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鄭小琳
今年以來,陶瓷行業因成本壓力頻繁上調售價。
近日,新明珠集團、宏宇旗下宏陶陶瓷均發布漲價函。其中,陶瓷頭部企業新明珠陶瓷發布的產品調價函顯示,“決定于2022年6月1日起,對瓷片及小地磚產品在該公司制定的2022年開單價基礎上調升約6%。”
對于調價原因,新明珠陶瓷表示,“繼去年以來受政府雙碳、減排及限電政策影響,今年建材行業在天然氣和原材料等方面的價格大幅繼續上漲,導致公司生產經營成本大幅提高。”
新明珠陶瓷稱,盡管公司盡最大努力通過降本增效等措施消化與承擔了部分成本,但仍無法緩解和承受成本大幅上升的重負。
此外,宏宇陶瓷調價通知也顯示,由于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仍然持續上漲,公司決定自2022年6月1日起,對部分產品、瓷片系列在現有價格基礎上上升5%,其他產品據實際情況而定。
2022年以來,受各地疫情、化工原料及天然氣漲價等因素影響,陶瓷行業成本壓力加劇,不少企業扛不住成本壓力,紛紛上調了產品價格。
具體來看,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受天然氣、煤炭價格漲價因素影響,陶企行業3月集中上調了產品價格。資料顯示,3月10 -3月12日,短短三天時間,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云南、安徽、廣東等省份超過30家陶瓷企業的瓷磚/陶瓦發布漲價函,漲幅普遍達到1~2元/平方米。
原材料方面,數據顯示,相比2021年末,2022年第一季度,用于陶瓷墨水、色釉料等產品生產的常用原材料金屬,如鋁、鋅、鈷、鎳、鐠、錫、銻等價格上漲了11%~45%不等。其中,3月末,鎳價達22.24萬元/噸,比2021年末上漲了44.05%。
與此同時,天然氣方面,廣東陶瓷產區多地天然氣價格出現上升。2月19日,據恩平市珠江天然氣有限公司調價通知顯示,自12日-19日,公司對園區企業的天然氣單價提價三次至5.48元/m3。據悉,未發出漲價通知前,當地氣價為3.75元/m3, 三次調價累計漲幅約46.1%。
針對天然氣的漲價,該天然氣公司曾指出,因上游各大碼頭提貨價格持續上漲,到貨成本已大幅超過公司供氣價格,加上國外市場原因和碼頭為保民生限量出貨等各方面因素,可能導致后續貨源緊張和提貨價格持續提高。
一位陶瓷行業分析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今年年初以來天然氣價格多數在2.5-3元/m3,相對處于較低位置,但春節過后,廣東陶瓷產區多地天然氣價格就上升到4.95元/m3,甚至突破5元大關,漲幅達1-1.53元/m3,若以生產800×800mm拋光磚為例,成本將增加1.6-2.5元/㎡。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上旬,全國流通領域液化天然氣(LNG)均價為7963.7元/噸,比上期下跌10.2元/噸,跌幅0.1%,盡管價格有所下跌,但仍處在高位。同時,截至今年5月初,天然氣漲價仍在持續,山東、福建、廣東等多地紛紛開始上調天然氣價格。
陶瓷作為建材家居行業的細分行業,對燃料、能源有著較高依賴性。然而,面對成本上漲,以及雙碳目標下對陶企生產要求的日益嚴苛,部分陶企也在探索新方向。
資料顯示,蒙娜麗莎、科達、薩克米、SITI B&T、Porcelanosa(寶瓷蘭)等國內外多家頭部陶企已啟用氫能的相關應用和研發,國內幾大窯爐公司也將氫能等非化石燃料作為窯爐能源替代的研究方向。
但短期內,由于成本大幅上揚,陶瓷企業依然面臨盈利難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