4月下降8.0個百分點。
消費較4月有所改善,但同比大概率仍是負增長。5月,日均觀影人次和日均電影票房分別環比上漲36.92%、30.69%。但是,全國觀影人次和電影票房同比繼續負增長,且降幅進一步加大,以日均觀影人次和日均電影票房計算的5月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至82.67%和84.33%。
地鐵客運量回升的城市數量顯著增加。在有統計的18個城市中,5月份,日均地鐵客運量環比4月實現正增長的城市數達到15個,增加了9個。但是,日均地鐵客運量同比上年實現正增長的城市數仍然只有1個,和上月持平。
乘用車銷售預計也好于4月份。截至5月25日,乘聯會已經公布了5月前三周的乘用車的當周日均銷量數據,這三周均顯著好于4月前三周,但仍弱于上年同期。
整體來看,5月經濟運行較4月出現了明顯回升,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大概率已經見底。考慮到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全面推進復工復產,與此同時,穩住經濟大盤的各項政策陸續落地,可以預計,6月份經濟還將進一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