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異觀財經 夜叉白雪
成立12年之久的愛奇藝,終于迎來了第一次季度盈利。
5月26日美股盤前,愛奇藝發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財務業績報告。財報顯示,一季度歸屬于愛奇藝的凈利潤為1.7億元,這是愛奇藝成立以來首次實現盈利。
作為長視頻平臺的代表,愛奇藝的首次盈利額外備受關注,可謂給長視頻行業注入一劑強心劑,資本市場也用股價大漲給出了積極反應。
那么,愛奇藝的盈利是“曇花一現”?還是長視頻行業的春天已來?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12年后,愛奇藝實現歷史上首次季度盈利
想要了解愛奇藝的盈利是否可持續,需要回歸對企業基本面的分析。這次愛奇藝的業績答卷具體是怎樣的呢?
首先,營收73億元,連續4個季度環比下滑。
財報顯示,一季度愛奇藝實現72.77億元的營收,超出市場預期的72.2億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愛奇藝本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的79.68億元,下降8.7%,較上一季度的73.89億元,下滑1.5%,愛奇藝季度營收已經連續4個季度環比下降。
從收入構成看,愛奇藝營收主要來源會員服務收入、線上廣告服務收入、內容分銷和其他收入幾個部分。本季度營收同比下滑,主要與線上廣告服務收入、內容分銷收入大幅下滑有直接關系。
財報顯示,愛奇藝一季度線上廣告收入13.3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9.17億元,減少30.3%,較上一季度的16.65億元,減少19.7%。需要指出的是,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幾乎各大互聯網平臺的廣告收入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愛奇藝線上廣告服務收入下滑幅度遠超百度和騰訊。
百度財報顯示,百度2022年一季度網絡營銷收入169.29億元,同比下滑6.4%,騰訊2022年一季度網絡廣告業務收入180億元,同比下降18%,均低于愛奇藝的30.3%。
其次,一季度歸屬于愛奇藝的凈利潤1.7億元。
財報顯示,一季度,愛奇藝實現運營利潤9340萬元,利潤率為1%;non-GAAP 運營利潤 3.3億元,利潤率為4%。一季度,歸屬于愛奇藝的凈利潤為 1.7 億元,超出市場預期,市場預期為凈虧損6.7億元;歸屬于愛奇藝的 non-GAAP凈利潤為1.6億元。
愛奇藝靠什么實現盈利,可持續嗎?
本季度盈利,是愛奇藝成立12年來,首次實現單季度盈利。那么,愛奇藝的盈利可持續嗎?
對于今年一季度實現盈利,愛奇藝表示主要得益于五點措施:優質內容的構建,精細化運營,提高效率,加強銷售能力,關掉或者減少沒有未來發展空間的業務。龔宇稱:“相信第一季度的表現可以復制,我們將持續采取上述舉措,保證公司未來中長期的盈利狀態。”
簡單來說,主要是通過提高會員價、裁員、減少綜藝、自制劇以及動漫等內容研發投入來實現。如果單純依靠控制各項成本和提價來實現持續盈利,從長期來看,很難行得通,無法持續。為什么這樣說?
首先,減少營銷開支、裁員降低成本,短期內釋放了盈利空間。
根據媒體報道信息顯示,去年底愛奇藝“史上規模最大的一輪裁員”的消息引發全網熱議,據《第一財經》報道,愛奇藝裁員比例在20%至40%之間。伴隨裁撤員工,愛奇藝的運營虧損也在收窄,到本季度運營利潤率轉正。
裁員能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愛奇藝在財報中也做出了解釋。由于營銷支出、與人員有關的報酬支出、基于股份的報酬支出的減少,銷售、總務和行政費用同比下降38%,由去年同期的12.01億元,減少至本季度的7.448億元;研發費用從去年同期的6.72億元,減少29%至本季度的4.75億元。
其次,優質內容是吸引和留住會員的根基,內容研發投入減少不利于長期發展。
自2018年Q3以來,會員服務收入成為愛奇藝第一大收入來源。財報顯示,一季度愛奇藝會員服務收入44.71億元,同比增長3.7%,環比增長8.5%,在總營收中的占比61.4%,創歷史新高。
會員服務收入作為平臺最大的收入來源,付費會員規模就成為衡量平臺的一個關鍵指標。該指標衡量的是已經注冊并付費訂閱以接受平臺服務的用戶數量。
財報顯示,一季度,愛奇藝季度日均訂閱會員規模達到1.014億,較上一季度凈增440萬。本季度愛奇藝訂閱會員規模呈現環比增長,一定程度上與國內疫情反彈有關,一旦國內疫情結束,愛奇藝訂閱會員存在一定的流失風險,畢竟這在愛奇藝的歷史中出現過。
2020年,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催生了“宅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人們被迫居家,線下娛樂活動受限,這讓愛奇藝享受到了疫情帶來的流量紅利,會員人數增加,進而推動了會員服務收入在2020年Q1出現了34.5%的同比增長。
不過,隨后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愛奇藝會員服務收入重現下跌至7%,到了2020年第四季度,訂閱會員大幅流失,愛奇藝訂閱會員規模總體是呈現了下滑的趨勢,其訂閱會員規模較2021年第二季度達到歷史峰值的1.189億,如今已經減少了1750萬。
這釋放了一個危險的信號,愛奇藝對用戶的吸引力和留存力不足,那1.189億的訂閱會員是否就是愛奇藝會員規模的天花板呢?
此外,隨著人們付費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為優質內容付費,也可以說優質內容是吸引和留存用戶的根基。愛奇藝也在優質內容上發力,此前迷霧劇場推出的《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都曾取得不錯的口碑和成績,但后來《淘金》的均表現平平。
今年一季度現實主義題材《人世間》可以說是今年以來的爆款,口碑和熱度都在線,但同是現實主義題材,以家庭、婚姻為主題的《心居》口碑表現一般。因此可以說,爆款內容輸出不穩定,優質內容的輸出則需要在內容方面的持續投入。
財報顯示,愛奇藝一季度收入成本下降16%至60億元,其中內容成本減少了19%至44億元。據新浪科技報道,愛奇藝從2021年末開始全面縮減內容上的投入,有多部劇集以及綜藝節目的拍攝被擱置。
愛奇藝減少綜藝節目、自制劇以及動漫等內容的研發投入,或許短期內可以幫助愛奇藝實現盈利,但長期來看,這種做法不可持續。
流媒體巨頭奈飛2013年就憑借自制劇《紙牌屋》爆紅,優質內容、爆款劇集吸引了大批的付費會員,奈飛的核心戰略是在全球范圍內發展流媒體會員業務,更戰略背后則是重點依賴優質原創內容。
然而,今年一季度奈飛流失20萬用戶,奈飛用戶數量出現了10年來首次下滑,受此影響,股價大跌,奈飛的商業模式如今正面臨挑戰和質疑,愛奇藝被稱為“中國版奈飛”,無論是全球化、還是訂閱會員規模,愛奇藝都無法與奈飛相媲美,更何況,愛奇藝出海,還面臨騰訊、優酷帶來的競爭。
再次,提高訂閱費用會阻礙用戶增長。
對價格敏感的用戶,平臺提價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部分用戶放棄訂閱,進而造成平臺會員流失的風險。以奈飛為例,自奈飛將標準計劃的價格提高后,從2020年Q3開始,其人均付費同比增速放緩,甚至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同比負增長的情況。
2020年11月愛奇藝對外宣布對平臺黃金VIP會員服務價格進行提價,調整后定價共分六檔,連續包月、月卡、連續包季、季卡、連續包年、年卡分別為:19元、25元、58元、68元、218元和248元。在2020年Q4,愛奇藝訂閱會員數也呈現了下滑的趨勢。
2021年年底,愛奇藝又一次提高了會員價格,黃金VIP普通包月會員價格漲幅20%提升至30元,連續包月價格由19元漲至22元。但去年的會員漲價和超前點播,也引起了諸多用戶的不滿。
會員漲價的基礎是優質的內容供給,正如我們上文指出,愛奇藝在優質原創內容的輸出上并不是十分穩定,更何況當前行業內容重合率高,長視頻平臺優質獨家內容相對較少,平臺可替代性又較強,提價策略勢必會阻礙會員增長,進一步對會員服務收入及廣告收入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最后,短視頻平臺對長視頻平臺造成巨大競爭壓力,壓縮了愛奇藝的商業空間。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5G時代的到來,短視頻成為當下頂流傳播媒介。無論是從用戶規模,還是使用時長,從廣告主的角度來看,短視頻平臺似乎具有更大的商業潛力,短視頻平臺在廣告業務直接對長視頻平臺造成競爭威脅。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9-2023年中國互聯網典型媒介類型廣告市場份額分布中,在線視頻廣告份額開始逐步被電商和短視頻擠壓,從2019年的5.8%縮減至2022年的4.3%;短視頻信息流廣告占比從2020上半年的24.6%增至2021上半年的30.8%。
此外,抖音、快手和B站也在紛紛開始孵化自制劇、短劇、短綜藝等。短視平臺正在從全方位對長視頻平臺形成競爭圍攻。
愛奇藝依靠嚴控成本和提價換來的盈利能否持續下去,一切充滿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