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中融信托旗下20億元融創項目面臨兌付困難。
5月27日,中融信托發布臨時管理報告,自2022年5月25日(含該日)起,中融-承安96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簡稱“中融承安96號”)A1類信托單位自動進入延長期。
原定應當于今年11月25日向信托計劃支付的B類股權收購價款(包括B1類信托單位對應的投資本金及可獲得的投資收益)面臨延遲支付的風險,如屆時信托財產尚未變現完畢的,B1類信托單位將面臨延期風險。
據產品資料和投資者反饋,中融承安96號成立于2021年5月25日,屬于權益類產品,總規模20億元,A類、B類分別有10億元,產品期限分別為12個月、18個月。
信托資金用于對南昌融創恒業房地產有限公司(簡稱“南昌融創”)、武漢融景臻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項目公司”)進行投資,最終用于融創武漢1890項目033地塊的開發建設。
天眼查APP顯示,項目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30日,注冊資本100萬元,中融信托、南昌融創分別出資49萬元、51萬元。項目法人代表王迎佳是融創中國執行總裁兼融創華中區域總裁,今年4月被采取限制消費措施。
針對中融承安96號的投資,南昌融創簽署了《對賭及股權收購協議》,對中融信托承擔支付基準投資收益、股權收購價款之回購義務,并應當按時支付投資本金、投資收益。
保障措施方面,項目公司以其持有的位于武漢市漢口區的 P(2019)032 地塊對應的土地使用權提供第一順位抵押擔保;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融創集團”)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項目公司49%股權由中融信托持有,南昌融創以其持有的剩余51%股權向中融信托提供股權質押擔保。
中融信托表示,近期,受托人一直在與南昌融創、項目公司等相關方溝通協商,以督促相關方及時足額履行投資本金、投資收益的支付義務;但截至公告日,南昌融創、項目公司等相關方仍未能如約足額履行投資本金、投資收益的支付義務,擔保方也尚未履行擔保責任。
信托產品延期后,中融信托開始對項目公司進行全面監管,項目公司印鑒及網銀ukey由項目公司與中融信托共管。
至于后續措施,中融信托表示,將繼續和南昌融創、項目公司及其他交易對手、相關方保持密切溝通,督促相關主體盡快履行全部投資本金及投資收益的款項支付義務,加大債務催收工作力度,包括但不限于著手向交易對手主張權利、處置相關權益、行使擔保權利等。
另據投資者提供的一份承安96號A1類信托計劃溝通會議紀要,延期后的還款計劃為:2022年5月25日支付5000萬本金,2022年11月25日支付1.5億本金,2023年2月25日支付3.5億本金,剩余本金將于2023年5月25日全部歸還,利率維持不變。
項目退出還款來源包括:1、項目自身投入,正常銷售回款,至明年5月10日預計產生7.7億凈現金流;2、整體轉讓,積極與AMC談判,更快處置項目回款。
中融承安96號2022一季報顯示,中融信托方面表示,查詢到截止2022年4月末,融創集團新增涉訴較多,其中以票據及工程糾紛為主,公司將持續跟蹤相關進展。
一季報顯示,標的項目于2020年10月開售,截至2022年3月31日,累計網簽備案去化逾35.3萬㎡,合同銷售金額77.08億元。目前項目運行情況正常,開發及銷售進度符合預期。
中融信托目前注冊資本120億元,經緯紡機(000666.SZ)、中植企業集團分別持有37.47%、32.99%。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6387.30億元,投向實業、金融機構、房地產占比最高,分別為40.61%、32.52%、14.02%。近年來,公司卷入不少房地產公司的“漩渦”,其中包括名門地產、華夏幸福、泰禾集團等等。
另一方面,中融信托業績保持增長。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8.58億元,同比增長6.51%;凈利潤14.87億元,同比增長7.79%。其中,信托主業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51.71億元,同比增長16.39%。