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財政部周一召開全國財政支持穩住經濟大盤工作視頻會議,會議透露,截至5月27日,已累計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85萬億元。財政部要求,確保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在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3.65萬億元,與上年持平。按照財政部的要求,剩下的1.8萬億元將在一個月內基本發完。
會議指出,3月尤其是4月以來,新一輪疫情和國際局勢變化等超預期因素疊加,給恢復勢頭良好的我國經濟帶來不小沖擊。各級財政部門要準確把握當前財政經濟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穩增長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
會議從財政角度提出八項穩增長措施,包括進一步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并擴大支持范圍、支持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健康發展等等。
“要繼續做好疫情期間地方債代操作工作,省級財政部門要抓緊調整專項債券發行計劃,合理選擇發行時間,加快支出進度,確保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在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力爭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財政部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一周之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今年專項債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支持范圍擴大到新型基礎設施等。財政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劃定發行時間窗口,體現了財政政策靠前發力穩增長。
根據財政部此前部署,今年專項債券繼續重點用于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社會事業、城鄉冷鏈等物流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大領域。
據海通證券的統計,截至4月25日,新增專項債投向市政和產業園區的比重超40%,投向基建的比重近20%,投向棚改的比重也超10%,三者合計超過7成。
投向新基建的占比較小,根據中泰證券的一項研究,今年一季度投向新基建的新增專項債僅占發行規模的0.2%。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專項債支持范圍擴大到新型基礎設施后,預計未來投向新基建的專項債規模將會有所增加。
從地方層面看,據興業證券統計,截至5月27日,發行規模超千億的共5個省份,分別為廣東(3275億元)、山東(2021億元)、河南(1529億元)、河北(1451億元)、浙江(1095億元),此外,四川、江西、福建、安徽發行額度也相對較高,均超過8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