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潮汐商業評論 Silense
編輯|Ray
辦公室里,部門經理正在安排晚上的商務宴請,他讓大家建議,今晚用什么酒水比較合適。
小張建議“現在醬酒比較流行,選醬酒吧。除了茅臺,還有習酒、郎酒、國臺酒。都是老字號了,客戶應該也認可啊”
旁邊95后的小李插嘴道:“現在肆拾玖坊、衡昌燒坊也挺火的,要不試試這個?”
經理一愣,“平時我不怎么喝酒,現在醬酒都有這么多品牌了?那除了茅臺之外,還有哪個更好一些呢?”
小李和小張頓時啞住了!
01 鐵打的冠軍沒亞軍
近幾年,國人在白酒上的口味可謂是越來越重。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葉,以汾酒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風靡全國;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到本世紀初,五糧液崛起,濃香型白酒開始香飄四方;從2004年開始,茅臺成為白酒行業的“扛把子”,從而帶動醬香型白酒的火爆期來臨。
近日,業內知名研究機構權圖醬酒工作室發布《2022年度醬酒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醬酒產能約60萬千升,約占中國白酒產能的715.63萬千升的8.4%。但就是這僅僅8%的產能,貢獻了1900億元的銷售收入,約占我國白酒行業銷售收入6033.48億元的31.5%;實現利潤約780億元,約占我國白酒行業利潤1701.94億元的45.8%。
而在2018年,醬酒的產能占比、銷售收入占比和利潤占比數據約為4%、20%和35%。
由此可見,近幾年來,醬酒的各項指標均大大高于行業數據。尤其是在行業龍頭茅臺的帶動下,醬酒熱度持續升溫。業內人士甚至斷言,“未來五年,醬酒產能決定企業發展。所謂醬酒的營銷和品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業擁有足夠的產能與存量。”
同時,醬酒以稀缺性所展示出高附加值屬性也吸引了眾多資本炙熱的目光。
但在“A股第一股”茅臺的價值輻射下,醬酒陣營中還存在一個比較尷尬的現象:雖然“行業老大”打遍天下,但是“行業老二”卻遲遲未能出現。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21年按上市公司銷售收入來看的中國白酒品牌分布,前十名中只有茅臺為醬酒企業,其余醬酒企業竟然無一入選。
并非是醬酒小伙伴們不能打,在資本市場上,郎酒、國臺酒業等紛紛申請IPO,就連一些醬酒新貴們也喊出要上市的口號,但“醬酒第二股”始終千呼萬喚不出來。
02 老牌勁旅,迷失資本路
本來,有望摘得這一榮譽的,應該是醬酒行業的資深玩家——郎酒。
早在2007年,郎酒就計劃上市,并成立郎酒股份有限公司,但當年因企業規模、經營業績等影響,暫停IPO。
2009年,郎酒就被列入當年四川省重點上市培育第一批企業名單,再次沖擊IPO,但多年來并無實質進展。
2020年,郎酒第三次啟動了IPO之旅。根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郎酒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74.79億元、83.48億元、93.37億元,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12億元、21.66億元、25.00億元。
此外,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曾公開表示,2021年,公司銷售回款超150億元,醬香白酒銷量1.1萬噸,2022年醬香白酒計劃投放量1.3萬噸至1.5萬噸。
從業績上來看,郎酒可以說已經躋身白酒企業第一陣營。但這樣的業績卻遲遲打動不了證監會。在2022年4月28日,證監會本年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終止審查企業名單,郎酒赫然在列。
圖/郎酒官微
郎酒的第三次IPO之旅,再次草草收場。
雖然,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郎酒為主動撤回申請。郎酒方面也向媒體表示,原計劃募集資金項目已建成,所以暫停上市。
這個說法很難自圓其說。在去年6月份,郎酒仍然急匆匆地更新招股書,并公布了2021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實現大幅提升,分別同比增長293.44%和10679.76%,急切之心顯露無遺。僅僅半年以后,郎酒就不再需要上市了嗎?
2011年開始,郎酒就進入了“百億俱樂部”。但是,此后一路低走,十年之后,還沒重回百億。醬酒熱里,眼看前頭的茅臺一騎絕塵,背靠茅臺大樹的習酒,也在穩扎穩打擴大產能;眼看后面的國臺酒、金沙酒虎視眈眈準備超越。
難道這個時候,郎酒不再需要上市了嗎?恐怕不盡然。
2021年,證監會曾向郎酒發出53個詢問,其中非常核心的問題涉及歷史遺留問題:當初郎酒的國企改制是否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是否合法合規;作為最重要的無形資產,“郎酒”品牌是否真正屬于企業,是否仍和當地政府存在爭議。
直到終止IPO,在這樣的焦點問題上,郎酒并沒有給予明確的答復。
與郎酒懷揣一樣對IPO“求而不得,輾轉反側”的還有國臺酒業。國臺酒業先后兩次提出IPO申請,但在2021年6月,也主動申請終止。
至此,“醬酒二當家”花落誰家,仍然撲朔迷離。受各種原因影響,白酒企業IPO難度系數在肉眼可見地變大。不過,這并沒有使更多入局者的興趣有所降低,而且時間越久,越多的“醬酒新貴”也逐漸表達了對資本市場的欲望。
肆拾玖坊就是其中之一。
03 “新人”入局 是自信還是忽悠?
2021年,肆拾玖坊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
2021年4月,肆拾玖坊成立6年以來首次融資,融資額度超過1億元,融資估值達50億元。3個月以后,肆拾玖坊再次完成6億元B輪融資,這次估值80億元。
但真正最引起爭議的,還是肆拾玖坊的“傳銷式”的銷售模式和“大躍進式”的發展規劃。
資料顯示,肆拾玖坊品牌創始人張傳宗在聯想集團工作15年,并大量接觸到“互聯網公司和互聯網業務模式,播下了關于互聯網企業認知的種子”。
2015年4月開始,離開聯想的張傳宗召集了49位股東,以眾籌方式籌集了500多萬元初始資金,于當年7月份創建該公司。這49位股東中,大多數來自IT行業,甚至還有著名的舞蹈家楊麗萍。
在肆拾玖坊內部,總部叫做總舵,49個股東每人還要以眾籌的形式再最少成立一個分舵,每個分舵要再發展100人眾籌成立堂口,堂口每個人要再發展100人成立社群。至于參與眾籌成員的賺錢的方式,主要有股權分紅,拿貨越多分紅比例越高;其次是內部價差賺錢;最后還有股東獎勵。
對于自身的運營模式,肆拾玖坊聲稱:“肆拾玖坊研究華為的全員持股;聯想的渠道架構、賦能式的運營,體驗式的營銷;小米的爆款思維,粉絲經濟,參與感;OPPO和VIVO的廠商一體?!?/p>
圖/肆拾玖坊官微
很多人疑惑,學了這么多企業,為什么唯獨不學習一下先進的酒企。
還有人認為,這更像是“一個披著互聯網外衣的傳銷機構”。
對此,張傳宗予坦言,“因為我們有眾籌、眾創;我們多人開店,朋友也多,還邀請用戶來茅臺鎮,一來就是幾百人;我們還有酒文化,還統一服裝,乍一看是挺像傳銷的。”但是,“新時代的新物種都容易被誤解,用戶體驗要求人多,線下社交活動多?!?/p>
如果被認為是傳銷只是誤解的話,那肆拾玖坊的“大躍進式”的發展規劃則讓人疑惑。
2021年4月,張傳宗公開向媒體表示,“十四五”的目標是完成公司的IPO上市,打造營收上百億,一個市值達千億的上市公司,并爭取進入中國酒業10強。
據張傳宗介紹,創立6年,肆拾玖坊以116%的年增速快速發展。根據肆拾玖坊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財年,肆拾玖坊銷售額突破10億元,2020財年銷售額達20億元。
圖/肆拾玖坊官微
目前,中國白酒企業千億市值的企業分別有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瀘州老窖、洋河股份和古井貢酒6家企業,他們的建廠歷史均超過了60年。
十四五末,肆拾玖坊的創建時間為10年。
當年,茅臺從20億達到百億,用了7年。五糧液用了11年、山西汾酒用了10年、瀘州老窖用了6年、古井貢酒用了9年。
按照肆拾玖坊的規劃,只有洋河股份才是自己學習的榜樣,2008年開始,洋河股份從26.82僅僅用了3年就達到了127.4億的營業收入。但那個時候的洋河現象取決于當初成功的“全國化”戰略,而肆拾玖坊的產能似乎尚不足以支撐這樣的戰略展開。
根據規劃,預計到2025年,肆拾玖坊要實現年產能5萬噸、儲能20萬噸。
在肆拾玖坊官網,肆拾玖坊介紹自己“目前已建成萬噸以上產能和四個儲酒基地,躋身茅臺鎮醬酒生產企業前列?!?/p>
但是在百億營收級別的醬酒企業中,萬噸產能顯然是不入流的。
為了解決發展瓶頸,肆拾玖坊在產能建設上豪擲重金。2022年4月2日,肆拾玖坊萬噸釀酒基地蘭家灣項目奠基儀式在仁懷市茅臺鎮椿樹村蘭家灣舉辦。該項目預計投資額50億元,一期工程計劃年底投產,實現5000噸大曲坤沙醬酒產能;二期工程建成之后,項目總產能將達到約1.2萬噸。
按照這個產能規模,項目建成后,肆拾玖坊才有望挺進行業第二梯隊。但是自有產能未到位之前,肆拾玖坊只能依靠租賃窖池、聯盟釀酒等方式委托代加工。
這對于一個矢志成為千億市值的企業來說,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04 寫在最后
6月1日起,白酒的新國標即將實施。從此“調和酒”“非糧食酒”等品類產品將退出白酒行列。這對醬酒來說,利好多多。
雖然沒有科學數據證明哪個品類的白酒更益于健康,但“純糧釀造、不添加”的醬酒似乎得到了酒友的認可。這其中固然有醬酒逐漸的品牌積累,但是其他品類白酒所犯下的急功近利、忽略品質等錯誤也“出力”不少。
所以,醬香熱潮之中,并非一片歌舞升平,不論是以郎酒為代表的“老派”,還是以肆拾玖坊為代表的“新派”,都要在醬酒熱中學會冷思考。
如果企業把醬酒這個產業,當做是一個長期的巨大機會。那就一定要摒棄炒作概念,學會杜絕投機,才能真正看到這個賽道深度背后的真實價值。
最終小李還是按照經理的決定,去買了某高端白酒品牌。
“還是買大家都認可的品牌保險點,最起碼不出錯?!毙±钤诼飞线€不斷回想著何經理的話,“那些品牌沒什么出挑的優勢,客戶看不到我們的誠意。”
小李心想:“好像真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